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 放逐北海的硬漢子(3 / 3)

蘇武答道:“皇帝於蘇家恩重如山,蘇武無半點功德,卻與將軍侯爵同列,常願肝腦塗地以報答天恩。今天即便以斧鉞湯鑊加諸蘇武,我也受之如甘。您不必再說。”

李陵默然無聲。一連幾天,兩人天天飲酒。

到了離別那天,李陵說:“子卿兄,請再聽我一句話。”

蘇武打斷道:“自從離開中國,蘇武已把自己當作一個死人。如果大王(李陵被封為右校王)一定要勸降蘇武,我喝完這杯後,便死在大王麵前。”

李陵喟然歎道:“古代忠義之士,沒有超過子卿兄的。李陵與衛律所犯下的罪行,上通於天!”說罷,淚下沾襟,與蘇武訣別而去。

幾年後,李陵又一次來到北海,給蘇武帶來一個更大的噩耗。

他對蘇武說:“匈奴兵擄掠一些雲中郡的百姓,得知郡太守以下官吏及百姓全部身著白色的衣服,說是皇帝已經駕崩。”

蘇武一聽到這個噩耗,跪倒在地,向南叩拜號哭,悲痛欲絕,最後竟然口吐鮮血,暈死過去。李陵大吃一驚,忙差人實施搶救。蘇武醒來後,再度號哭吐血。從那一天起,蘇武連續幾個月,每天早晚都要向南跪拜,表達哀傷之情。

公元前86年,匈奴狐鹿姑單於去世,國內各方勢力爭權奪利,在衛律的支持下,壺衍鞮單於即位。實權派左賢王、右穀蠡王心懷不滿,拒絕前往龍城參加單於主持召開的大會。

匈奴的內部分裂,使新上任的壺衍鞮單於深感無力與強大的漢帝國抗衡,希望謀求與漢帝國的和親之路。要與漢帝國和好,被扣押的使節是敏感問題,於是蘇武的生死下落便成為漢匈兩國關係的焦點。

昭帝始元六年(前81),漢派遣使者到達匈奴,商談具體事宜。

漢使提出必須釋放遭扣押達十九年之久的蘇武。匈奴方麵使詐,謊稱蘇武已經死了,隻把副手常惠等人交還給漢使。也許是李陵將蘇武被囚禁在北海的消息告訴了常惠,常惠與漢使商量解救蘇武的方法,最後想出一條妙計。

漢使節再度求見匈奴單於,說:“中國皇帝在上林苑狩獵,射落一隻飛雁,飛雁足上係有一帛書,稱蘇武被囚禁在某某湖的湖畔。”

壺衍鞮單於啞口無言,愣了半天說:“我再向左右問個明白。”假惺惺與左右交談片刻,滿臉愧疚的樣子說:“是我弄錯了,蘇武真的還在人世。”

李陵親自到北海為蘇武餞行,擺下酒筵,與蘇武觥籌交錯,一醉方休。好友要返回中國,李陵既喜且悲,喜的是自己摯友終於獲得自由,悲的是自己淒慘的心事,從此再無人訴說。他舉起酒杯,說:“子卿兄,你此番歸國,揚名於匈奴,功顯於漢室,古代竹冊帛書所記載的英雄人物、丹青濃墨所繪的偉人,何有過於子卿兄!李陵雖然駑怯,但倘若漢室寬宥陵的罪過,保全老母妻兒,陵願意忍辱含垢,奮起武士之心,效法齊魯曹柯之盟中的曹沫,劫持匈奴單於以歸漢室,這是李陵往昔的夙願。可是漢室竟族誅我家室,屠戮之慘狀,陵每思之,心中滴血,痛心疾首,我還有回頭路可走嗎?一切都過去了,隻是想讓子卿兄知曉我內心無言的悲痛。”

一杯酒後,兩人灑淚而別。

十九年啊,蘇武出使匈奴時,尚是壯年,回到祖國時,卻已是白發蒼蒼的老翁。十九年的囚徒生涯,他在一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戰勝了敵人。他以自己驚人的意誌力,為偉大的中國增添了一段傳奇,為堅忍不屈的中國精神做了最好的詮釋。

漢室輔佐大臣霍光與上官桀,同李陵是舊日的好友。武帝劉徹去世了,李陵也該返回了。他們派任立政等人,前往匈奴見李陵,勸他歸國。任立政是李陵的同鄉與好友,他的到來,令李陵稍感安慰。任立政說:“少卿兄,時過境遷,李家的悲劇,我也十分悲痛。現在朝廷上下,都希望少卿兄能夠返回中國,繼續為漢室效力。少卿兄意下如何呢?”

李陵搖搖頭說:“回中國很容易,但大丈夫不能再次受辱了。”

最後,李陵老死在異國他鄉。

蘇武與張騫一樣,是漢代最偉大的人物之一,他是民族精神之碑。血濺虜廷,威武不能屈其節,飲雪吞氈,厄境不能移其誌;牧羊北海,人生有幾個十九年春秋,冰雪霜白其發,風沙落其節旄;茹毛窮海,不為大漢羞,死有所不避,生隻為報國恩;天地茫茫,萬物卑微,唯其精神可超越生命而千年不朽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