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幕 焚心(2 / 3)

羅恒牽馬前來,看見廢墟也是一驚。

聶貞道:“此去北麵是長江天險,南麵是崎嶇山嶺,東麵是大海,西麵是城鎮,你認為他們會往哪個方向?”羅恒沉吟片刻,道:“無論去哪裏,都隻在幽明之中了。”冷不丁憶起列缺在府中那番大言不慚的話,聶貞少見的大笑出聲,拍掉手中灰塵,命道:“把刑部所有人馬放上山,務必搜查每一寸土地。去大理寺知會錢瞻一聲,聶某平生最看不起的就是虛情假意,我諒解他和梅川交情匪淺,但若繼續隔岸觀火下去,恐怕要被懷疑通賊了!”聶貞從袖中遞出一枚令牌,“再有,取我手令去拜見左軍都督府的歐陽玉大人,闡明此案原委,他定會鼎力相助。白日也好,幽明也罷,就算把天地翻轉過來我也要抓到他!”

不得已時,也許會動一顆暗藏的棋子。羅恒恭敬地接下令牌,掌心裏沉甸甸的,看樣子是家族之物,一個“聶”字被纏繞在煩瑣的花紋裏,三隻“耳”疊在一起,狀如靈雀,他感覺自己就是這隻雀,與虎謀皮而身陷荊棘。

河道遠窄近寬,濃重的夜色下隻能分辨出白茫茫的沙洲和反光的流水。葉白也認不出來這是哪條河川,氣也不喘地跑了一天一夜,已經離金陵城很遠了,三人連續越過神策門和燕子磯,快到長江岸邊。

在密林裏休息片刻,繼續順著河道往東北方向走,拐了個彎兒後河口突然緊縮變成一條小溪,岸邊飄來清爽的草藥味。“不如在這裏過夜?”葉白在一株喬木下躺下來,饒是習武之人也經不起這幾天的折騰,身體一接觸土地便癱軟了,嗅著悠悠草香,睡意席卷而來。“我去守夜。”列缺提著刀走到風口,在巨石底坐下來。如果葉白沒數錯的話,從昨夜起加上剛剛這句話,列缺一共說了十五個字,沒有休息,沒有進食,也沒有療傷,沉默得像一匹離群索居的野狼,身上襤褸的衣服連他看著都覺得可憐了。葉白無奈目視梅川,蜷起身子背過身,懶得想。梅川以葉子接了些溪水,走到列缺身邊,握住他的手,起先他躲避了一下,後來還是任她去了。清水被澆在化膿的虎口上,梅川細心地洗去瘀血,依稀見到下麵的胎記。“難道我們會輸給過去?”梅川問。“無論什麼時候我都不會輸,更何況是微不足道的過去。”列缺很快抽開手,撿起地上的圓木用刀尖雕刻起來。每次他心煩意亂時便會這樣做。“這回是佛像,還是魔像?”她笑笑。這些日子以來自己的脾氣越發平和了,倒不見得是件好事。列缺停住刀,臉上浮現一絲苦笑,忽道:“我可以問你一個問題嗎?”小小的螢火蟲從梅川指縫間翩然飄走,她從他凝神的雙眼裏隱約感覺到什麼。看來磨難並沒有消解他的理性,這令她感到安慰,便默許了。列缺道:“皇上為何要殺你?”

你果然會在意。梅川無言歎息。世人自然以為嚴世蕃是為報複她才對孝陵衛除之後快,但這是膚淺的。朝廷裏鏟除異己哪裏會這麼簡單?不是嚴世蕃要殺梅川,而是嘉靖要殺梅川;不是嚴嵩蒙蔽嘉靖,而是自私的嘉靖更樂於擺布嚴嵩這種聽話的木偶而授予權柄。大概是因為皇帝在少年時代受夠了楊廷和這類權臣的苦吧,雖然梅川認定嚴嵩父子被殺是遲早的事,畢竟天下間怎會有玩不膩味的木偶。

梅川靠著列缺坐下,緩緩說起:“七歲時,父親送了個侍從給我,命他陪我習武。記得第一眼見到他時,他全身髒兮兮地站在梅花樹下瞪著我,眼神凶惡,像隻野狗。那樹,就是下馬坊後山上的那棵。”

列缺忽然清醒,記起來那裏確有一段未完成的過往,隨之而來襲上心頭的是關於命運的既定感。但為何突然談起這個毫無瓜葛的人?他不明所以。

“他也是孤兒,沒有名字,我叫他奴。奴比我大三歲,幾乎不說話,也不笑,除了跟在我身後,其餘什麼都不懂。最開始,他連最簡單的一字也不認識。但若遇到哥哥嘲弄我,他卻會第一個衝上去揍人,誰也拉不住。後來府裏上上下下皆知他是瘋子,對他避之不及,我反倒不再嫌棄他了。”梅川沉浸在往事裏心旌搖曳,笑容也不自覺變柔和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