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哀帝原本是一位聰明少年,頗有文才,即位時也想幹一番事業。性格決定命運。他既受製於傅太後,又經常遭到大臣的批評,兩頭不討好。這位年輕的皇帝很快就泄氣了,開始回避現實,躲進溫柔鄉。隻是這個溫柔鄉很特別,乃是男色溫柔。
漢哀帝劉欣堪稱曆史上最有名的同性戀者。
有一個成語“斷袖之癖”是同性戀的代名詞,典故正是出自漢哀帝與董賢的故事。漢哀帝常與董賢同床共眠,有一天,漢哀帝先醒,發現衣服的袖子被董賢壓住,董賢還呼呼直睡。哀帝不忍把他弄醒,就拔出佩劍,將衣袖割斷悄然離去。男色董賢受寵到這樣的地步,可謂古今絕無僅有。
董賢是什麼人,為何讓皇帝傾心呢?
他本在太子宮當差,職位不高,當時隻有十六歲。太子劉欣登基為皇帝後,董賢也入皇宮,當了一名郎官。兩年後,十八歲的董賢長成一個美男子,容貌不輸美女。他在宮中的職責之一是報時。有一天,正好哀帝路過,一眼望見一個麵如美玉的美男,定睛一看覺得很眼熟,想起來了:“你是太子舍人董賢嗎?”董賢趕緊答說:“是。”突然間,哀帝覺得對董賢有一種異樣的感情,這種感情很奇怪,也很美妙。
漢哀帝為什麼成為同性戀者,可能跟他的成長有關。哀帝劉欣是傅太後一手養大的,他一直很怕這位嚴厲的祖母。當了皇帝後,傅太後仍然牢牢地控製住他,令他有一種受壓迫感。可能由於缺乏女人的疼愛,甚至有某種對女人的恐懼,導致他有同性戀的傾向。
與董賢的偶遇,徹底改變了漢哀帝的生活。哀帝將董賢提拔為黃門郎,萬分寵幸,竟墜入愛河。哀帝對董賢是滿滿的真愛,董賢是否有這種愛呢?這個不好說。根據史書記載,董賢性情柔和,“善為媚以自固”,有某種女性化的傾向。漢哀帝對董賢的寵幸,一天比一天深,提拔他為駙馬都尉侍中,出宮同乘一車,進宮陪侍在旁。漢哀帝出手闊綽,對情人的賞賜累積起來是個天文數字。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董賢的父親董恭升為光祿大夫,妹妹入宮立為昭儀。其時董賢已經結婚,由於受寵於皇帝,不能時常回家,皇帝考慮周全,索性將其妻召進宮中,騰出房子讓他夫妻倆居住。皇帝雖寵幸董賢,也不拒絕女人,董賢夫妻與妹妹董昭儀,日夜服侍皇帝。這種關係,看起來頗為古怪。但在皇宮,一切皆有可能。
愛使人瘋狂,使人不理智。皇帝也是如此。漢哀帝在未央宮北門外,為董賢修了一座豪華府第,在土木建築設計上,窮極技巧,精致無比。董府上下,連童仆都受到皇帝的賞賜。為了體現無盡之愛,哀帝把武庫中最好的寶刀寶劍,皇家寶庫中的奇珍異寶,統統搬到董賢家中。董賢享用上品的寶物,皇帝隻享用次品。
這樣夠了吧?還不夠。哀帝還有更絕的想法,死後看不到董郎怎麼辦?皇帝都有一種習慣,生前早早給自己修墓。哀帝選定的墓地是義陵,他在義陵旁邊,給董賢預修一個陵園。這樣,生前相聚,死後也不分開。
問題是,漢哀帝是一國之君,耗費國家巨額財富去養小白臉,遠遠超出應有的限度。尚書仆射鄭崇為人正直,猛烈地抨擊皇帝對幸臣的過分寵愛。漢哀帝大怒,將他抓起來投入監獄,拷打至死。然而,反對之聲浪仍此起彼伏。
執金吾毋將隆上疏說:“董賢不過是一個弄臣,而皇上卻把天下的公共財產,賞賜給他作為私用,將國家精銳的武器,當作家中的擺設。”諫大夫鮑宣批評道:“陛下上為天子,下為百姓父母,理應一視同仁,如今貧困的人吃不飽穿不暖,父子、夫妻不能相養,實在令人聞之落淚。陛下卻不施救援之手,獨對外戚與董賢諸多賞賜,動輒數以萬計,連他們的奴仆、賓客都有酒有肉吃,個個都發財致富,這實在有違天意!”
在發難的大臣當中,以宰相王嘉的態度最為激烈。
王嘉連上密奏,寫道:“高安侯董賢不過是佞幸之臣,陛下卻恨不得以至高爵位使之尊貴,恨不得用盡天下財貨使之暴富,甚至屈天下至尊的身份去寵愛他。皇上的威信已經嚴重受損,國庫的儲備已經耗盡,陛下卻仍然還嫌不夠。國家的錢財都來自民力,以前孝文皇帝想蓋露台,預算百金便作罷,就是怕勞民傷財。如今董賢卻把公家的稅款當作自家的錢財,動輒一擲千金。自古以來,沒有一個臣子顯貴到這種程度,天下人知道這事,都非常憤怒。”
看完密奏,漢哀帝氣瘋了。你們哪裏了解朕是真愛呢?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朕拿錢給情人享用,關你們什麼事呢?皇帝頓起殺心。
漢哀帝找了個理由,把宰相王嘉抓到監獄。王嘉受盡獄吏之苦後,仰天長歎道:“我擔任宰相,卻不能推薦賢能,像董賢這樣的佞人擾亂朝綱,我又不能黜退他們,我確實該死。”於是絕食二十幾天,吐血而死。
宰相一死,其他人噤若寒蟬,不敢再公開批評皇帝。
公元前2年,飛揚跋扈的傅太後終於死了。漢哀帝徹底解脫了。六年來,傅太後像一座山壓著他,現在好了,可以為所欲為了。董賢的地位一飛衝天,升任大司馬兼衛將軍,成為第一權臣。大司馬掌控全國軍事力量,董賢對軍事懂個屁?他才隻有二十二歲,除了家裏擺設幾件寶刀寶劍之外,壓根連武器都沒碰過,更不要談軍國大事。董賢的勢力很快就超過傅氏外戚,他的弟弟擔任駙馬都尉,親戚多人擔任侍中、諸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