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濟慈在法國勤奮學習,成績優異。此前,法國是不承認中國大學的畢業文憑效力的,從嚴濟慈起,法國才開始承認中國的大學畢業文憑與法國大學畢業文憑具有同等效力。1926年,清華學校改辦大學,又聘請熊慶來去創辦算學係。
他在任清華算學係係主任的9年間,又辛勤培養了一大批在國內外享有盛譽的優秀人才。1930年,他在清華大學當數學係主任時,從學術雜誌上發現了華羅庚的名字。了解到華羅庚的自學經曆和數學才華以後,他毅然打破常規,請當時隻有初中文化程度的19歲的華羅庚來到清華大學學習。在熊慶來的培養下,華羅庚後來成為著名的數學家。
1931年,熊慶來代表中國出席在瑞士蘇黎世召開的世界數學會議。這是中國代表第一次出席國際數學會議。世界數學界的先進行列中,從此有了中國人。會議結束後,熊慶來利用清華規定的五年一次的例假,前往巴黎專攻函數論,於1933年獲得法國國家理科博士學位。他定義的無窮級被國際上稱為“熊氏無窮級”,載入了世界數學史冊。1934年,他返回清華,仍任算學係主任。
翌年,他聘請法國數學家阿達瑪(Hadamard,1865—1963)和美國數學家、“控製論”的奠基人維納(Wiener,1894—1964)來清華講學。1936年,在熊慶來和其他數學界前輩的倡議下,創辦了中國數學會會刊,熊慶來任編輯委員。這個會刊即是現今《數學學報》的前身,可稱是中國的第一個數學學報。
1937年,應雲南省政府之請,熊慶來回到闊別16年的家鄉,擔任雲南大學校長。他與省主席龍雲約法三章:校務行政省政府不加幹預;校長有招聘、解聘教職員之權;學生入學須經考試錄取,不能憑介紹。熊慶來任校長的12年中,雲南大學從原有的3個學院發展到5個學院,共18個係,另附專修班和先修科各3個,為民族培養了大批有用之才,為改變雲南文化落後的狀況做出了重要貢獻。
周恩來於1955年視察雲南大學時,還特別提到這位當時尚在國外的大數學家、大教育家。他說:“熊慶來培養了華羅庚這些具有真才實學的人,我們要尊重他們。”
三、陳建功
陳建功(1893—1971)生於浙江紹興,從小好學,一向是文理兼優的好學生,數學尤其突出。1913年到1929年,陳建功三次東渡日本求學,1929年獲得日本理學博士學位,成為20世紀初留日學生中第一個獲得理學博士學位的中國人,也是在日本獲得這一榮譽的第一個外國科學家。
這件事轟動了日本列島。當時,他的導師藤原教授苦於自己專業領域內缺少日文著作,隻能用英文上課,便委托陳建功用日文寫了一部《三角函數論》,該書既反映了國際最新成果,也包括了陳建功自己的研究心得。他在寫書時首創的許多日文名詞,至今還在使用。藤原教授在慶祝會上說:“我一生以教書為業,沒有多少成就。不過,我有一個中國學生,名叫陳建功,這是我一生的最大光榮。”
1929年,陳建功婉言謝絕了導師留他在日本工作的美意,回到朝思暮想的祖國,眾多大學爭相延聘。浙江大學邵裴之校長請到了這位雄才,並委以數學係主任之職。1931年,在陳建功的建議下,校長請來了中國的第二位日本理學博士蘇步青,接著又請蘇步青擔任數學係主任。他們一起開辦數學討論班,對青年教師和高年級大學生進行嚴格訓練,培養他們的獨立工作和科學研究能力。兩位教授密切合作20餘年,為國家培養了大批人才,逐漸形成了國內外著名的陳、蘇學派。這個學派代表了中國函數論和微分幾何研究的最高水平。
20世紀20到40年代,陳建功的研究工作主要是在三角級數論方麵。早在20年代,由於在三角級數論方麵的卓越貢獻,他已譽滿東瀛。19世紀開始發展起來的傅裏葉分析,起源於對熱傳導問題的研究。到了20世紀20年代,傅裏葉分析的主要部分———三角級數論的研究進入了全盛時期。從那時開始,陳建功就抓住這一當代分析數學發展的主流,從多方麵進行探討,在三角級數的收斂、絕對收斂、求和、絕對求和等問題上做出了很多重要貢獻。值得指出的是,對於傅裏葉分析的研究是經久不息的,至今還有許多重要的研究結果出現,特別是對於R(-∞,∞)上的情況,人們還知之不多。至於傅裏葉分析與哈代空間(Hp空間)、鞅論、多複變函數以及函數逼近論的結合,仍然是繼續發展的方向。因此,我們可以說,陳建功早年所從事的研究課題,如今仍是個重要的數學分支。在三角級數的絕對收斂與絕對求和方麵,陳建功也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早在1928年,他就證明:三角級數絕對收斂的充要條件是它為楊氏(Young)連續函數之傅裏葉級數。同年,G。H。哈代(Hardy,1877—1947)與J。E。李特爾伍德(Littlewood,1885—1977)於德國數學時報上也發表了同一結論,因後者發行廣泛,世人常稱之為哈代—利特爾伍德定理。還其本源,此定理當稱為“陳—哈代—李特爾伍德定理”。陳建功在三角級數的收斂與求和方麵還有許多貢獻,難以一一列舉,但必須指出,他1944年的(C,a)求和的結果推進了哈代—利特爾伍德的定理。
四、蘇步青
蘇步青(1902—2003),中國數學會的發起人之一,擔任過《中國數學會學報》的主編,參與籌建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後又創辦複旦大學數學研究所,創辦雜誌《數學年刊》並任主編。
1902年9月,蘇步青出生在浙江省平陽縣的一個山村裏。
雖然家境清貧,可他父母省吃儉用,無論如何也要供他上學。他在讀初中時,對數學並不感興趣,覺得數學太簡單,一學就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