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集 思深憂遠過年歌(1 / 3)

這就是這首詩的一個大意。其宣揚的要點有二:其一,該歡樂一定要歡樂;其二,歡樂消費時也不要忘乎所以,不要過分奢華,還要想到平時,想到一些突發事情,還要想到未來。兩者對峙,恰如“兩岸青山相對出”,其實對峙,就是要“擠出”一個中庸適度的大原則。過年的歌唱,唱的是“過日子”的哲學。寫哲學史的,是不是該給這首詩留出一行半行的地方呢?不過,詩篇的“中庸”,還不是後來儒家“喜怒哀樂”的中庸,詩篇講的是如何安排生活,如何處理享樂與節製的關係。

這一點,在後來的儒家文獻裏也是有響應的。儒家文獻《禮記》記載“子貢觀於蠟”,所謂的“蠟”(zhà),就是古代年終大祭。祭之後還有飲酒,是古代年節的一部分,而且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有一次孔子門徒子貢去觀看蠟祭,回來孔子問他:賜(子貢名端木賜),觀感如何呀?子貢回答:哎喲,這個節日真有點太放肆了,“一國之人皆若狂”!大家大吃大喝,喝醉了許多人,狂歡得過分了,“賜未知其樂也”!我不覺著它有多麼樂。孔子聽了,卻說:“百日之蠟,一日之澤,非爾所知也。”孔子說,這你就不懂了,“百日之蠟,一日之澤。”“蠟”字解釋上有分歧,它也寫作“臘”(xī),肉幹的意思。

所謂“百日之蠟”就是“百日之臘”,是說鄉民們一年三百六十多天都過的是節儉、幹枯的日子,“一日之澤”,今天放開、滋潤地過一下,是必要的。道理就在,孔子說:“張而不弛,文武不能也;弛而不張,文武不為也。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如同弓箭的“一張一弛”這是“文武之道”,農耕生活,一年四季都是艱辛的勞作,生活很枯澀、艱苦,就像曬幹的肉似的,很幹枯。不適度地放縱一下,不潤澤一下,生命還怎麼延續?像拉弓一樣,弓老是張著,最後是要崩斷的。所以,生活要張弛有度。孔子這樣說,把節日的生活意義充分表達出來了。人為什麼要過節?而且現代人,一周就要休息兩天,其實就是文武之道。其實孔夫子所說的道理也不是他發明的,《蟋蟀》的“今我不樂,日月其除”就是孔子言論的先聲。古人說“溫柔敦厚”是詩教的結果,其實“好樂無荒”也是後來中國人的基本生存哲學。富日子好說,就是窮日子,窮的如楊白勞,過年也要給寶貝閨女買一段紅頭繩紮在頭上,喜氣一把。

詩篇既然表達的是一個很重要的生活哲學,於是,問題也就隨之而來,這一“中道”的生活原則又是如何產生的?換句話說,它的文化背景是什麼?這可以從“過年”這一節日的起源來回答,因為有了年節,才有過年的歌唱。中國人說的過年,其實包含諸多節目,例如上麵所說的“蠟”,就是其中很重要一個環節。有文獻說“伊耆氏始為蠟”,“伊耆氏”就是傳說中“堯舜”的“堯”,堯的姓就是伊耆氏。那麼,《蟋蟀》這詩篇會不會是堯舜時代的作品?當然不是,不僅不是,而且按照過去說法,其時代要到西周與春秋之際,時間上遠了去了。《毛詩序》就說這首詩是諷刺晉國君主的,“唐風”就是晉國地域的風詩,所以《序》說刺晉君。可是篇章之內,讀不出來任何“刺”的意思,這說法也就難以取信於人。

這就是這首詩的一個大意。其宣揚的要點有二:其一,該歡樂一定要歡樂;其二,歡樂消費時也不要忘乎所以,不要過分奢華,還要想到平時,想到一些突發事情,還要想到未來。兩者對峙,恰如“兩岸青山相對出”,其實對峙,就是要“擠出”一個中庸適度的大原則。過年的歌唱,唱的是“過日子”的哲學。寫哲學史的,是不是該給這首詩留出一行半行的地方呢?不過,詩篇的“中庸”,還不是後來儒家“喜怒哀樂”的中庸,詩篇講的是如何安排生活,如何處理享樂與節製的關係。

這一點,在後來的儒家文獻裏也是有響應的。儒家文獻《禮記》記載“子貢觀於蠟”,所謂的“蠟”(zhà),就是古代年終大祭。祭之後還有飲酒,是古代年節的一部分,而且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有一次孔子門徒子貢去觀看蠟祭,回來孔子問他:賜(子貢名端木賜),觀感如何呀?子貢回答:哎喲,這個節日真有點太放肆了,“一國之人皆若狂”!大家大吃大喝,喝醉了許多人,狂歡得過分了,“賜未知其樂也”!我不覺著它有多麼樂。孔子聽了,卻說:“百日之蠟,一日之澤,非爾所知也。”孔子說,這你就不懂了,“百日之蠟,一日之澤。”“蠟”字解釋上有分歧,它也寫作“臘”(xī),肉幹的意思。

所謂“百日之蠟”就是“百日之臘”,是說鄉民們一年三百六十多天都過的是節儉、幹枯的日子,“一日之澤”,今天放開、滋潤地過一下,是必要的。道理就在,孔子說:“張而不弛,文武不能也;弛而不張,文武不為也。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如同弓箭的“一張一弛”這是“文武之道”,農耕生活,一年四季都是艱辛的勞作,生活很枯澀、艱苦,就像曬幹的肉似的,很幹枯。不適度地放縱一下,不潤澤一下,生命還怎麼延續?像拉弓一樣,弓老是張著,最後是要崩斷的。所以,生活要張弛有度。孔子這樣說,把節日的生活意義充分表達出來了。人為什麼要過節?而且現代人,一周就要休息兩天,其實就是文武之道。其實孔夫子所說的道理也不是他發明的,《蟋蟀》的“今我不樂,日月其除”就是孔子言論的先聲。古人說“溫柔敦厚”是詩教的結果,其實“好樂無荒”也是後來中國人的基本生存哲學。富日子好說,就是窮日子,窮的如楊白勞,過年也要給寶貝閨女買一段紅頭繩紮在頭上,喜氣一把。

詩篇既然表達的是一個很重要的生活哲學,於是,問題也就隨之而來,這一“中道”的生活原則又是如何產生的?換句話說,它的文化背景是什麼?這可以從“過年”這一節日的起源來回答,因為有了年節,才有過年的歌唱。中國人說的過年,其實包含諸多節目,例如上麵所說的“蠟”,就是其中很重要一個環節。有文獻說“伊耆氏始為蠟”,“伊耆氏”就是傳說中“堯舜”的“堯”,堯的姓就是伊耆氏。那麼,《蟋蟀》這詩篇會不會是堯舜時代的作品?當然不是,不僅不是,而且按照過去說法,其時代要到西周與春秋之際,時間上遠了去了。《毛詩序》就說這首詩是諷刺晉國君主的,“唐風”就是晉國地域的風詩,所以《序》說刺晉君。可是篇章之內,讀不出來任何“刺”的意思,這說法也就難以取信於人。

近年不斷有新的出土文獻出來,其中就有清華大學從文物市場收購的一批戰國竹簡,大家都叫它“清華簡”。簡中有一篇文獻叫《耆夜》,與《蟋蟀》篇頗有關係。《耆夜》篇講,周武王八年,派遣大臣畢公去征伐黎,黎就是耆,其地就在今天山西黎城縣一帶。這裏有壺關等重要關口,是太行山通向東部華北平原的咽喉要路。後來西周還在黎封了一個諸侯國,國君也是畢公的後代,不過這個邦國出現在一些文獻中時不叫黎,而叫“楷”。2007年在黎城縣的一次考古發現,證明青銅器銘文中的楷國就在黎。畢公伐黎,是周人滅商的重大步驟之一,所以,畢公戰勝歸來,舉行了一次重要的典禮,即向祖宗報告戰爭勝利的“飲至”禮。參加典禮的除了周武王、畢公之外,還有周公。宴會上,每人輪流賦詩,輪到周公時,他就唱了一首與《蟋蟀》大同小異的詩。這就是清華簡上“戰國版”的《蟋蟀》篇。說大同小異,實在是因為兩者差別有限。隻是句子有分別,如“今我不樂,日月其除”這一句,清華簡本作“大夫之事,不喜不樂,日月其除”,把“今我不樂”這一句,分作兩句說,而意思卻是一樣的。此外,還有些個別字的分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