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六 聖人還是陰謀家?(1 / 3)

不可否認,王莽確實很有表演的天分,這使得他引得滿堂喝彩。在家族同輩兄弟中,他脫穎而出,叔伯們對他寄予厚望,認為他可以光大家族的事業,鞏固外戚集團的利益。

不過,有時他的表演太過火,顯得有點矯情。

比如兒子結婚那天,很多賓客前來祝賀,喝喜酒,王莽母親因生病沒有出席。有一位賓客懂得醫術,便說,老夫人的病,應當服用某種藥才行。王莽立即跑回內堂,為老夫人煎藥,然後又回到廳堂招呼客人,一會兒又跑進去給老夫人服藥。在眾多賓客麵前,王莽生動地上了一堂“孝母”的課程,把在場的賓客全都感動了。要知道,“孝”在漢代具有非凡的意義,漢家帝王提倡“以孝治天下”,能孝敬父母者,方可治理天下。可見,王莽表演這出孝戲,實在是意味深遠。

王莽給人的形象是個道德修養很高的人,沒做過落井下石的事。然而,有一件事暴露出他絕非淳樸之人,他的城府深不可測。為了當上大司馬,他不動聲色地收集頭號競爭對手淳於長的種種罪過,一擊致命,把淳於長打倒在地。清除政敵後,王莽如願以償地升任大司馬,馬上找了個罪名,將淳於長的兒子斬草除根。

這時王莽三十八歲,年富力強。王莽仕途一帆風順,既有外戚家族的原因,也有個人奮鬥的因素。他嚴於律己,追逐聲名,有敬業精神,辦事謹慎周密,有很強的領導能力。

王莽誌向高遠,想幹出一番大事業,勤奮工作,不辭辛苦。擔任大司馬後,比以前更加儉樸節約。為了追求名望,他采取苦行僧似的做法,不僅自己儉樸,也要求家人不得奢侈,與他人形成鮮明的對比。有一回,王莽的母親病了,公卿列侯們派自己的夫人前去慰問。夫人們綾羅綢緞,錦衣繡袍,王莽夫人則身著布裙,還僅僅隻遮到膝蓋處。大司馬的夫人穿得像婢女,令所有人目瞪口呆。

這可能是一種標榜的作秀,也可能是王莽想要扭轉奢侈風氣的一種表現。當然,王莽後期的表現與前期有很大不同,因此被懷疑早年所謂高風亮節,隻是為了顯示與眾不同的一種手段。不過,在筆者看來,更可能的是,此時的他確實以嚴格的儒學教義來約束自己。儒家一直強調“樂道安貧”,王莽雖然不貧,但他要證明自己決不奢慕榮華富貴。

正當王莽雄心勃勃之時,政局突變。公元前7年,漢成帝暴死,漢哀帝繼位。

一朝天子,一朝外戚。傅太後以鐵腕手段掌控大權,傅氏外戚取代王氏外戚已成定局。太皇太後王政君審時度勢,要求王莽辭職回家。後經漢哀帝的極力挽留,王莽繼續擔任大司馬,但好景不長,很快他與傅太後發生直接衝突。王莽估計鬥不過傅太後,沒有勝算,幹脆以退為進,第二次上交辭呈。

不可否認,王莽確實很有表演的天分,這使得他引得滿堂喝彩。在家族同輩兄弟中,他脫穎而出,叔伯們對他寄予厚望,認為他可以光大家族的事業,鞏固外戚集團的利益。

不過,有時他的表演太過火,顯得有點矯情。

比如兒子結婚那天,很多賓客前來祝賀,喝喜酒,王莽母親因生病沒有出席。有一位賓客懂得醫術,便說,老夫人的病,應當服用某種藥才行。王莽立即跑回內堂,為老夫人煎藥,然後又回到廳堂招呼客人,一會兒又跑進去給老夫人服藥。在眾多賓客麵前,王莽生動地上了一堂“孝母”的課程,把在場的賓客全都感動了。要知道,“孝”在漢代具有非凡的意義,漢家帝王提倡“以孝治天下”,能孝敬父母者,方可治理天下。可見,王莽表演這出孝戲,實在是意味深遠。

王莽給人的形象是個道德修養很高的人,沒做過落井下石的事。然而,有一件事暴露出他絕非淳樸之人,他的城府深不可測。為了當上大司馬,他不動聲色地收集頭號競爭對手淳於長的種種罪過,一擊致命,把淳於長打倒在地。清除政敵後,王莽如願以償地升任大司馬,馬上找了個罪名,將淳於長的兒子斬草除根。

這時王莽三十八歲,年富力強。王莽仕途一帆風順,既有外戚家族的原因,也有個人奮鬥的因素。他嚴於律己,追逐聲名,有敬業精神,辦事謹慎周密,有很強的領導能力。

王莽誌向高遠,想幹出一番大事業,勤奮工作,不辭辛苦。擔任大司馬後,比以前更加儉樸節約。為了追求名望,他采取苦行僧似的做法,不僅自己儉樸,也要求家人不得奢侈,與他人形成鮮明的對比。有一回,王莽的母親病了,公卿列侯們派自己的夫人前去慰問。夫人們綾羅綢緞,錦衣繡袍,王莽夫人則身著布裙,還僅僅隻遮到膝蓋處。大司馬的夫人穿得像婢女,令所有人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