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共產主義學說創始人(2 / 3)

對此,母親以兒子工作選擇不合適為理由,拒絕分給他一份遺產,並且通過法庭暫時剝奪了他的繼承權。母親責怪馬克思不去尋求高官厚祿,而醉心於危險的政治思想活動。

但母親不公正和冷酷的對待,沒有使馬克思改變政治信念。他於是去了波恩投身火熱的革命運動。

到了波恩,他一邊研究費爾巴哈的著作,一邊參加了德國爭取民主和自由的鬥爭。此時,在科倫出版的《萊茵報》深深地吸引了馬克思。他每天向報紙投稿,並推薦他的朋友擔任了主編。

《萊茵報》開始討論德國的統一問題、出版自由問題、實行代議製問題等等。報紙的聲望提高了。普魯士政府對《萊茵報》的政治傾向很不滿,並以查禁相威脅,同時加強了對報紙的檢查。

馬克思在這種危急的情況下,擔任了報紙的主編,從此《萊茵報》就變成了革命民主運動的報刊,它受到更多讀者的歡迎。但是,政府對《萊茵報》進行了迫害,馬克思隻有辭去主編的職務,深入到貧苦的地區繼續開展鬥爭。

1843年的6月19日,馬克思和燕妮舉行了婚禮。燕妮出生於一個普魯士的貴族家庭。她的父親是威斯特華倫男爵,是特利爾的樞密顧問官。他與馬克思的父親是好朋友,他也是馬克思少年時代的啟蒙者之一。

燕妮除了長得異常美麗外,還特別聰明。她從沒上過小學和中學,完全靠父親的指導和自學獲得豐富的知識,能寫一手文筆秀麗的文章。馬克思十分愛慕這位好學深思,沒有貴族習氣的姑娘。

馬克思退出《萊茵報》之後,政府依然十分擔心他會做一些對政府不利的事情,於是便指使馬克思的朋友埃塞爾去說服馬克思並給出高官和金錢做為條件,但馬克思誓死捍衛自己在中學畢業時立下的誓言,為全人類的幸福而戰鬥。

從此,他埋頭於理論問題的研究。首先,他批判地研究了黑格爾的哲學。並發現黑格爾龐大複雜的哲學體係中存在著唯心主義體係和辯證法方法之間的矛盾。

為了出版機關刊物《德法年鑒》,馬克思和燕妮於1843年10月遷居巴黎。到巴黎後,馬克思和燕妮一直深入到工人當中去。他們一次又一次地走到工人住宅區,親眼見到了工人的悲慘生活,深切地同情他們的不幸遭遇。

1844年2月,《德法年鑒》出版了一期雙月刊。許多人對馬克思的文章很感興趣。德國的革命民主主義者把馬克思的論文看作是德國天才人物給予法國人民的最偉大和最優秀的禮物。

但是《德法年鑒》隻出版一期就停刊了,原因是普魯士政府不允許它在德國發行,而且主編盧格也反對有革命鋒芒的文章。第二年初,馬克思被法國大臣驅逐出境。

馬克思一家隻好從巴黎遷居到了布魯塞爾。燕妮此時已是3個孩子的媽媽,盡管種種事情像重擔一樣壓在她的肩上,她仍然陪同馬克思積極參加布魯塞爾德意誌工人協會的活動。

1848年初,布魯塞爾的工人群眾響應巴黎的二月革命,舉行了聲勢浩大的示威遊行。並決定買一些武器裝備自己。燕妮支持馬克思把一筆數千塔勒的巨款貢獻給戰鬥的工人階級。

革命失敗後,馬克思和燕妮一同被捕,馬克思說:“我妻子的全部罪名就是她雖然出身於普魯士貴族,卻讚成丈夫的民主信念。”

在被囚禁了18個小時後,他們被驅逐出比利時,但很快又回到巴黎繼續參加戰鬥。

先進的思想

1844年8月,馬克思認識了一位來自英國曼徹斯特的年輕人,他就是弗裏希·恩格斯。

恩格斯從英國回德國的途中,繞道巴黎,拜訪馬克思。這是一次曆史性的會見。從此這兩位無產階級革命家建立了親密的友誼,開始了終身的合作。

恩格斯在巴黎逗留期間,更多的時間是與馬克思在一起交換意見,探討理論問題。他們從黃昏談到深夜,又從深夜談到黎明。雖然他們的經曆不盡相同,但彼此發現在一切重大的理論問題和政治問題上,他們的觀點是完全一致的。他們商定合寫一部名為《神聖家族》的論戰性著作。

恩格斯思維敏捷,文筆流暢,在巴黎那幾天就完成了他分工撰寫的部分。馬克思用了3個月的時間寫完了其它部分。這部著作集中批判了青年黑格爾派的唯心史觀,論證了人民群眾是創造曆史的動力。指出了無產階級能夠而且必須自己解放自己。

1845年4月上旬,恩格斯也遷到比利時來居住了,兩個人從此開始了新的合作。幾個月後,兩位偉人開始寫作《德意誌意識形態》這部巨著。

兩個人緊張而又愉快地工作了9個月才完成這部著作。但是,這部內容豐富的巨著卻找不到出版商。由於他們的主要目的是弄清問題,所以,不管能不能出版,他們都堅持把它寫完。

這部書是馬克思和恩格斯創造性思維的結晶,標誌著馬克思恩格斯哲學體係的形成。由於普魯士政府的迫害,馬克恩和燕妮離開了巴黎,遷居布魯塞爾。為了不讓普魯士政府再有借口進行迫害,在1845年12月正式聲明退出普魯士國籍,從此他就成了一個沒有國籍的人。

1845年上半年,許多革命者受到反動政府的迫害,紛紛從各國來到布魯塞爾。而馬克思的家則成為革命者的避難所。淵博的知識、深邃的思想和非凡的才能把許許多多的人吸引到他的周圍。

馬克思、恩格斯確信無產階級是資本主義的奠基人,是共產主義新社會的創建者,但無產階級要完成這個偉大的曆史使命,必須組織起來,建立自己的獨立政黨,否則無產階級就不能奪取政權,建立新社會。

1846年2月,經過周密的準備,馬克思和恩格斯創立了布魯塞爾共產主義通訊委員會。這個委員會的領導核心由馬克思、恩格斯和比利時的共產主義者菲力浦·日果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