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他弄出來這個鬥蟋蟀的賭場,則是加雜了他當年修得來的這些巫術中的手段,通過這些個手段和門徑,應該是要跟祝由這一脈,還是跟控蟲這一脈,進行比試,那就不得而知了。
二舅姥爺丁海山和嬴逸人這些人聚合在一起,仔細地盤究了這個布袋大和尚這種怪異現象,亦同時之間,說到了,民國的時候,有很多地域的風俗習慣。
說到這塊的時候,二舅姥爺丁海山忽然咧著嘴笑了一笑,這讓在場的幾個人都覺得很奇怪,不知道這個老人家想到了什麼。
二舅姥爺丁海山說,哎呀,你們這些人,哪了解以前的曆史民俗啊。
包括這個傳統文化啊,基本上忘得是一幹二淨了,很多人甚至都沒有接觸過。
就拿我這八岔子門來說吧,幾乎是沒有人問過這名字的由來。
你們知道這八岔子門的由來嗎?
幾個人都搖腦袋,尤其是小嬴祺覺得很是奇怪,說這八岔子門,這不就是最早從金門分出來的嗎,難道還有別的什麼掌故?
二舅姥爺丁海山說,其實啊,這八岔子門啊,最早是從金門中分出來的,這個不假。但是它之所以叫八岔子門,這是跟一段傳統的風俗俚曲是相關的。
風俗俚曲又是什麼?
這讓嬴祺這小腦袋瓜裏麵又多了一重疑問。
二舅姥爺丁海山說道,這風俗俚曲啊,講究的是岔曲兒,是大清朝時候啊,清代宮中深宮消遣最先唱的那種曲兒。
想當年哪,清軍南征的時候,隨軍的騎兵,有人哪就開始哼唱這種單支小曲,這個人叫寶恒,因為他的小名叫小岔,所以有人就管它叫岔曲兒。
一開始,這些岔曲兒基本上都是寫情寫景,多半是頌揚得勝的吉利詞兒,幫將士們壯壯士氣、減減鄉愁,
後來,就學會了主要是唱八喜兒,也就是八岔子曲兒。
這岔曲子講究的是,八字頌。
都是說的喜慶吉利之事。
喜的是汗馬功勞,喜的是天子坐天朝,喜的是金瓜斧朝天凳,喜的是旗鑼扇烏紗帽,喜的是文官體係,喜的是武將拿刀,喜的是吉星高照,喜的是一品當朝。
合在一起,這講究,就是後世傳唱的八岔子曲兒。
後來隔了不久,我們這個八岔子門的老祖,開門立戶,現身了。
也就是說,開山霹靂的第一人,素常裏,也是喜歡這個東西的。
思來想去,將這一門就立為八岔子門。
雖然現在沒有人知道,老祖的真實想法,但是,這一切都是信手拈來的,隨緣。
我們這個八岔子門的老祖宗,想當初,據說是曾經在大清朝當過軍營中的將官,是這樣一個出身,雖然沒有具體的文字記載,說過他的身世如何,但是他是因為喜歡這個,所以說他把這一門啊,就叫做八岔子門的。
這裏頭,有不同的講法講究。
無規矩不成方圓嘛。
此中不一樣的地方,還真的不少。
還間或有很多習慣性的東西藏在裏麵。
但是他弄出來這個鬥蟋蟀的賭場,則是加雜了他當年修得來的這些巫術中的手段,通過這些個手段和門徑,應該是要跟祝由這一脈,還是跟控蟲這一脈,進行比試,那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