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遵義章第五 成大事者須遵循的規律(11)(1 / 3)

魏征說:“陛下在貞觀之初,天天唯恐臣下不進諫,常常還啟發大家來發言,凡是說得中肯的,無不聽從並實行之。而現如今則不然。雖然勉強也還能聽從,但往往麵有難色。這正是差異之所在。”

李世民還是不服,問道:“能舉些實際的事例講給朕聽一聽?”

魏征說:“陛下在過去要殺元律師,孫伏伽認為依法不當死,陛下就賞賜孫伏伽一座蘭陵公主園,其價值一百萬金。有人說:‘這賞賜太厚了吧!’陛下回答說:‘聯即位以來還沒有臣下來進諫過,這個頭開得好,所以要厚賞。’

“這不正是開導和提倡大家來進諫的表示嗎?那次司戶柳雄妄訴隋之資產,陛下想要殺他,結果采納了戴胄的諫言而沒殺。這不正是陛下心中真的願意納諫才痛快地聽從的嗎?近日皇甫德為陛下修洛陽宮事而上書進諫,陛下麵有難色,不是很痛快地接受,隻是因臣下也進了言,總算才把那事作了罷,這隻能算是勉強聽從吧!”

魏征把這三個事例一擺,皇上心裏也就豁亮起來了,一時又恢複了當年真心願意聞過的心情,於是對魏征說:“不是像卿這樣,是做不到這一點的啊!人,苦於自知啊!還望眾卿多多即時提醒朕才是。”

俗話說:“知人者智,知己者明。”要準確地評價自己,就非有自知之明不可。人是一種能自我認識和自我意識的實體。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力求比較正確地認識自己與對待自己。切忌誇耀自己,即使在受到別人誇獎、讚揚時,也要冷靜對待,不能得意忘形,隻有這樣,才能真正贏得人們的敬佩與好感。

■ 職場活用 ■

人在職場,貴有自知之明,明白自己想做什麼,會做什麼,長處是什麼,短處是什麼。然而,有部分職場人在樹立理想、目標的時候十分在行,當理想與現實發生矛盾的時候,卻不會及時修正自己的目標,而是一條道走到黑。表現在求職時是隻考慮大公司、白領職位,月薪不能少於多少多少,即使碰得頭破血流也不改初衷。有時要學會放棄,盲目地追求不切實際的理想,隻能得到事與願違的結果;暫時明智地放棄,是為了將來取得更大的成功。

自知之明的老師

有一位老師,常常教導他的學生說,人貴有自知之明,做人就要做一個自知的人。唯有自知,方能知人。有個學生在課堂上提問道:“請問老師,您是否知道您自己呢?”

“是呀,我究竟知道我自己麼?”老師想,“我回去後一定要好好觀察、思考、了解一下我自己的個性、我自己的心靈。”

回到家裏,老師拿來一麵鏡子,仔細觀察自己的容貌、表情,然後再來分析自己的個性。

首先,他看到了自己亮閃閃的禿頂。“喂,不錯,莎士比亞就有個亮閃閃的禿頂。”他想。

他看到了自己的鷹鉤鼻。“呃,英國大偵探福爾摩斯——世界級的聰明大師就有一隻漂亮的鷹鉤鼻。”他想。

他看到自己具有一張大長臉。“嗨!大文豪蘇軾就有一張大長臉。”他想。

他發現自己個子矮小。“哈哈,魯迅個子矮小,我也同樣矮小。”他想。

他發現自己具有一雙大撇撇腳。“呀,卓別林就有一雙大撇撇腳啊!”他想。於是,他終於有了“自知”之明。

第二天,他對他的學生說。“古今中外名人、偉人、聰明人的特點集於我一身,我是一個不同於一般的人,我將前途無量。”

這樣的“自知”,還不如“無知”為妙。法國哲學家蒙田說:“我憑自己的切身經驗譴責人類的無知。我認為,認識自己的無知是認識世界的最可靠的方法。”職場上,要知道自己的長處,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朝適合於自己的方向去努力,不能目空一切。以為老子天下第一的人,失去了前進的動力,即使本來能力超群,也會因自大而落伍。人能了解自己的短處,是一件好事情,可以做到揚長避短,奮發有為,但也要注意的是,如果妄自菲薄,將自己太看低了,就會自暴自棄,永遠難以振作了。

■ 管理活用 ■

對管理者來說,要有很平衡的自知之明。一個人要知道自己強在什麼地方,也要知道自己缺少什麼。如果沒有這種自知之明,在職業生涯中常常會很痛苦,在管理上也會帶來很多困擾。管理者應該時常對自己準確定位,客觀反思,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管理者也是帶頭者,管理的成效源自對自己的信心,先做好自己再去要求別人,立誌要堅,立足要穩。三國時田豫可以說是一個有自知之明的人。

田豫的自知之明

三國時代魏人田豫,有智有勇,他謀劃軍機,領兵禦敵,常常克敵製勝。至於防胡平亂,更能恩威並用,治理有方。邊庭鮮卑、烏桓和匈奴等部族,聽到田豫大名,無不膽顫心驚。魏齊王曹芳正始(240—249)初年,田豫受命持節出任護匈奴中郎將,加振威將軍,兼任並州(西漢“十三刺史部”之一,治今山西太原西南)刺史。外族聽說田豫到任,被他的威名所震懾,紛紛前往進獻奇珍異物,甘願聽從驅使,俯首稱臣。因此,並州邊境,胡漢相安無事,百姓安居樂業。不久,田豫因政績顯著,被提升為衛尉。

此時,田豫已是年過七十的老人。他自知年老體衰,精力不濟,便多次上書請求辭職,讓位給年輕人。可是太傅司馬懿以為田豫雖然年老,但體魄仍然強健,因此,不同意他的辭職,並下書曉喻田豫,鼓勵他繼續為國盡力。田豫回複司馬懿,再次上書說:“年過七十,仍然占居要職,真是沒有自知之明。這好像時至夜深,仍然在外麵匆匆行走而不願停止一樣不知時務。為人如此竊位貪權,其實是天下的罪人。”隨後,他借身患重病,堅決請求辭職,朝廷無奈,隻得同意他的請求。辭職以後,田豫以太中大夫的俸祿,安度晚年。直到82歲高齡,他才與世長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