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上麵的描述,我們不難發現,發端於現代的“蝴蝶效應”的理論,以實證的手段向我們證明了中國1300多年前“君子慎始,差之毫厘,謬以千裏”“但氣有盈虛,黍有巨細,差之毫厘,失之千裏”中富含的科學性的哲學思想。
可以說,蝴蝶效應在實質上就是一種方法論,這種方法論,承認了係統的邊界,是建立在宇宙無限論之上的、探討宇宙的有限性的方法。它不但能夠解釋物理問題,同時更能幫助我們解決生活和工作中的實際問題。
“差之毫厘,謬以千裏”的蝴蝶效應,通常用於天氣、股票市場等在一定時段難以預測的比較複雜的係統中。除此之外,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麵麵,都有著極其廣泛的應用。它遵循的原理就是,事物發展的結果,對初始條件具有極為敏感的依賴性,初始條件的任何極小的偏差,都將會引起結果的極大差異。
人在股市不得不小心
在暴漲暴跌的股市裏,就存在著很多蝴蝶效應的例子,比如因為泰銖實行了自由浮動,結果引發亞洲金融危機,進而導致了全球性的股市下挫;美國由於某家銀行的倒閑,引發了華爾街的金融風暴,造成了全球經濟不景氣,並且波及了中國股市。這是小失誤引發了全球性的重大變化。
對於一家公司或我們個人來講,同樣需要小心或者關注這種效應的力量。比如某上市公司的老總因為無意中出席了某個學術報告會,促成他做出了一項重要的決定,然後使得企業抓住了重要的市場機遇,從而業績大幅提高,進而他的公司股份節節攀升,無數人因當初的小細節受益。國家某一項“利好”政策的出台,引發了市場投資者的美好想象,從而帶動某些“受益”個股的股價走高。
也就是說,各種細微的不穩定因素,它們共同構成了股市的波動性和風險性。人們身在股市之中,與其關注那些電子牌上的股價數字,還不如計算和分析這些微小的不被人注意的變化,越是這些容易被人忽視的小環節,反而是推動股市變化的“最大力量”。那些在股市賠光身家的失敗者,他們都是因為習慣了抓大放小,不懂得運用混沌理論進行分析,或者對於細微環節的因素不給予重視,錯過了逃出風險之地和抓住重要機會的時機。
影響和決定企業的命運
對今天的企業來說,不管是國內的小公司,還是跨國企業,受到蝴蝶效應的影響已經越來越大。市場上的任何一點微小的風吹草動,都會在經過一係列的連鎖反應後,形成對企業的衝擊。開放式的競爭環境,以及共存共榮的發展體係,消費者日益增加的選擇餘地,都是足以引發蝴蝶效應的因素,沒有任何一個個體是可以孤立存在的,都受到其他個體的實質影響。在一個開放式環境中,個體既是主動和自由的,又是被動和服從的。所以,現在無論哪個行業,都開始增加對品牌消費、購物環境和服務態度等各個環節的高度重視,要知道,這些無形的價值都會成為消費者選擇的因素,也決定著自己的生死。
在社會學和心理學中應用廣泛
通常,蝴蝶效應在社會學界用來說明積極或消極的危害,比如,一個壞的微小的機製、製度,如果不加以及時地引導、調節和改變,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就會給社會帶來非常大的危害,戲稱為“龍卷風”或“風暴”;而一個好的微小的機製或製度,隻要正確指引和大力鞏固,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也將會產生轟動性的社會效應,引發積極的社會革命。
在心理學中,我們可以把它稱之為引發行為變異的變量。典型的例子,像童年陰影,有些人會因為童年時期偶然受到的一些刺激,從而影響了他一生的進程。報紙上就刊載過一個例子,一個青年因為8歲的時候看了一部恐怖電影,記住了其中殺人的情節,結果這個鏡頭在他的腦海中一直銘刻,使他在長大後形成了十分嚴重的暴力傾向,最終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他用犯罪的方式來發泄當初受到的心理刺激。但是我們假如,當初這場電影在剛開始放映時,青年的父母突然臨時有事回家,發現他正準備看這樣的電影,於是就關掉了電視機,讓他去寫作業或者踢足球呢?很顯然,就不會再發生後來的演變。這就表明,一個小小的因素的變化,就會在人的心理成長上,形成巨大的顛覆性的影響。
在醫學上的巨大作用
在基因學的理論中,蝴蝶效應的作用也十分巨大。現代醫學證明,一切的疾病均與基因有關,疾病易感基因是與疾病發生密切相關的一類基因。那些攜帶疾病易感基因的人,在沒有采取針對性預防措施的情況下,他們患病的風險性比正常人明顯增加。因此,醫學專家采用分子技術檢測人體細胞中是否含有某類疾病易感基因,就可以評估個體患病的風險度,從而為疾病的預防提供早期的幹預機會。當一項壞的基因被檢測出來並消除時,積極的蝴蝶效應就開始產生了,最終會廣泛地改善整個人類的健康狀況,甚至會消除掉危害人類幾千年的一些痼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