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中會不斷地有新的連接網絡產生,但同時也會有舊的網絡或被損壞或被廢除。當相同的事物出現時,同樣的網絡便會啟動。不斷地刺激會讓舊的已建立的網絡啟動得更快,逐漸會形成一種習慣和本能。如果要消除這種習慣和本能,隻能用一種更強烈的情緒所鏈接的心錨來替代舊的心錨。
米爾頓·艾瑞克森是被稱為當代最具影響力的催眠治療師,也是運用催眠快速處理心理問題的頂級大師。他常因奇跡般的治好了那些被認為是“毫無希望”的病人而聞名遐邇。
一天,一個酗酒的老兵來到艾瑞克森的治療室接受催眠治療。老兵來時,總是將其在戰場上獲得的所有勳章全部掛滿胸前。艾瑞克森用一些常規催眠戒酒治了幾次後,老兵的酒量似乎不見減輕,反而有所加重。
一次,老兵又來接受治療,還拿著酒瓶絮絮叨叨。艾瑞克森一把搶過酒瓶,摔在地上。然後把老兵胸前的勳章一把扯下來。用力扔在地上。用腳踩了幾下,然後,憤怒地說:“你走吧!你回去喝你的馬尿吧!但是請你在端起酒杯時,祝福艾瑞克森健康長壽!”然後,艾瑞克森便離開了。
老兵氣急敗壞的回家後,每每端起酒杯,便憤憤不已,因為艾瑞克森不光扔了他心愛的勳章,而且還踩了幾腳,簡直是對他人格的侮辱:“讓我祝福他健康長壽,門都沒有!”於是老兵便將酒杯扔了。三個月之後,老兵成功的戒酒了。
為了擺脫內心的痛苦,這位老兵試圖借酒消愁,豈知抽刀斷水水更流,借酒澆愁更愁。喝酒一消愁一消不了愁一喝酒一消愁一愁更愁一喝酒……於是他每天不斷地喝酒,這樣的重複喝酒的動作變成了一種習慣性的動作,當這樣習慣性的動作進入潛意識之後,人們就更加控製不住自己了。
所有的不良習慣都是一樣的,都是因為開始的某種行為不斷地被強化,成了習慣性的動作,而變得讓我們難以控製。
酒的誘因不斷地刺激著老兵的神經係統,久而久之,在他心裏形成了心錨。他一喝酒就和不平衡的憤怒情緒聯結上,喝醉就大肆發泄。艾瑞克森之所以能夠治好他,就是排除這顆不好的“心錨”。那麼怎樣來排除它呢?或者說,怎樣用新的“心錨”來取代舊的“心錨”呢?艾瑞克森的辦法是為舊“心錨”安裝一個引起更加憤怒情緒的聯結:摔碎他的酒瓶、扯掉他的勳章,把酒說成馬尿,還揚言讓他在喝馬尿的時候祝福自己。在老兵端起酒杯想喝酒的時候,自然就會想起這一些令他更憤怒的事情,所以憤怒地扔了酒杯。久而久之這個新的“心錨”不斷受到刺激,就形成了新習慣,三個月後,老兵終於把酒戒了。
其實所謂心錨,也就是一種條件反射。心理學家巴甫洛夫曾經用狗做了這方麵的研究:他每次在同一時間搖響鈴,同一時間給狗吃最愛吃的食物。當這個過程重複數次後,巴甫洛夫發現每次當他搖響鈴聲的時候,縱然沒有送上食物,狗依然會自動分泌唾液。研究表明了“搖響鈴”和“給食物”已經在狗的大腦內製造了一條聯結鈴聲與食物的神經通道。鈴的響聲就是一種心錨。
在我們每天的生活環境中,均有各種不同的心錨在影響我們的身心狀態。正確地、有意識地在自己身邊環境選擇或體驗合適的心錨會對人們的行為表現有很大影響。有效的心錨能營造出一種資源狀態,在這種狀態下,人們能更有效地達到預期目標。我們亦可以運用心錨改變未來要麵對某一事情時的內心狀態,亦即改寫該件事情在大腦內的神經網絡連接。當人們在真正麵對該件事情時,人們的內心狀態及行為表現將會有更加理想的效果。
【自控專家辣評】
心錨(Anchor)是一種身心狀態調控技術。它就像是心中所放的書簽一樣,可以在需要的時候,取用心錨設置時的心理狀態。破除舊習慣的束縛,養成有利於人生的好習慣,一個很關鍵的做法就是運用“心錨”設定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