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大事不妙,閻錫山要把挑子全撂給傅作義和衛立煌(1 / 3)

強弩之末

娘子關的失陷,實際上成為山西戰局的轉折點。

連日來,太原出現了外逃風潮,日本人即將兵臨城下的傳說沸沸揚揚,驚恐不安的富人和部分窮人紛紛攜帶資財和家眷出城,市區內和郊外通往西、南的道路上混亂不堪,太原宛若一座中世紀的危城,在發出最後的哀鳴。

10月30日早晨,上海《大公報》記者陸詒到達太原。在此之前,報社已派出孟秋江和邱映溪兩名記者到山西戰地采訪,孟秋江隨衛立煌在忻口戰場,邱映溪則隨八路軍第115師在五台山活動。聽說孟秋江已從忻口回到太原,陸詒下車後即到首義門內的青年會宿舍去找孟秋江。

一見麵,孟秋江就說:“老兄來的不是時候,如今大家都在打鋪蓋準備走路,而您還千裏迢迢趕來太原。”

陸詒說:“既來之則安之,能和您一起再共患難也不錯。”

話畢,二人相視苦笑。孟秋江又說:“如今太原的商店都關門了,連找個吃飯的館子都沒有,這幾天我的一日兩餐是找八路軍辦事處解決的,你來了,也隻好如此。”

這天中午,孟秋江帶陸詒來到八路軍駐太原辦事處。彭雪楓招待他們剛用罷飯——吃的是小米稀飯和從平型關戰役中繳獲的日本軍用餅幹——周恩來便從隔壁房間走過來和他們握手。周恩來說:“抗戰爆發以後,你們在報上所發表的戰地通訊,我們都看到了。你們深入前線,為抗戰的宣傳報道作出了貢獻,這非常好。歡迎你們到八路軍來采訪。”

周恩來指出:目前太原所麵臨的威脅,主要來自晉東從娘子關沿正太路進攻的這支日軍。臨別時,周恩來特別關照彭雪楓,要為陸詒準備好給第129師首長的介紹信。那天周恩來身穿黑色呢子中山裝,目光炯炯,談話時全神貫注,親切感人。他對戰地記者的關懷備至和熱忱指導,給年輕的陸詒留下了終生難忘的印象。

娘子關一丟,忻口已失去防守價值。閻錫山於萬般無奈之際作出撤退忻口守軍,執行“依城野戰”計劃,守衛太原的決定。

11月1日上午,在綏靖公署辦公廳會客室內,閻錫山召集山西省政府主席趙戴文、戰區參謀長朱綬光、參謀處長楚溪春、他的高級秘書梁化之等少數親信開了一次秘密會議,商討朱綬光起草的守衛太原依城野戰作戰計劃,並議定了太原軍政機關撤退方案及物資轉運、城內市民疏散等重大事項。

作戰計劃的第一條這樣寫道:

本會戰在利用太原四周既設陣地線,實行依城野戰,以阻敵前進,消滅其兵力,待我後續兵團到達,再施行反攻夾擊而聚殲之。

在這份作戰計劃中,朱綬光並沒有提出哪些部隊野戰,哪些部隊守城,以及由誰來指揮野戰和守城,等於一紙空文。

閻錫山有些不滿意:“綬光,你先提個方案。”

朱綬光趕緊說:“我提兩個方案供選擇。第一,以忻口撤下來的第14集團軍為主,配以王靖國第19軍和陳長捷第61軍,在衛立煌指揮下布置太原城防;以晉東正太線撤下來的部隊,在太原附近準備依城野戰,仍由黃紹竑指揮;以傅作義的第35軍和晉北撤回的其餘部隊,在忻縣、石嶺關、黃寨等線抗擊南下敵人,掩護衛立煌由忻口南撤,完成掩護任務後,作為預備軍到太原城西集結。第二,由傅作義指揮所屬第35軍,再配屬晉綏軍一部守太原城,以晉北、晉東撤下來的部隊,歸衛立煌指揮,分別在太原城北、城東依城野戰。”

朱綬光講完後,無人發言。片刻過後,閻錫山的高級秘書梁化之壯壯膽子說:“我不懂軍事,但我覺得,第一方案好,其好處是能夠保留傅總司令指揮下的預備隊,可作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