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在基因領域的“作為”都是積極的。據說有些人提出了一種基因武器,可以通過施加藥物作用於某種特定的基因,悄悄危害某一特定族群的基因,達到無聲無息消滅對方的結果。這是非常典型的以醫學上的蝴蝶效應去對一個國家或民族產生巨大的毀滅力量。對此我們肯定是持批判態度的,人類也不會允許這種禍害極大的武器產生。但是,這給我們的啟發是驚人的,隻要在微小的基因中做出極其細微的改變,對生命體的影響就是如此讓人目瞪口呆。這方麵的例子也很多,像那些受過核輻射的動物,它們的後代普遍發生了體形的變異。一隻巴掌大的小老鼠,在受過輻射之後,它的後代竟然變成了像野豬一樣龐大,這種改變簡直讓人難以置信,但它卻真實地發生了,亦如蝴蝶的那對扇動的翅膀和其後那場席卷半球的颶風的對比。
對經濟的巨大影響
蝴蝶效應對經濟的影響隨處可見,案例也比比皆是,比如1998年亞洲發生的金融危機,還有美國近幾十年來不斷發生的股市風暴,實際上就是人類經濟運作中的蝴蝶效應。一個很小的投機行為,比如巴菲特或某個有引導力的人物購買了某隻股票,就會引發眾多人的盲從,然後改變整個經濟運行的係統,或者讓股市發生巨大變化,最終量變產生質變,導致人們不可承受的股災或者全球性的金融危機。某個國家當初製定政策時的一個細小的因素變化,就有可能在隨後的幾十年內,讓這個國家走向相反的方向。
我們的人生隨處體現蝴蝶效應的力量
就像多米諾骨牌,當你開啟時,就會一倒百倒,引起一個巨大的幾乎不可逆轉的連鎖反應。這表明了一件事對整個結果的影響,在我們的人生中,蝴蝶效應亦是無處不在,而且更加重要。
比如下麵這個故事:
一位男士因為在工作中的差錯受到領導的批評,心中悶悶不樂,獨自在街上徘徊,很晚才回家。妻子見丈夫回來晚了,就問丈夫:“你今天怎麼回來這麼晚?”丈夫一聽,正愁氣沒地方出,就朝妻子大聲吼叫:“回來晚了怎麼了?我就不能晚回來?”
妻子見丈夫這個態度,覺得很委屈,心想,我是關心你才問,你怎麼不識好歹,越想越生氣。這時兒子跑過來說:“媽媽,怎麼還不吃飯呀?我都快餓死了!”
妻子聽兒子在旁邊吵著要吃飯,心裏更煩了,就衝著兒子大聲說:“吃飯!吃飯!你就知道吃飯,餓不死你。”
兒子一聽,也不高興了,心想,你們大人鬧情緒,幹嗎拿小孩出氣?正巧,家裏養的一隻小花貓對著兒子叫:“喵……喵……”生氣的兒子朝小貓猛踢了一腳,小貓尖叫一聲,衝到門外的街道上,這時一輛麵包車開過來,司機為了躲避小貓,卻不小心把一個老太太撞倒了,引發了一場不該發生的交通事故。
像這樣的場麵,是不是真實其實並不重要,因為在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類似的情節,不少人有了不良情緒,一不小心就把它帶到了工作和生活中,從而傷害了家人、同事、朋友甚至一些弱勢群體。比如醫生,現在就有醫院特意做出規定:不允許帶有負麵情緒的外科醫生上手術台,其目的是防止醫生將不良的情緒帶到手術中,給患者帶來不必要的傷害。這種傷害的過程,就是蝴蝶效應的一個體現。因為一個小小的情緒,醫生最後可能就無意中害了一條生命。
你做了一件事,人生可能就會一帆風順;但如果不那樣做或者做錯了,情況就會完全不同,你可能充滿坎坷,付出更大代價,甚至走向另一個方向。正如影片《蝴蝶效應》所講述的,即使真的給我們提供了一次又一次的反悔的機會,也沒有任何人會對自己的人生完全滿意。因為稍微一個弱小的變化都可能會導致此後一連串意想不到的變化。這就像是一種超脫於人之外的神秘力量,它將無聲無息地改變一切,不管你是否注意或有意改變,我們都難以完全把控它對人生的影響。
這更加證明,蝴蝶效應是混沌運動的一種表現形式。當我們進而考察生命現象和複雜的人生時,我們就能發現,蝴蝶效應起作用的方式,既非完全的周期性,又非純粹的隨機,它們既有“鎖頻”到自然界周期的過程(如季節和晝夜等)的一麵,又保持著內在的“自治”性質——不被我們控製,不受我們的影響。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它對初始條件的敏感性:輸入端有微小的差別,都會迅速放大到輸出端,形成壓倒一切的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