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 催眠術在我國的發展
催眠術在我國的真正起源和發展,文字記載較少,隻能散見於古籍和寺廟的藏經卷中。
(1)關於催眠術的早期記載
馬維祥教授在其《催眠術》一書中寫道,如唐明皇夜遊月宮的故事就見於《唐逸史》、《仙傳括遺》中:開元中秋節,明皇於宮中玩月,羅公遠奏曰:“陛下莫要至月中否?”乃取杖擲之,化為大橋,其色如銀。請上同登,行至大城闕,曰:“此月宮也。”《初刻拍案驚奇》說唐明皇在月宮中見“廣寒清虛之府”金字匾額一塊,又從宮中仙女處學得《霓裳羽衣曲》一首。這也許是民間傳說,也許是羅公遠施用催眠術至唐明皇出現神奇的幻覺所致。還有周穆王看到西極天國神仙下凡的記載,也可能是催眠後產生幻覺的表現。
我國催眠術的應用也同國外一樣,最早見於寺廟中,神職人員常常運用催眠術來傳教、占卜、驅災。他們不但施用自我催眠,也常運用集體催眠的方法。自我催眠後,看上去好像神靈附體,然後為教徒觀相問吉。對教徒集體催眠後,通過暗示性語言讓教徒聽到佛祖的旨意,看到佛祖的真容,達到使信徒篤信佛祖存在和神靈無所不在的體驗。
(2)對催眠術的係統研究
據說現代意義上的催眠術傳入中國是在20世紀初葉。當時的北京、上海等地都曾有研究和傳授催眠術的專門機構存在。1909年由餘萍客、劉鈺樨等人首先創建了中國心靈俱樂部,後改為中國心靈研究會,開展了心理與催眠術的研究工作,先後出版有關催眠刊物60餘種,如《催眠術》、《電鏡催眠術》、《催眠療病學》、《催眠學問答》等,培訓了大批學員。鼎盛時期研究會成員多達八萬餘人,可以說是我國催眠史上輝煌燦爛的時期。
但同時也出現了濫用催眠術的現象,在群眾中造成了不良影響,使其聲譽急劇下降,甚至受到抨擊,從而阻礙了催眠術的進一步發展,不久即陷入了低潮。新中國成立後,隻有少數醫生為了治病的目的小心翼翼地應用催眠術,但不敢傳授,更談不上推廣了。
(3)催眠術在我國的發展現狀
伴隨中國改革開放的到來,科學技術不斷進步和發展,心理科學受到了應有的重視,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從事這一學科的研究。心理谘詢的興起和心理治療技術的廣泛應用,促使催眠術這一心理治療的重要手段與方法逐漸受到專家學者的重視並開始為來訪者所接受。
今天,人們對催眠術的研究更加深入,催眠暗示的方法更加豐富多樣,熱愛和學習催眠術的人士越來越多,接受催眠的人群更加廣泛,運用催眠術治療各種心身疾病的成功案例層出不窮,催眠術本身所具有的神秘性正在不斷為科學研究和廣泛普及所揭示。
但是必須指出的是,催眠術作為一種心理治療的工具,操作過程具有獨特性,對被催眠者具有控製性,對受術者的影響往往是深刻而長久的,必須引起有關專家學者的足夠重視。一旦運用不當或為心術不正之人所利用,其所帶來的負麵影響甚至傷害將是嚴重的,如果用其從事不法之事,將會因為觸犯法律而受到法律的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