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2 / 3)

村黨委分管宣傳的孫海燕給我講過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故事:前年中國民間組織了一個西對金婚老人韓國觀光閉,吳仁寶夫婦作為特約嘉賓被邀參加。這消息被韓國總理得知後,非要見一見吳仁寶。可按照日程安排,吳仁寶他們第二天就要離開韓國。不行,我的國務會議可以停一下,但中國的吳仁寶先生我一定要見一見!韓國總理知道白己預約的會見時間與吳仁寶他們回國的時間發生衝突時如此說。於是唯一吋能的會見時間隻能是在第二天一早吳仁寶他們離開韓國前的那一個小時。為此,韓國總理真的特意停下正在主持的國務會議,專門將兄仁屯接到總理府。韓國總理把能與中國奇人吳仁寶見一見視為不可多得的機會,最後他滿意而開心地與吳仁寶進行了長達幾十分鍾的親切會麵。

正如一位德國政要所言華西村的富裕,讓我們親眼見到了馬克思早在一百年前所暢想的那種共產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的真正富裕。

關於富裕,各個時代和各個國家的人都有不同的理解。不過,所有到過華西村的人通過對這兒的觀光和認識後所產生的富裕概念,通常能得出一個共識,那就是:華西人的富裕確實是真正的富裕,因為它包含丫物質和精神的全方麵。

而這,也正是吳仁寶這位老共產黨人堅守的創富理念。

在華西,你可以在許多地方聽到那些咿呀學語的孩子或者鶴發童顏的老人,不時地振振有詞地背誦著《十富讚歌》:

智能富一一學文練藝成才富勤勞富一愛崗敬業辛勞富節儉富精打細算聚財富守法富遵紀守法健康富守信富—洛守信用客多富團結富家族和睦同心富幫帶富鄰裏相親互助富育才富一育好後代子孫富集體富鞏固集體共同富愛國富國家強盛安定富

吳仁寶絕對是個田野學問家,他的語言概括能力和表述能力堪稱大師。農民喜歡他編寫的這些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的順口溜。與《十富讚歌》相配的還有他親自編寫的《十窮戒詞》:逐漸窮多因放蕩不經營容易窮家有錢財手頭鬆懶惰窮朝朝睡到曰頭紅無才窮一不學無術人無用心散窮家族不和常內攻受騙窮不識良朋錢騙窮違法窮違法貪財進牢籠無度窮浪吃浪用山要空失算窮一算計不好一世窮三害窮嫖賭吸毒徹底窮。不難看出,今日華西村的富裕,是建立在旲仁寶按照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砰論和三個代表及科學發展觀的基礎上,具有鮮明的中國社會主義新農村特色的富裕理念。艱苦奮鬥,團結歸,服從分配,實績到位這十六個字,是華西人用幾十年創業的艱難曆程,從尤所有到創下今天天下第一的輝煌歲月中凝聚出的華西精神的核心內容。這十六個字集中體現了華西人的人生觀價值觀,足建立窩裕華西的根基所在。

早在午西村脫貧的上世紀七十年代,吳仁寶就以共產黨人的遠大目光和唯物主義者的胸懷告誡那些趨富裕的農民兄弟姐妹們:人早晚要死,中前積累再多的物質財富對死者來說毫無意義。因此人活著的時候,我們人人都有權利爭取生活得更好些。但再好的生活也總是有限的,所以大家在一邊創富和享福的同時要有三不忘精神,即不忘聞家、小忘集體、小忘左鄰右舍。正是基於這種富裕理念,吳仁寶才把他心中期望的,閩農說的幸福、富裕人生觀一人富了不算富,全村益才算富的思想深深地烙印在每一個華西人的心目中。華西人也閃此有了靠艱苦創業、靠勤勞儉用、靠知識才能、靠誠信守法獲得富裕的基本行為準則:毎毎參觀者看到華兩人擁有巨大財富、又過著無比幸福富裕且太平的好子時,總有些解不開的謎要討教吳仁寶:為什麼也有個別地方、個別人的財富比華西人更多,可那兒的社會風氣異常惡劣,有錢人也不能過安穩的戶?這時的吳仁寶總會笑眯眯地告訴友人一一個秘密:閃為華兩村沒有暴發戶,沒有貧困戶,隻有家家戶戶富。

這個秘密聽來簡中,其實折射的內涵無比豐富。這也是吳仁寶一生追求為拔造福的棊點,即社會主義的真下:富裕必定是共同的富裕,共產黨人要實現執政為民的最終目標就必須讓所有的人民都富裕起來。時人民要實現自身的富裕與幸福,則需要建立在兩個基本點上:領導人民的黨員幹部們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和民眾百姓自身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華西村之所以了不起,他們恰恰是在這兩個基本點十:實現了統一和一致。在我看來,吳仁寶用近五十年時間所創造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天下第一村,其最有價值的並非是村民們人人都在亨受的洋別墅、百萬年薪、綠水青山、金塔觀景,而是他精心培育和製造的華

西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亦可稱其為華西人的幸福富裕觀。

這是吳仁寶最具魅力的地方。

這是吳仁寶作為一名共產黨人忠實履行黨性的最具魅力的地方。

這是旲仁寶作為一個當代農民政治家可能實現一生輝煌的最完美的地方。

任何一位偉人的偉大之處,在於他們不僅能提出偉大的設想,更在於他們把這種正確的設想變成現實。吳仁寶是普通人,一位個頭不足一米七的普通農民,怛他又是一位偉人,一位將馬克思、列寧、毛澤東、鄧小平等領袖們倡導的社會主義學說和共產主義理想,得以在華西村實踐並走向成功而在新世紀的這幾年裏,他把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及科學發展觀的思想運用於華西村的發展實踐之中,甚至達到了近乎盡善盡美的境界!

毛澤東說過:中國的問題,是教育農民的問題。我補一句:誰把中國的農民問題徹底解決,誰就是中圍最偉人的人。

毛澤東的偉大在幹他把中國苦難的農民帶到了當家做主的新中國。

鄧小平的偉大在於他把當家做主的中國農民帶到了如何走社會主義的正確軌道。

華西村的農民並不多,但他們走過的路就是所有中國農民都將要走的路。現在的華西村農民解決了今後幾十年裏中國九億農民需要解決的問題,我㈥此有理由這樣稱道吳仁寶:他同樣是位了不起的偉人!

你信與不信無關緊要,假如你有機會到華西走一走,再跟華西的農民們暢談暢談,或者有機會在那兒生活一段時間,那時你再重新檢驗一下我的話或許並非言過其實。

華西人形成的一整套幸福概念和富裕理念,是建立在吳仁寶幾十年始終如一地堅持對農民們進行務實的不懈的思想教育之中。

比如他首創的華西村精神文明開發公司,專司全村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職責,將教育農民的精神活動與抓經濟中心工作齊頭並進,在村委上作中建立和形成了兩個拳頭都硬的長效機製;

比如他親自擔任藝術指導的平西村藝術團,幾十名隊員全是專業演員,每年在華西村演出場次達300場以十七黨的方針政策和村裏的思想政治教育,在這裏就是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說唱彈拉形式和生動活潑的表演,被灌輸到了百姓腦海裏和日常的生活中……

曾經有位研究中㈤農民曆史的學者說過:中國的農民可以創造曆史的輝煌,但中圍的農民卻很難創造長時間的輝煌曆史;中國農民可以依靠智慧和勤奮獲得財富,卻難於讓財富變成永遠的幸福與富裕。吳:寶也許沒有讀過這位曆史學家的著作,倂吳仁寶卻問樣懂得中國農民的優點和弱點。因此他認為:要讓富裕了的農民能夠保持長久的幸福、富裕和安定的生活,最關鍵的是讓他們不僅門袋富,更重要的是要上他們腦袋富。

門袋富和腦袋富,是吳仁寶創造的中國農民兩富理論,也是他在華西村成為天下第一村後始終高舉的執政航標。

口袋不富,就別談腦袋富。口袋富才有腦袋富的基礎。而腦袋富了,口袋才能永遠的富。門袋和腦袋一齊富,中國農民們在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上才能不斷朝著小康、中康和大康的目標步步登高。聽吳仁寶的兩富論,就像聽一位大師的竹學課。

腦袋富,構逑的其實就是精神世界。吳仁寶構建的華西農民的梢神讓界,是以六愛為準繩。這六愛是:愛黨愛國愛華西,愛親愛友愛自己。這六愛看則平常,但細細品味,內涵深刻而精粹,它包含廣吳仁寶這位老共產黨人多少思想與智慧的冶煉過程!

華西村的農民不是天生比別的農民崇高,他們也有農民頭腦中傳統的陳習陋規。當經過艱苦創業後華村富裕起來時,村裏就有人曾經公開稱我是華西的太陽、華西的救星。我發現後立即嚴肅地批評和告誡大家:我吳仁寶算什麼?我吳仁寶僅僅是下了黨教育我應該做的那一點貢獻而巳!華西的一切,包括我吳仁寶的一切,都是靠的中國共產黨。而且我反複告訴村民們,沒有共產黨,我吳仁寶這幾一年隻會改一個字,那就是當年我是放牛娃,現在我是放牛翁。我之所以這樣告訴村尻,就是讓人家在任何時候都不要忘了華西村所取得的任何一點進步、積累的任何一點財富,都是在黨的領導下實現和成功的。新中國的農民要實現真止的永遠的幸福和富裕,就必須把愛黨放在首位,它也是我們所倡導的六愛的靈魂與核心。旲仁寶堅定而有力地揮動著拳頭,我看到在他身後是一麵閃閃發光的紅色黨旗……那黨旗,在這位老共產黨人心目中是一個不可動搖的信仰;這信仰,在0久天長的—次次雨露滋潤下成為每一個華西村民心目中的信仰!

於是,愛國,也就變得自然了。任何一個民族的百姓如果不愛國,就不吋能獲得應有的幸福和富裕。因為華西人最明白:他們創造的所有財富與這個國家和民族的命運是始終關聯在一起的。沒有大家的安寧與美好,何來小家的歡笑與歌聲?

不用說,愛華西是華西人自己的本分,一個不愛華西的人怎能成為華西人?華西村從吳仁寶這一代起,愛華西成為每一個村民們凝聚團結戰鬥的力量源泉和同心同德奔富裕生活的精神支撐。吳仁寶告訴我,他如今快八十歲了,他現在越發最滿意的一件事是:村上走出去上大學、出國留學的年輕人,無一例外的全都回到了華西。我們華西村賺得最大的買賣一是我們培養了自己的一代大學生、留學生,結果他們現在學業完成後不僅自己回到了村裏,而且大多數還帶回了一個……吳仁寶說的是這些華西村年輕人,他們在冋到村子時,也將同樣高學曆的未婚妻、未婚夫或者已經是愛人的另一半也一起帶了回來。

你說是不是我們賺大了?吳仁寶對此實在喜形於色。

正是這種充滿感情和希望的愛華西教育的深人人心和廣為傳播,如今從全國各地,往華西村的金鳳凰大學生達2000餘人,而且每天每月仍有數不清的金風凰工向這裏……華西正是依靠這些本地長大的和外麵飛來的金鳳凰,在充滿希鉭和活力的快速道上朝著多元的、現代的、健康的、科學的發展方向越走越快,實力提升得越來越快

外國人弄不懂我們華西村的農民為什麼有那麼多的高水平、掌握先進科學技術和生產經營管理本領的人才?他們哪裏知道,我們今天的華西村民早已不是那些隻會挑擔鋤草、隻會麵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了,他們有北大清華的名牌大學畢業生,有留學日本、德國回來的碩士專家……拿我們的外貿公司來說,再分之九十的工作人員都是大學以上的水準,別看他們人在我們田野裏的村莊,可他們每天的工作是通過網絡和電訊與世界各地聯在一起呢!在去新建的一排總統別墅的路上,吳仁寶指著從他身邊走過的一群朝氣蓬勃的年輕人對我說。就在這時,我遇見了華西村的郭風蓮一一趙毛妹。這位曾經與吳仁寶並肩戰鬥叱吒風雲的鐵姑娘隊隊氏,現在已經到了華西村民退休的年齡女50歲,可趙毛妹說她身體好,所以還在村裏的旅遊公司幫忙。老書記對我們這些參加創業的老一代村民特別照顧,退休發一份全工資,你如果身體好,還吋以反聘到村集團公司某個單位做點事。我在仟時抓過旅遊公司,所以現在還在那兒幹點事。你是北京來的,聽聽我的外語怎麼樣快言快語的趙毛妹嘰裏咕嚕立即從口中葉出一串旅遊英語。

比起村上的人,我算差的呢!趙毛妹說。

我相信她的話,閃為吳仁寶對村民的文化教育和素質提高,從六十年代他剛當村支書那會兒就已經十分敢視。而當華西村富裕後,他把1抓村民知識教眘的提高納人到了愛華西的重要內容。孩子從小學1到中學實行的是全免費教育,村民和老人可以參加各種培訓班和業餘學校。所以現在的華西村民能說外語、冷不丁拿出個留學畢業證書給你看苕,培太自然的事。

我還知道,吳仁寶從八十年代初開始當第一位外來工進入華丙村後,他就把愛華西的教育,擴展到凡是在華西村工作的所有人。我們華西村沒苻打工仔、打工妹一說,我們有句話很流行:到了華西村,就是華西人。當年懷揣300元盤纏來華西打工的小青年,如今已經是華丙村黨委副書記、年薪和獎金能拿150多萬元的孫海燕談起這方麵的事,格外激動:在我們華西的外地務工者,可能是全世界最幸福的,因為老書記從來不把他們看作是外人,他也要求華西村所有的村民都要像對待自己的家人一樣對待這些外來務工者。每年在我們華西最熱鬧的一次活動是由老書記主持的。丁張桌、萬人宴。顧名思義,就是我們要擺上一下張桌、由一萬人參加的大宴會。那場麵確實氣派,確實熱鬧,也確實感人。一千多張桌子啊,一兩萬在我們這兒的務工者參加的宴會!想想看,國家總理所主持的國宴才有多少人嘛!孫海燕說你何作家要是有機會參加一下華西村的萬人宴,一定會產生不同凡響的靈感。後來我看到紀錄萬人宴的照片,其場麵確實壯觀。

有個數據告訴我,現在在華西村作的外地人達兩萬多,他們同樣以愛華西的精神為華西創造更加富裕的新華西,同時也每年從華西村賺回;一二個多億的工錢。

在吳仁寶口中,經常能聽到他講的一則非常有趣的華西村買官的故事:說的是一個叫楊永昌的人,此人原來不是華西村人,千個體戶,腦子靈活,經營能力和經背效益都不錯。到華西村前,每年自己已經能盈利00多萬元了,在當地也算個有點名氣的小老板。1997年楊永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