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煬帝也知道自己沒有用處了,所以來到江都後,他兩耳不聞天下事,盡情享樂。他對他的女人們說,人生在世屈指一算沒有多少年,就應該好好享受,否則,不是白來人世一回嗎?當有人告訴他,宮外正有人密謀造反的時候,他大怒,將來人拖出去殺掉了。所以,當司馬德戡和大臣元禮以及裴虔通的“陰謀”已經盡人皆知的時候,隋煬帝在宮裏居然一無所知。
不過,他似乎又什麼都知道,整日裏膽戰心驚。他為自己備下了毒酒隋煬帝對自己未來的命運恐懼不已,就連睡覺都常常驚醒,身邊要有人安撫才能勉強入睡。他指著自己備下的毒酒對眾妃嬪說:“如果有人進宮造反,你們就先把這些毒酒喝了,朕定尾隨其後,跟你們共赴黃泉。”
有一次,宮殿裏著了火,他驚恐萬分,以為有人造反,就急忙躲進草叢中,直到大火熄滅才戰戰兢兢地出來。後來他對著鏡子像是很欣賞自己地讚歎道:“好頭顱,誰來取?”
公元618年農曆三月的一天,密謀者在黎明帶領軍隊衝進了隋煬帝的宮殿,隋煬帝被吵鬧聲驚起,招來守衛問怎麼回事。守衛回答:“有人謀反。”隋煬帝大驚:“誰?”守衛告訴了他。隋煬帝很吃驚:“我之前怎麼不知道?”守衛回答:“我們早知道。”隋煬帝真想抽這個人一嘴巴:“那你怎麼不早說?”守衛回答:“若是早說,我現在還能站在你麵前嗎?”隋煬帝感歎一回,此時亂兵已經殺到了門口,他立即換了服裝,藏了起來。
但是,宮殿裏到處都是亂軍,他根本藏不住。太陽升起來的時候,他被活捉了。
不久後,他被帶到亂軍中間,亂軍首領宣布他的罪狀,然後下令對他執行死刑-勒死。隋煬帝很不平:“我是皇帝,皇帝就該有皇帝的死法,給我一杯毒酒。”
亂軍沒有答應,用繩子把他活活勒死了。
隋煬帝死時才五十歲,他甚至連一口像樣的棺材都沒有,隻有蕭皇後和宮人把床板拆了,偷偷為他做了一口棺材,將其葬在江都宮的流珠堂下。唐貞觀五年(631年),唐太宗才把他按照帝禮重新埋葬了一回。
身為一國之君,下場竟如此淒慘,他在九泉下,是怨謀反的人還是該怨自己呢?
阿龍辭典 隋煬帝
隋煬帝楊廣(569-618),史上最有名的壞皇帝之一,史上最敗家的“二世主”,他靠陰謀欺騙才當上皇帝。傳說他弑父殺兄,不孝不悌:604年7月,老皇帝楊堅得了重病,在父母麵前一直夾著尾巴做人的楊廣,頓時原形畢露,調戲起父皇的寵妃來。被父皇發覺後,他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勾結大臣楊素毒死了父皇,並派人殺死囚禁中的舊太子-兄長楊勇。
阿龍看熱鬧
人品好比聰明更重要
楊廣是個極聰明的人,因為聰明,他才當上皇帝;因為聰明,他才會玩,把一個好好的隋朝都玩完了。有個教育家曾經感慨:寧要笨學生,不要壞學生。今天的老板也這樣想:笨員工盡量不招,壞員工堅決不能要。笨一點還壞不了什麼事,壞一點可就輕則辦公室雞犬不寧,重則公司都給搞垮。
3、 大掃群雄
既然隋煬帝自己不爭氣,那別人也就不客氣了。有槍都是草頭王,除了李淵這一家子外,其他起來造反的還有很多人:薛舉、李軌、梁師都、王世充、蕭銑、林士弘、劉武周、竇建德……
最先有統一想法的是李淵。他製訂了一個統一全國的計劃:先固關中,東攻中原,最後平定江南。這是一個先找到菜園子然後再去搶劫的策略。當時的關中是全國的政治、經濟、軍事中心,又有關河之險,可攻可守。在攻占了南陽、安陸、荊襄等地後,李淵把關中納入囊中。
關中是塊肥肉,李淵想獨吞,必然有人反對。薛舉、李軌和劉武周如餓狼一樣圍了上來。李淵決定先對付最惡的狼-薛舉。
薛舉據有隴西之地,擁兵13萬,自稱秦帝。在李淵準備把關中當菜園子的時候,薛舉也來爭過,但沒有得到。這一次,他是有備而來,所以,很容易地就在長安城附近的淺水原把唐軍打得哭爹喊娘,正要攻占長安時,李淵的好運氣來了-薛舉突然死了。其子薛仁杲繼位,薛仁杲顯然沒有他爹的手腕。李淵趁此機會派使赴涼州封李軌為涼王,李軌痛快地答應了,反正老薛家跟他又不是親戚,敵人越少越好。薛仁杲受到孤立,在淺水原被李世民擊敗,全軍覆沒。薛仁杲投降,隴西地盡歸李淵。李淵片刻都不想耽誤,用兵力告訴那個想坐山觀虎鬥的李軌,這個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參觀。李軌很快就被活捉,他的河西五郡也被李淵搞到了手。
劉武周可不是那種三下兩下就能打發了的人。他也有統一天下的目標,遠的沒有想好,近的,就是先攻太原。在李淵滅掉李軌不久,劉武周發兵南下,勢如破竹,一直攻進了太原。他又製訂了目標:南下。執行人是他的大將宋金剛。
李淵跟當初進長安時一樣,臨陣退縮,放棄河東。李世民告訴他,如果放棄河東,強盜就會打進咱們的菜園子。於是,李世民領軍渡河與宋金剛對陣於柏壁(今山西新絛西南)。
宋金剛遇到李世民,是他人生的恥辱。他向來好戰,可李世民不給他機會。五個月後,等宋金剛糧草用盡,撤退的時候,李世民招呼他決戰。宋金剛很餓,所以跑得特別快,但李世民追得更快,日行兩百裏,連敗宋軍,斬數萬人。劉武周與宋金剛隻此一戰,鬥誌與能量全無,逃到了突厥,不久被突厥人像殺馬一樣殺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