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 放逐北海的硬漢子(1 / 3)

在昭帝一朝,有一件大事,就是被囚匈奴達十九年之久的蘇武,經曆千辛萬苦後,終於返回祖國。他的事跡驚天地、泣鬼神,乃漢民族氣節之完美寫照。

昭帝始元六年(前81),當蘇武手持早已旌旄落盡的符節回到長安時,長安城內萬人空巷,以一睹英雄的風采!去時年輕力壯,回來時白發蒼蒼,隻有堅毅的眼神一如往昔。

故事要從十九年前說起。

武帝天漢元年(前100),第二次漢匈戰爭爆發。匈奴且鞮侯單於無意擴大戰爭,便派使者出使漢帝國,謀求和解。為表示和談誠意,漢武帝派中郎將蘇武為正使、副使張勝、隨從常惠等人出使匈奴。

蘇武是將門之後,父親蘇建曾是衛青麾下一員戰將,因功受封平陵侯。在一次北伐匈奴的戰爭中,他的軍隊遭到匈奴人伏擊,全軍覆沒,隻有他隻身逃回來。漢武帝法外開恩,蘇建得以保全性命。因此,蘇武內心一直感激皇帝,希望自己有機會報答浩蕩皇恩。

漢使團抵達匈奴後,副使張勝竟然瞞著蘇武,暗地裏策劃一個大陰謀。原來張勝有個好朋友,名喚虞常,曾追隨趙破奴伐匈奴,兵敗投降。虞常身在匈奴心在漢,老想著逃跑,但沒機會。正好蘇武使團前來,他便想借使團之力,發動叛變,劫持且鞮侯單於的母親作為人質,以此為籌碼達到逃回中國的目的。

虞常與張勝兩人的陰謀,瞞著其他使團成員。某日,且鞮侯單於外出打獵,虞常糾集七十多人,打算攻入王庭,抓住單於母親。不過,計劃趕不上變化。有一人思想開小差,半夜跑去向單於告密。單於聞訊火速返回,將虞常等七十餘人全部擒獲。

政變失敗後,參與陰謀的副使張勝慌了手腳,隻得向蘇武交代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蘇武大驚,你想想,使團是為著和平使命而來,副使卻參與搞政變,這像話嗎?雖說是張勝個人行為,這口黑鍋,還不得整個使團來背嗎?蘇武歎了口氣道:“單於追究到我頭上是遲早的事。與其被捕羞辱而死,不如死得痛快些。”說罷拔刀欲自剄,張勝、常惠等人眼疾手快,把刀奪了下來。

果不其然,且鞮侯單於順藤摸瓜,很快查到使團頭上,將所有漢使逮捕下獄,指定衛律審理此案。衛律原本是定居在中國的匈奴人,與李延年(音樂家,李廣利兄弟)是好朋友。李延年後來犯了事被處死,衛律怕受牽連,便逃回匈奴,被封為丁靈王。

衛律九死一生逃出中國,一心想報複,企圖挑撥漢、匈兩國矛盾,全麵挑起事端,點燃戰爭導火索。故而他對蘇武等人窮追猛打,欲迫使他承認漢使團乃是政變的主謀。

要知道使團乃是代表國家,代表朝廷,代表皇帝,怎麼能給國家、朝廷抹黑呢?其實衛律心裏有數,虞常被捕後供出副使張勝參與此事,而蘇武等其他人並不知情。但衛律有自己的算盤,想把事情鬧大,把責任推給整個使團,進而推給大漢政府,為升級兩國戰爭尋機借口。

在昭帝一朝,有一件大事,就是被囚匈奴達十九年之久的蘇武,經曆千辛萬苦後,終於返回祖國。他的事跡驚天地、泣鬼神,乃漢民族氣節之完美寫照。

昭帝始元六年(前81),當蘇武手持早已旌旄落盡的符節回到長安時,長安城內萬人空巷,以一睹英雄的風采!去時年輕力壯,回來時白發蒼蒼,隻有堅毅的眼神一如往昔。

故事要從十九年前說起。

武帝天漢元年(前100),第二次漢匈戰爭爆發。匈奴且鞮侯單於無意擴大戰爭,便派使者出使漢帝國,謀求和解。為表示和談誠意,漢武帝派中郎將蘇武為正使、副使張勝、隨從常惠等人出使匈奴。

蘇武是將門之後,父親蘇建曾是衛青麾下一員戰將,因功受封平陵侯。在一次北伐匈奴的戰爭中,他的軍隊遭到匈奴人伏擊,全軍覆沒,隻有他隻身逃回來。漢武帝法外開恩,蘇建得以保全性命。因此,蘇武內心一直感激皇帝,希望自己有機會報答浩蕩皇恩。

漢使團抵達匈奴後,副使張勝竟然瞞著蘇武,暗地裏策劃一個大陰謀。原來張勝有個好朋友,名喚虞常,曾追隨趙破奴伐匈奴,兵敗投降。虞常身在匈奴心在漢,老想著逃跑,但沒機會。正好蘇武使團前來,他便想借使團之力,發動叛變,劫持且鞮侯單於的母親作為人質,以此為籌碼達到逃回中國的目的。

虞常與張勝兩人的陰謀,瞞著其他使團成員。某日,且鞮侯單於外出打獵,虞常糾集七十多人,打算攻入王庭,抓住單於母親。不過,計劃趕不上變化。有一人思想開小差,半夜跑去向單於告密。單於聞訊火速返回,將虞常等七十餘人全部擒獲。

政變失敗後,參與陰謀的副使張勝慌了手腳,隻得向蘇武交代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蘇武大驚,你想想,使團是為著和平使命而來,副使卻參與搞政變,這像話嗎?雖說是張勝個人行為,這口黑鍋,還不得整個使團來背嗎?蘇武歎了口氣道:“單於追究到我頭上是遲早的事。與其被捕羞辱而死,不如死得痛快些。”說罷拔刀欲自剄,張勝、常惠等人眼疾手快,把刀奪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