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皮爾伯格——電影奇才(2 / 3)

高中畢業後,愛拍片而導致成績並不理想的斯皮爾伯格無法進入電影學院。1964年,斯皮爾伯格未來的命運被決定了。正當斯皮爾伯格在聖荷塞電影院門前排隊等著看斯坦利。庫布裏克的影片《奇愛博士》時,他妹妹和父親拿著一封信開車來找他。這是一份義務服役通知,通知上說:由於缺少學生免征名額,他已被分在X炮兵部隊。

看起來上大學是唯一可能躲過征兵的選擇。南加利弗尼亞大學把他拒之門外,家裏又沒錢送他到預科學院去提高學習成績,因此,家裏替他選擇了一所位於長灘的比較公正的學院,一所加利弗尼亞的州立學院。在大學裏,對讀書並沒有興趣的斯皮爾伯格,一旦成績達到“安全”標準之後,便馬上再次投入有趣多了的電影創作世界。

當時,為了接觸真正嚴肅的“大場麵”,斯皮爾伯格一有空便混入戒備森嚴的環球片廠觀摩有名的大導演和大製片如何拍攝和製作電影。

斯皮爾伯格在大學時拍了三部片,前兩部皆相當個人化與充滿“深奧”,一如當時其它許多在拍片的年輕人試著揣摩他們崇拜的歐洲導演,如安東尼奧尼、柏格曼、費裏尼等的作品時所拍出的東西。

但到了第三部時,斯皮爾伯格決定拍一部能吸引好萊塢製片以及資金的片子,於是他透過立誌成為製片的朋友DennisHoffman,募到了一萬五千美金,拍成了這部隻花十天就完成的二十二分鍾作品《阿姆伯林》。

這部沒有對白的35厘米公路電影,描述兩個搭便車的青少年的愛情故事,雖然被斯皮爾伯格自嘲為“不過是一部百事可樂廣告片”,然而,這部電影卻為他在1969年時贏得亞特蘭大及威尼斯影展獎項,以及引起評論界或業界開始對這位新導演的注意。

更重要的是,它還為當時年僅21歲、大學還差一年畢業的斯皮爾伯格贏得環球電視部的一紙七年合約。從此,斯皮爾伯格正式邁入職業導演生涯,而Amblin也從1984年起成為他自己製片公司的名字。

成功與遺憾

進入電視圈後,一開始斯皮爾伯格用他的才能和衝勁成功地說服了本來不信任這個毛頭小子導演能力的工作人員及演員,但強大的壓力也曾使他必須休將近一年的假來調適。

當斯皮爾伯格回來工作時,卻得知環球內部許多人都嫌他的拍攝手法太“前衛”,總是采取奇怪的拍攝角度而想把平凡的電視劇拍成不凡的作品。雖然最後環球仍舊再度交付他導演的工作,但他仍用一鏡到底方式拍攝一段八分鍾的戲,使得環球必須雇用另一個導演將片子分成幾個特寫。

終於,由於1971年斯皮爾伯格拍的一部電視電影《飛輪喋血》的成功,而讓他有機會和自信證明他導演一部劇情長片的能力。

此後,斯皮爾伯格拍成了下一部電影作品《橫衝直撞大逃亡》。這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描述德州一對從寄養家庭綁架自己孩子的難民夫妻,如何和當局大玩追逐戰並成為當地英雄的喜劇。這部電影不但為他贏得1974年坎城影展最佳劇本獎,還讓他廣受評界讚譽,甚至有人將此片創新的拍攝技巧比擬為影響後世電影拍攝手法的《大國民》。

當時,由馬丁史科西斯、柯波拉、喬治*盧卡斯……以及斯皮爾伯格等一幹年輕導演,正準備大展身手,接收從《逍遙騎士》開風氣之先、代表新一代年輕觀眾所歡迎的青年電影類型之風。他們雖然一開始想向當時的歐洲導演看齊,拍攝一些具個人風格的獨立製片電影,但他們之中很少人最後能夠不屈服於大製片公司的利誘與商業娛樂性的壓力下。

其中,斯皮爾伯格與拍攝《星際大戰》的盧卡斯就是很好的例子。斯皮爾伯格的下一部作品《大白鯊》,雖然成功的將他推上最賣座導演之林,並為他贏得三項奧斯卡獎﹙最佳剪接、音效與原著劇本﹚並提名為最佳影片,但正如這部片的原著作者PeterBenchley在片場看見他書中的人物與人物間的關係,被斯皮爾伯格的驚悚電影噱頭給簡化的不堪時,曾諷刺說:“有天斯皮爾伯格會成為美國最偉大的附屬組導演!“也因為此,斯皮爾伯格也從此成為一個令他自己也略感遺憾的賣座商業片導演。

接著,斯皮爾伯格又陸續拍攝了一部比一部更賣座的科幻片如《第三類接觸》與《外星人》,後者甚至成為史上最賣座的電影。但是許多評論家和他在比較過自己和史科西斯《蠻牛》、柯波拉《教父》、貝托魯奇《同流者》、楚浮等導演的作品後,都知道斯皮爾伯格的“爆米花”電影雖然有過人的拍攝技術所帶來的感官刺激視覺效果,但卻缺乏真誠而嚴肅的世界觀。

很多人還認為,斯皮爾伯格的電影總是帶著的天真如孩童般地對科學夢想的追求,也被論者譏為“斯皮爾伯格樂觀主義”。也正因於此,很多人警告斯皮爾伯格的電影,可能對美國文化的退化造成“貢獻”。

也許,斯皮爾伯格此時的電影都出自斯皮爾伯格對人際關係所抱持的逃避主義,而這樣的結果多少都是受到他年少成長經驗的影響。

很明顯,此時的斯皮爾伯格在電影票房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時,評論家對他的電影卻有很多指責,這令他感到有些遺憾。

巨大成就

可屢遭挫折的斯皮爾伯格並不以此為然,進入90年代,他更是馬不停蹄,舉措驚人。1991年,他拍了影片《霍克船長》(《Hook》),獲得成功。1993年,他更是用近6億美元的巨額成本製作了《侏羅紀公園》(《JurassicPark》)。

這部夢幻式的影片創造了一個神奇的恐龍世界並迅速在全美掀起了一場史無前例的恐龍熱且波及到日本、歐洲和東南亞。首映至今,該片已創利近十億美元,突破了《外星人ET》創下的最高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