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9章 安禮章第六 禮為立身之本(6)(1 / 3)

邪僻的上司必沒有公正剛直的部下;行將滅亡的國家,絕不會有賢人輔政;陷於混亂的政治,絕不會有善人參與。

名家注解

【張商英注】元帝之臣則弘恭、石顯是也。非無賢人、善人,不能用故也。

【王氏注】不仁無道之君,下無直諫之士。士無良友,不能立身;君無賢相,必遭危亡。讒人當權,恃奸邪櫬害忠良,其國必危。君子在野,無名位,不能行政;若得賢明之士,輔君行政,豈有危亡之患?縱仁善之人,不在其位,難以匡政、直言。君不聖明,其政必亂。

■ 解讀 ■

常言說:“上有所好,下有所效。”居高位者品德不規,無所事事,身邊總會聚集一幫子投其所好的奸佞之徒。君主昏暗,則國家傾危;輕信讒言、阻絕忠諫,則賢人自避;奸臣橫行,則政治紊亂;惡黨逞能,則善良自隱。為上者,應時時自我警戒。

■ 處世活用 ■

品行不端的上級會導致下級的放縱,這就是所謂的“上行下效”。其實人際環境的影響往往是潛移默化的,不僅僅是上行下效而已。在社會生活中,人與人相處,言談舉止不知不覺地互相感染,整體人際環境的好與壞,會影響一個人的性格行為。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為人處世,除了自身的品行要端正外,更要慎重地對待自己所處的環境。多與有益的人相結交。會見成功立業的前輩,能轉換一個人的機運。

一位名人曾說過這樣的話:“如果要求我說一些對青年有益的話,那麼,我就要求你時常與比你優秀的人一起行動。就學問而言或就人生而言,這是最有益的。學習正當地尊敬他人,這是人生最大的樂趣。”結交一流人物能讓自己更強,經常與有價值的人保持來往,回避沒有價值的人際關係,這不是庸俗,而是你向上的力量。

“學究”的影響

這是一位母親講的故事。

周末一早,兒子的同學來電話告知,一會兒到家裏來看望我們。

說起兒子的這個同學,我很熟悉。他是與兒子在清華讀研究生時的同窗,兒子玩笑地管他叫“學究”。“學究”是一個從貴州大山裏走出來的貧苦孩子。兒子比他小4歲。碩博連讀的幾年中,他一直像大哥哥一樣地關心愛護兒子,他樸實善良、刻苦節儉,不僅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兒子,也給我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記得兒子讀本科時,花錢大手大腳,每個學期中經常打電話來要求“經濟援助”;自打和“學究”在一起後,兒子的“超支”現象消失,每月有了盈餘。放寒假時,竟然用節餘的錢,給我買了一條羊毛圍巾,給他爸買了一把電動剃須刀。我驚喜地問兒子:“過去總勸你花錢要有計劃,你左耳進右耳出地不當回事,如今咋明白了?”他很認真地回答道:“和‘學究’在一起,亂花錢,有一種犯罪的感覺。”兒子的話,讓我驚訝也讓我感動。

還有,兒子原先所有的假期,甭管在家住幾天,基本上是滿世界轉悠,要麼和高中同學聚會,要麼就找“發小”亂聊一通,很少在家。自打讀研,所有假期,不是在家看書,就是幫我做家務;我好奇地調侃他:“怎麼,要做‘宅男’啊?”他很感慨地告訴我:“每個假期,‘學究’除了幫家裏幹農活、打零工掙學費外,還抽空到離家30多裏地的小學去義務教學,我又怎麼能昏昏噩噩地浪費時光呢。”兒子的變化,讓我們驚喜之餘,悟到了:“學究”身上那種農家孩子的優秀品行,如“細雨潤無聲”般地滲透到兒子的心田,使他在青春期裏,少了許多盲目和浮躁,多了淡定和紮實。

更讓我們感動的是,兒子博士畢業前,他爸聯係了一家條件優越的軍隊研究所供他做論文調研,可他卻毫不猶豫地放棄了,跟著“學究”去了一家生活條件十分艱苦、位於貴州山區的科研單位。剛開始兒子一周用手機打個三言兩語的“報平安電話”,慢慢地竟然一筆一畫地給我們寫信,幾乎不用手機聯係了。有一次,我寫信問他:“是不是手機壞了?”他回信說:“手機沒壞,‘學究’認為,與家人聯係應該寫信,毛把錢就能和爸媽說許多的話;手機長途話費那麼貴,還講不了幾句話。再則書信可以永久保留,是父母與子女感情最寶貴的記憶;而電波瞬間即逝,什麼也留不下。”“學究”的話瞬間便打動了我,那段時間是我們最快樂的日子,讀著兒子洋洋灑灑的“萬言書”,品嚐著個中的酸甜苦辣;和他們同喜同樂,非常幸福。

回憶點點滴滴難忘的往事,我真真切切地看到:是“學究”言傳身教地讓兒子懂得了——珍惜人世間最寶貴的情感財富,鎖住心中的親情;學會了——真誠麵對和善待身邊所有的人,獻出心中的真愛。

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說:“說出你和什麼樣的人交往,就能看出你是什麼樣的人。”如果你自甘墮落,就找一些失敗者瞎混;如果你甘於平庸,就與一批平凡者為伍;如果你想頂天立地,就和一群正在改造生活的成功者交往。

■ 管理活用 ■

有一位大型超市的經理說:“我必須在做任何事情上都要為我的下屬樹立高標準的學習榜樣,我對克服一個困難的工作,或者完成一個特定的銷售目標的信心就在於,作為超市的經理,我能為我的雇員樹立起效法的榜樣。這就是我發家致富的秘訣。我所說所做的一切,都必須顯示出我對一個難度很大的目標一定大獲全勝的信念。如果我顯露出絲毫的猶豫,那肯定會引起大多數雇員的猶豫,乃至失敗的擔心。這樣一來,成功的希望就很渺茫了。樹立一個高標準的信心,是我作為一個經理的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我也敢保證,這肯定也會是你的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不管你的工作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