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小孩噴香(1 / 3)

為什麼宋太祖趙匡胤的小名叫“香孩兒”,顧名思義,就是這孩子的味道好聞,讓鼻子感到幸福吧。趙匡胤出生在後唐天成二年(公元927年)三月二十一日,至於地址嘛,據說在洛陽的夾馬營,要再具體就讓我汗了。據史書說,那天夜裏,趙匡胤的父親趙弘殷出差回來,老遠看到自家被紅光罩著,心就提到嗓子眼兒上了。

壞了,家裏失火了!

他腦子裏裝著懷孕的妻子,狂奔至家,發現並未失火。納悶啊,這光是從哪兒來的?老趙跑進房裏,頓時聞到異香撲鼻,便懷疑家裏煮好吃的了。這時,產娘從內房跑出來,覥著臉報喜道:

“夫人生了,是男孩兒,渾身噴香呢。”

這就是趙匡胤小名的來曆。

老趙感到好笑,婆娘懷孕期間也沒吃多少花椒茴香啊,這孩子怎麼會香呢?他走進產房,一看嚇得不治,天哪,這是什麼孩子?渾身焦黃,微微泛光,熏著蒸騰的香氣。他心裏納悶啊,小心翼翼地湊到床前,驚恐地問:“這,這孩子怎麼是這種顏色的?”

杜氏委屈地抽泣著說:“不知道,我也不知道為什麼。”

老趙見孩子不缺胳膊腿的,這才稍微放心了些。

由於趙家的房上罩著紅光,又有奇香隨風傳播,動靜鬧得這麼大,鄰居家自然知道了,就都跑到家裏來問蹊蹺。當他們得知趙軍官家生了個男孩像刷了金粉,像用檀香熏透了似的香,開始議論,紛紛說,不正常,是怪物吧。老趙與杜氏也鬱悶,啥事兒,人家生個孩子都好好的,咋就我們生個孩子,不是夭折就是顏色不正?

他們擔心這孩子的質量有問題,於是,去了家後不遠的寺院,想給孩子求個符以保平安。這座寺院叫“應天禪院”(可能後來叫的),院裏種植著無數牡丹,品種繁多,正被季節渲染得怒放。風撩撥得它們噴著濃鬱的香氣,讓人心曠神怡。

院裏還擺有做法事的用具,香爐前堆積著厚厚的紙灰,看來是有錢人投資的活動。總有人不喜歡施舍窮人,卻很大方地巴結神靈。

說到這裏我們可能回過味來了,也許房上的紅光是被燒紙映得吧,也許孩子的香氣是牡丹的香味兒,也許那孩子渾身黃是有黃疸病。事情應該是這樣的,可問題是這孩子後來當皇帝了,牡丹哪敢比他香,寺院哪敢跟他爭光,黃疸哪敢在他身上成病啊?這些自然現象,演繹成皇帝應該是皇帝的瑞兆了。

在中國曆史中,哪個皇帝的出生都要與眾不同,沒有的也得編,何況,人家趙匡胤還有這種巧合啊……

一個後來當皇帝的孩子,自然不能隻是出生時與眾不同。

他的童年也會讓後人倍加矚目的。

據說趙匡胤在三歲時,母親領他去寺院裏進香,他發現念經的小和尚偷著瞅他娘,便跑過去掄起木頭玩具,把和尚的頭當木魚敲,還當當地敲,邊敲還邊喊,讓你不好好念經。硬把那個和尚給敲哭了。當住持知道這件事後,非常不高興,把小和尚給辭退了。

念著經還看女人,不念經豈不更不正經啦?

不辭退你還辭退誰啊?

在趙匡胤七歲時,就顯示出他天生的領導能力了。他為了當孩子王,指著大樹上的馬蜂窩說:“哎哎哎,哥們兒,誰要敢把它摘下來咱們就聽他的。”孩子們仰著頭瞅著蜂窩,咬著下唇,滿臉的茫然。

馬蜂都把窩兒捂了,誰敢上去找胖。

他們都用異樣的眼睛盯著趙匡胤,那意思是你小子敢嗎?

小趙吸吸鼻子,把鞋子用腳後跟啃掉,哧啦哧啦爬到樹上,騎到離蜂窩近的枝丫上,折根樹枝去夠蜂窩,一家夥就給挑落了。

馬蜂嗡地就蒸騰了,但沒有去蜇趙匡胤,卻讓下麵仰頭看的孩子胖了很多天。為什麼不蜇趙匡胤,不是他噴香嗎,更應該招蜂引蜇啊。沒辦法,人家是真龍天子啊,小蜂兒哪敢給天子“打針”啊(水分大吧)。

還有更邪的呢。

趙匡胤曾與夥伴韓令坤在房裏賭博,聽到門外小鳥叫得好聽,兩人便爭相起來出去抓鳥。別說抓鳥,就是抓老鷹都沒有特別的,特別的是他們剛跑出房,房轟然倒塌了。這件事放在平常人家那是因為房子質量不好,年久失修的結果,可發生在趙匡胤身上就不同凡響了,因為他後來當皇帝了。

在趙匡胤少年時代,對於他的教育問題,趙弘殷與杜氏始終就有分歧。杜氏在香孩兒之前已經生過兩個孩子,但都沒長命,而這個孩子出生時又不像正品,她不想讓這個孩子有任何閃失,因此,不同意他舞槍弄棒,隻想讓他學習文化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