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生活中,有些人受到委屈,或看到別人取得成績的時候,往往會產生種種猜疑。其實,猜疑是一種不健康的心理表現,既不利於學習、工作,更不利於自己的成長進步。許多情況下,人的猜疑心往往先從主觀上預設別人,然後把生活中與其無關的事扯在一起,以證明自己的看法不錯。實際上,有的想法是無中生有的。這樣人為地設置心理屏障,加劇了彼此之間的隔閡。有很多事,別人本無心,自己偏往壞處想,結果引出許多不必要的矛盾來。並且它會延伸到生活的各個方麵,使自己失去歡樂和友情,增加煩惱和痛苦,既影響朋友間的友誼,又影響自己的情緒和身心健康。
奧賽羅的猜疑
奧賽羅是莎士比亞的著名悲劇《奧賽羅》中的主人公,他是一個在威尼斯軍隊裏服役的黑人,驍勇善戰,在和土耳其的作戰中屢立戰功,因此,他被提拔為將軍。
奧賽羅性情耿直,粗獷豪放,元老勃拉班修的女兒苔絲德夢娜對他頗有好感,很快就愛上了他。溫柔美貌的苔絲德夢娜不顧父親和社會輿論的反對,和出身低微的奧賽羅結婚,婚後生活美滿,非常幸福。
但是好景不長,奧賽羅部下有一位軍官名叫伊阿古,陰險的伊阿古一心想除掉奧賽羅,先前就曾經向元老告密,不料卻促成了兩人的婚事。現在奧賽羅結婚了,他又心生一計,開始挑撥奧賽羅與苔絲德夢娜之間的感情。
這個陰險的小人想方設法偽造了一些假象,然後告訴奧賽羅,另一名副將凱西奧與苔絲德夢娜關係不同尋常,並出示了所謂的“定情信物”。奧賽羅開始了猜疑,最後他也覺得似乎真的有那麼一回事。最後,奧賽羅信以為真,認為妻子背叛了自己,他越想越氣憤,在憤怒中掐死了自己的妻子。
可是,等到他弄清楚事情的真相後,一切都已經晚了。奧賽羅後悔莫及,傷痛不已,最終他拔劍自刎,倒在了苔絲德夢娜的身邊。
猜疑足以釀造讓世人捶胸頓足的悲劇,傷害自己原本應該最信任、最親近的人。等到人們翻然醒悟,意識到猜疑的危害的時候,一切都已經晚了。伊阿古是個卑鄙奸詐的人,這種人並不隻是出現在書本當中,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他們潛藏的痕跡。隻要有這樣的人存在,就會有類似的悲劇發生,或者是友誼的傷害,或者是愛情和婚姻的破裂。人與人之間最可貴的是信任,最有害的東西是猜疑。也許是因為可貴,信任似乎很難做到,而猜疑的心理不僅容易產生,而且其殺傷力也非常大。
■ 職場活用 ■
英國哲學家培根說:“心中的猜疑就像鳥中的蝙蝠一樣,總是在昏暗中起飛。當然,猜疑應該加以抑製,至少應得到很好的引導,因為這種心理使人陷入迷惘,混淆敵友,而且也擾亂事務,使之不能順利進行。”當今社會,良好的人際關係終究是建立在彼此信任、彼此尊重的基礎之上的,如果事事猜疑別人,那麼,將很難和別人建立良好的友誼,自己也會變成一個不被別人信任的人。
蕭穎士猜疑遭唾罵
唐天寶初年,蕭穎士出遊靈昌。遠離河南胙縣南二十裏,有個胡店。胡店的人多姓胡。穎士從縣城出發很晚,因為縣裏官吏設宴餞行的時間長了一點,迫近日暮才上路。走到縣南三五裏處,天都快黑了。遇一婦人年二十四五,穿紅衫綠裙,騎著驢子,驢背上放有衣服。婦人對穎士說:“我家在南麵二十裏,今天回去遇上夜晚,我一個人有些害怕,願意跟隨蕭君鞍馬同行。”穎士問那婦女姓什麼,那婦女說:“姓胡。”穎士常聽世間說有野狐,或扮男,或扮女,在黃昏之際取媚行人。穎土懷疑這個婦女就是野狐,便唾罵道:“死野狐,膽敢取媚我蕭穎士!”於是便策馬南奔,跑到主人店,歇息解衣。過了許久,蕭穎士所見到的那個婦女,從門口牽驢進屋。那個店的老人問道:“為何在夜裏趕路?”婦女答道:“衝夜還可以,剛才被一個發瘋的窮書生,罵為野狐,合該被唾殺。”那婦人便是店主的女兒。蕭穎士慚愧不已。
這是一則頗為有意思的故事,但告訴我們的是,為人不可猜疑心過重。尤其在同一個工作崗位的人際往來,互相信賴、互相聯係,是工作順利的基本條件。因為缺少了信賴,團體就沒有凝聚力了,當然更談不上所謂“苦幹”的敬業表現。而那些有猜忌心理的人,往往愛用不信任的眼光去審視對方和看待外界事物,每每看到別人議論什麼,就認為人家是在講自己的壞話。猜忌成癖的人,往往捕風捉影,節外生枝,說三道四,挑起事端,其結果隻能是自尋煩惱,害人害己。
■ 管理活用 ■
上司和下屬的關係應該建立在彼此信任的基礎之上,如果彼此互相猜疑,那麼二者之間將很難建立信任的關係,工作就很難開展。成為一個好上司,最基本的條件就是要信任下屬,做到了解下屬的性格與特點,尊重下屬的個性,欣賞下屬的創意。這種尊重和欣賞可以使上司的工作無往不利。不能信賴下屬的上司,會在工作中充滿猜疑,做事也不會順利,並使受猜疑的下屬自暴自棄。
船長的自責
一艘貨輪在煙波浩渺的大西洋上行駛。一個在船尾搞勤雜的黑人小孩不慎掉進了波濤裏。孩子大喊救命,無奈風大浪急,船上的人誰也沒有聽見,他眼睜睜地看著貨輪拖著浪花越來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