三月陽春天氣,司馬懿準備完畢,點齊四萬人馬,從京師出發,直指遼東。
這已經不似過去的任何一次出征。國力日漸強盛,普天之下幾乎想象不到誰還堪與匹敵。所以出征的隊伍,倒像是高奏凱歌而還一樣。
司馬懿選用大將胡遵為先鋒,帶領前部兵馬先到遼東下寨,自己親自率領大軍,經孤竹,越碣石,初夏時分,終於如期到達遼河南岸。
雨季來臨,遼東卻久旱不雨,氣候幹燥。烈日之下,渾濁的河水倒映著陽光,模糊著人的眼睛。立馬臨河,搭眼遠望,隱隱可見對岸遼東軍馬的營寨像白色的蘑菇破土而出,遠遠鋪排開去。派出的幾路探馬很快探得消息,前來報稱:“叛賊公孫淵命令卑衍、楊祚分八萬軍兵屯駐遼隧,依水抵禦。沿河築造圍塹二十餘裏,環繞營寨,密密麻麻設置圍柵、鹿角,防守極為嚴密。”
司馬懿聞言,禁不住放聲大笑:“我早就知道區區公孫淵不會想出什麼好的計謀。他是想要運用我在祁山所用拒敵不戰之法,與遠征軍馬經久相持,我軍如果在這裏攻打敵軍,必然勞而無功,正好中了賊人奸計。我必須聲東擊西,調虎離山,賺敵兵中計。”
於是立即吩咐哨馬四處探詢通往襄平的道路。次日清晨,天剛破曉,便引領眾軍從羊腸小路,直向襄平方向進發,並故意大張旗鼓,虛造聲勢。長長的隊伍曲曲折折轉過山腳,如蛇一般在山間盤桓而上,依著山勢,時隱時現,森嚴、陰冷而神秘。
胯下灰黑的駿馬仰天長嘶,司馬懿遠遠望著自己鬥折蛇行、訓練有素的隊伍,滿臉是得意與自負的笑容。司馬師、司馬昭兄弟伴行左右,心中卻並不十分明了父親引兵背道而行的用意,又不敢唐突詢問,疑問便寫到了臉上,腳步也漸漸地有些慢了。司馬懿忽然叫人把他們喚到跟前,問道:“你二人知道為父何以不直接攻打敵人營壘,卻揮師指向襄平嗎?”
二人麵麵相覷,隻好說道:“我們不知,正要請教父親。”
司馬懿環視群山,略頓片刻,而後引經據典說道:“古人雲:‘敵雖高壘,不得不與我戰者,攻其所必救也。’如今公孫淵軍馬正是憑借堅營高壘,企圖要拖垮我遠征之師,如果我們果真進攻敵營,與之相持,則正中其計矣。”
司馬師仿佛豁然開朗,緊接著說道:“所以我們要出其不意,虛張聲勢,假意攻打敵人巢穴襄平,那裏他們守備空虛,聞訊後定要慌忙派兵前來救援,那時我們立刻變被動為主動,大出奇兵,殲敵取勝。”
司馬懿頷首稱許:“正如我兒所說。因而為將者不能無勇,為帥者不能無謀啊。夫領兵打仗,則必須善謀。”
遼東軍中一切絲毫未出司馬懿所料。遼東將領卑衍此時正與楊祚得意地商量:“似我等堅營高壘,司馬懿又如何能夠攻打得破?!如若魏兵前來攻打,我們隻不出戰。他們勞師遠伐,千裏而來,糧草不繼,定然難以持久。待他糧草用盡退兵之時,我們卻乘機掩殺,焉有不勝之理?”
楊祚說道:“司馬懿與諸葛亮對陣之時,正是用的此計,結果大獲全勝,不想今日卻被我們‘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且等著看司馬懿如何遭遇慘敗吧。”
二人正自得意,忽然軍校慌忙進帳報稱:“魏兵昨夜駐軍遼河對岸,今晨卻匆匆拔營而走,隊伍浩浩蕩蕩,抄山後小路徑直往南去了。”
卑衍大驚失色,說道:“他司馬懿老奸巨猾,知道襄平軍少,此去必然是襲擊我軍老營啊!”
楊祚也驚呼:“萬一襄平有失,那我們在這裏堅守,還有何益?”
二人慌忙命令大軍拔寨起程,去救襄平。這邊司馬懿得到消息,鼓掌笑道:“豎子中了我計,正往圈套中鑽呢。”於是,依托衍水和周圍山峰叢林,精心布下埋伏。
等卑衍、楊祚二人率領大軍趕到衍水之濱時,隻聽左右炮聲相繼炸響,夏侯霸、夏侯威各自領一支軍馬如天兵一般從山坡背後、亂樹叢中殺出。卑衍、楊祚措手不及,帶兵掉頭就要逃走,不想前麵又有司馬懿父子帶兵轉身殺來。三路夾攻,遼兵慘敗,死傷無數。卑衍被夏侯霸一刀斬於馬下。
司馬懿略施計謀,公孫淵傾其所能設置的阻敵關隘,如今已經不攻自破,隻好退守襄平,拒不出戰。司馬懿兵馬四麵緊緊圍住,風雨不透、水泄不通,鳥蟲均被隔絕,襄平城已經成了一座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