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黃巢稱霸
公元880年,在潼關進行了一場大戰,交戰雙方分別是黃巢率領的起義軍和曾經南征北討過的唐軍。
起義軍浩浩蕩蕩地壓向潼關時,人數達到了六十萬。當黃巢一出現在戰場上,軍隊裏爆發出震天動地的歡呼聲。士兵們高舉手中的旗幟,氣勢如虹,喊殺聲嚇得唐軍龜縮不出。他們手中的兵器直指唐軍,誓要奪取勝利。黃巢發出號令:“奪潼關,進長安。”士兵們歡呼雀躍,紛紛響應。
這場戰爭的勝負在此刻已經開始見分曉,唐軍都丟盔棄甲,有的跪地討饒,有的四下逃竄,起義軍就這樣憑著浩大的聲勢占領了潼關,往長安而去。這支起義軍是唐代規模最大的一次農民起義,他們的出現沉重打擊了唐王朝,使得這個已近末路的王朝離末日隻有一步之遙。
其首領黃巢是一個十分傳奇的人物,他文武雙全,好打抱不平,在起義之前還參加過朝廷的科舉考試。當時唐朝的政治腐敗不堪,不少有誌的讀書人都得不到重用。黃巢在考了幾次都不中後,就徹底斷了走仕途的念頭。有感於當時的社會動亂、朝廷腐敗,他還曾題詩一首:“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衝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黃巢的雄心抱負並沒有因為仕途不順而放棄,之後他和一個叫王仙芝的人湊在一起販賣私鹽。唐朝末年經濟蕭條,官府定的鹽稅也非常高,鹽價因此飛漲。百姓們都窮得買不起鹽,其中有的人為了逃避官稅,依靠販賣私鹽掙錢。黃巢和王仙芝就是在常年販賣私鹽中慢慢積蓄了力量。終於,在唐僖宗即位的那一年,他們集結了幾千人起來反抗朝廷。
開始的時候,王仙芝帶著起義軍南征北討,嚇得唐軍聞風喪膽。朝廷在無法抵擋的情況下,就派宦官去招降他,許以高官厚祿。
王仙芝一聽有官做,就動了心,忙向朝廷表示願意投效。黃巢知道後,氣急敗壞地跑去找王仙芝,質問道:“我們兄弟當初早有約定,說要一起打天下。現在朝廷不過是給你一個小官做,你就要背棄當初的誓言嗎?兄弟們好不容易有了今天這個局麵,你去做官了,我們這些跟隨你的兄弟怎麼辦?”
王仙芝也有些愧疚,但他仍然想做官,所以就支支吾吾了半天,也不願意表態。黃巢看他一副鬼迷心竅的樣子,氣得衝過去狠狠打了他一頓,又對底下的將士們說:“今日我黃巢在此跟王仙芝恩斷義絕,願意跟我走的弟兄,他日我定不辜負你們,不願意走的就此分道揚鑣吧。”
事後,王仙芝雖然暫時趕跑了朝廷派來招降的人,但黃巢還是和他散夥了。黃巢領著自己的軍隊往東去,邊走邊打,隊伍也越來越壯大了。
就在攻陷潼關的這一年,起義軍浩浩蕩蕩地開進了長安城,黃巢稱帝,國號大齊。軍隊進入長安時,百姓們都興高采烈地夾道歡迎,大將尚讓當眾許諾:“黃王進入長安,是為了你們能安居樂業,我們不會像唐朝的那些皇帝一樣壓迫你們,我等在此承諾,在長安城中一定秋毫不犯。”說完,他還讓手下的將士把一路搶劫來的財物分給長安城中的百姓。
然而,尚讓的這個諾言並沒有兌現。幾天以後,起義軍開始在京城燒殺劫掠,城中百姓惶惶不可終日。黃巢的起義真如他詩中所說,如同萬千菊花在秋天一夜綻放,但任憑它香氣逼人、妖嬈多姿,寒冬一旦到來,失敗也在所難免。
阿龍辭典 唐朝的選拔考試
唐時的公務員考試有兩類,一是每年一次的常科,二是臨時設置的製科。參加考試者必須是國子學、弘文館、崇文館三大學校的學生和通過府試、州試的舉人。最受重視的是常科,科目主要有秀才、明經和進士。製科因為是皇帝臨時性的決定,題目千奇百怪。比如,要到民間選美女,就設一門考試,選拔一批有一定審美能力的人去各地發現美女,稱為“花鳥使”。
阿龍看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