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河冬粉丸
它是一家30多年的老字號,湯頭以中藥、香料、海米、鯿魚製成的獨門沙茶醬調味,讓自製的魚丸更有味道,而店中無論是魚丸餡、瓜子肉、鹵肉,都是用黑豬肉現鹵現做,而且都是上肉,絕不油膩;此外,台南來的鹽水南洋魚,是以鹹水魚場養殖,沒有土腥味,肉質細膩,再以客式豆醬清蒸,風味獨具。
石門活魚
桃園縣石門水庫水深潔淨,魚兒不僅又肥又大,且無泥腥味,現撈現煮的新鮮味,加上千變萬化,五花八門的烹調法,使石門活魚聞名遐邇,吸引老饕們到此大快朵頤。石門活魚的烹調方法則以燜、煮、炸、燉、燒為主,活魚一吃乃至十幾吃。若論魚肉的特性,一般來說鹽酥或蒸溜魚片以草魚為佳,砂鍋魚頭以鰱魚最對味,豆瓣則以鯽魚最鮮美。
石門地區以活魚為招牌的餐廳很多,以龍潭十一份最為集中,較著名的有石園、磊園、金蘭、環翠樓等。環翠樓就位於石門水庫大壩旁,是賞景兼用餐的好去處。而中橫公路上的穀關,不隻是泡湯的好去處,鱒魚大餐也是當地標準的美食鄉宴。性喜潔淨的虹鱒,魚刺不多,肉質滑嫩順口,是淡水生魚片的上品。
磊園招牌菜:熏魚、糖醋活魚、生煎魚方、蒜泥魚片、五更魚柳、上湯魚生、翡翠魚卷、豆酥蒸魚、宮保魚丁等。
信宏鵝肉店
信宏鵝肉采用當地以玉米、糙米飼養的土鵝,因此體內無積物,煮出來的肉色略帶粉紅,油多肉厚,吃起來滑中帶韌,還帶有獨特的甜味及香氣。白切鵝肉為招牌菜,但鵝頭、鵝肫、鵝腸等亦極鮮美,蘸醬是以鵝高湯拌和客家豆醬與羅勒調味,可增添鵝肉鮮味。
不一定醉飲酒小館
小館位於中正機場航空貨運站入口旁,屋舍是由穀倉及豬舍改建的,牆上盡是老海報及唱片封套,老裁縫機、紅眠床(閩南語發音,由兩個單人床拚成,又叫八腳床)、倒過來放的大米桶便是桌子,碗也是笨重的古董,一派舊日風情;店內沒有菜單,任由小二端出醬油拌飯、菜脯蛋、臘肉炒圓白菜、煎白帶魚等,全是“古早(曆史悠久的)味” 。
彩麥莊紅中青發白板麵食館
看似怪異的店麵,其實巧妙點出了本店的特色,店主將菠菜及胡蘿卜打成汁,直接加入麵粉中攪拌,做出綠色的“青發麵”和淺紅色的“紅中麵” ,不僅色彩美麗,更多了幾分健康。由於無法長期存放,因此都要現做,晚來便吃不到。店中還有三色水餃,同樣也是招牌。
陳記小吃
平鎮市忠貞裏為一處滇緬移民的眷村,在忠貞市場附近即有多家雲南小吃店,提供道地滇麵美食,其中尤以店齡40年的陳記小吃,最能保有雲南原味。店裏的米幹、米線、豌豆粉皆為雲南家常小吃,米幹及米線均為純在來米做成,口感有如客家飯條,豌豆粉則是將豌豆磨成粉,蒸熟放涼後自然結成凍狀,滑潤爽口,而以草果、花椒、芫茜(香菜)等香料製成的醬料更是少不了,若再加上酸辣的雲南泡菜,風味更佳。
裏長嬤碗稞
裏長嬤邱李寶秀在大溪賣碗已經數十年了,碗以純在來米蒸飲,加上脆爽的蘿卜幹和爆炒過的香菇、海米,淋上也是大溪特產的蒜汁金蘭醬油,捧著30年左右的古董碗,與阿嬤閑話家常,感受備覺溫馨;此外,黑糖及綠茶口味的碗也十分可口。由於裏長嬤年事已高,因此隻有周日上午才“偶爾”開門擺攤,想吃的人可得碰運氣。
腹中補食班
大溪附近深闊的水庫、潔淨的溪流,提供了肥美的鰱魚、鯰魚、溪蝦、幼魚及雌魚等,中正路上的腹中補食班就善用天然食材,做出極富野味的美食,尤其是鯰魚料理更是拿手絕活,藥燉、三杯(三種調味:香油、醬油及酒)、紅燒、清蒸等做法都不錯,其他如甲魚、毛蟹的料理也很在行,而土雞、炒桂竹筍、炒野菜等亦為招牌。
賴媽媽傳統豆花
賴媽媽傳統豆花位於體育館一樓入口處,在大溪已有20多年曆史了。店內唯一的產品即為自製的傳統豆花,質地綿密,口感滑潤,宛如細致宜人的布丁,搭配花生、紅豆、大紅豆、綠豆等,冷熱皆宜;然而熟客多偏愛原味,簡單地淋上薑汁、糖水,加上燉得入口即化的花生,最能感受豆花清甜的原味。
正豐食品行
正豐食品行製作米麩及米香已經超過20個年頭,是大溪碩果僅存的“專業”店家,其中糙米米麩以純糙米研製,含有豐富的纖維素,具有健胃腸、治痢疾的功效,而四神米麩則是加入四神(薏仁、淮山、芡實、茯苓)一同研製,可以養氣補身。爆米香為製作米麩前的重要過程,加入花生、海苔、香菜等口味,便成了令人懷念的“零嘴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