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房間後重新打量四周,隻看到一片狼藉。剛剛還置身其中聽著音樂感悟神之哲學的房間,此時就變成了垃圾堆。食物殘渣、CD盒與脫下的襪子散落在這個“棺槨”的各處。睡著的遠藤剛和桐畑小百合相擁滾到了一邊,萬幸兩人還是穿著衣服的。
箱子一打開,他們兩人立刻跳起來湊到近前。裏麵放著的應該是老家自產的大米,另外還塞滿了點心與杯麵,仿佛在自我嘲諷“米這種東西便利店也有賣,根本不用特意寄啦”一般。我們三人把箱子翻了個底朝天,才發現最下麵有一樣用報紙仔細包裹著的東西。
“什麼啊?”
遠藤剛拿過去剝開報紙,裏麵露出一個髒兮兮的墨水瓶。梯形的瓶身,上麵有一個小蓋子,不但瓶子本身髒兮兮的,連上麵貼的商品標簽都帶著一些汙跡,感覺已經用了很久的樣子。
“自你爸爸離去已經七年了……”
桐畑小百合不知何時翻出媽媽附在箱中的信,並且讀了起來。我連忙從她手中把信搶過來。
在我十一歲時突然失蹤的爸爸,終於於前幾日成為正式書麵上的死人,所以媽媽寫這封信來知會我一聲。
“這墨水瓶是怎麼回事?”遠藤剛搖著瓶子問道。
“我爸的遺物。”
我向他們說明了一下信裏的內容。我爸爸原本是地方報社的編輯記者,箱子裏放的就是他常用的墨水瓶,裏麵還剩了不少墨水,所以媽媽把這當作爸爸的死亡紀念品送給了我。
“墨水瓶是你爸爸從一位他非常尊敬的女作家那裏得來的,他一直非常愛惜地使用。我想今後還是放在你身邊吧。”
我把窗戶打開,將墨水瓶扔進了眼前的一片田地中。
“你討厭爸爸嗎?”桐畑小百合問。
“他腦子有病。”
我關上窗戶,假裝看不見田裏的墨水瓶。又過了兩個小時,視覺上的變化才逐漸消失,然而肌肉裏還殘留著麻麻的感覺,以及些許頭疼,不知道又死了多少腦細胞。我們三個人那天都沒有去大學上課。他們兩個是在第二天早上回去的。
房間裏就剩我一人之後,首要的事情當然是打掃。沒什麼東西,打掃起來也非常輕鬆。打開窗戶換空氣的時候,我又看到了那個扔在田裏的墨水瓶。如果被田地的主人知道是我順窗戶扔出去的,一定會大動肝火。這樣一想,不由得害怕起來。我討厭爸爸沒錯,但更討厭惹怒別人。
我把墨水瓶撿了回來,扔在房間的角落裏。之後我看了看電視,吃了泡麵,盤腿在屋子裏坐了會兒。但無論幹什麼,那個墨水瓶總會出現在我的餘光中,讓我心慌意亂。真麻煩。
回到房間後重新打量四周,隻看到一片狼藉。剛剛還置身其中聽著音樂感悟神之哲學的房間,此時就變成了垃圾堆。食物殘渣、CD盒與脫下的襪子散落在這個“棺槨”的各處。睡著的遠藤剛和桐畑小百合相擁滾到了一邊,萬幸兩人還是穿著衣服的。
箱子一打開,他們兩人立刻跳起來湊到近前。裏麵放著的應該是老家自產的大米,另外還塞滿了點心與杯麵,仿佛在自我嘲諷“米這種東西便利店也有賣,根本不用特意寄啦”一般。我們三人把箱子翻了個底朝天,才發現最下麵有一樣用報紙仔細包裹著的東西。
“什麼啊?”
遠藤剛拿過去剝開報紙,裏麵露出一個髒兮兮的墨水瓶。梯形的瓶身,上麵有一個小蓋子,不但瓶子本身髒兮兮的,連上麵貼的商品標簽都帶著一些汙跡,感覺已經用了很久的樣子。
“自你爸爸離去已經七年了……”
桐畑小百合不知何時翻出媽媽附在箱中的信,並且讀了起來。我連忙從她手中把信搶過來。
在我十一歲時突然失蹤的爸爸,終於於前幾日成為正式書麵上的死人,所以媽媽寫這封信來知會我一聲。
“這墨水瓶是怎麼回事?”遠藤剛搖著瓶子問道。
“我爸的遺物。”
我向他們說明了一下信裏的內容。我爸爸原本是地方報社的編輯記者,箱子裏放的就是他常用的墨水瓶,裏麵還剩了不少墨水,所以媽媽把這當作爸爸的死亡紀念品送給了我。
“墨水瓶是你爸爸從一位他非常尊敬的女作家那裏得來的,他一直非常愛惜地使用。我想今後還是放在你身邊吧。”
我把窗戶打開,將墨水瓶扔進了眼前的一片田地中。
“你討厭爸爸嗎?”桐畑小百合問。
“他腦子有病。”
我關上窗戶,假裝看不見田裏的墨水瓶。又過了兩個小時,視覺上的變化才逐漸消失,然而肌肉裏還殘留著麻麻的感覺,以及些許頭疼,不知道又死了多少腦細胞。我們三個人那天都沒有去大學上課。他們兩個是在第二天早上回去的。
房間裏就剩我一人之後,首要的事情當然是打掃。沒什麼東西,打掃起來也非常輕鬆。打開窗戶換空氣的時候,我又看到了那個扔在田裏的墨水瓶。如果被田地的主人知道是我順窗戶扔出去的,一定會大動肝火。這樣一想,不由得害怕起來。我討厭爸爸沒錯,但更討厭惹怒別人。
我把墨水瓶撿了回來,扔在房間的角落裏。之後我看了看電視,吃了泡麵,盤腿在屋子裏坐了會兒。但無論幹什麼,那個墨水瓶總會出現在我的餘光中,讓我心慌意亂。真麻煩。
本想扔進垃圾桶算了,可拿在手裏又突然想到連瓶蓋都還沒打開過呢,於是擰開瓶蓋往裏麵看裝著半瓶左右的黑色液體。機會難得,不如用這液體寫點兒什麼。然而我的房間既沒有毛筆也沒有鋼筆,還是去大學的小賣部買一支回來吧。買了漫畫家用的那種鋼筆頭和筆杆,回家後組裝在一起。這就是我的筆。把筆尖插進墨水瓶,浸入其中的液體內。在筆記本的空白處開始寫字。感覺很好。想想這麼難得還是應該寫點兒有意義的東西,於是我打算寫日記。第二天又去鎮上的文具店買了日記本—一個封麵意外高檔的上等日記本。可是買好日記本反而更加糾結了。這麼好看的日記本往房間裏一放簡直慘不忍睹,畢竟我的房間鋪的是榻榻米。為此我買了書擋,就是那種兩個一套從兩側夾住書防止書本倒下的東西。如此一來,日記本就在房間角落裏立住了。可是書擋這玩意兒不放幾本書的話也是不像樣的。好死不死我買的還是那種靠書的重量來固定的類型,所以隻有一個日記本的話連立住書擋都做不到。怎麼辦呢?對了!為了固定書擋,我去買幾本書回來吧!於是我又去書店買了幾本像樣的書。讀書這件事完全不在我的能力範圍內,所以也不知道該買什麼書好,隻能向書店的店員谘詢:“請問,我該買點兒什麼書好?最好是書脊好看點兒的……”店員麵對我也是一臉困惑。最後買了幾本精裝書回家跟日記本並排放在一起,看著像模像樣的,總算讓我滿足了。然而幾天之後又開始覺得惴惴不安起來。一看到和日記本並列擺放的那幾本書,就覺得它們仿佛在譴責我一般:“明明都把我們買回來了,你卻看都不看我們一眼。”似乎有這樣的責難氣息從書脊中散發出來。書本們的哀歎聲此起彼伏。“可、可是我從來也沒讀過書啊。”我用這種一聽就是借口的話向它們解釋,它們自然是不接受的。百般無奈,我隻能拿起日記本旁邊的一本書。我這樣的人真的能讀書嗎?讀書那種事不是大人才能做的嗎?我隻有十八歲啊。我真的能看完這本全是字的書嗎?滿懷不安之情的我還是翻開了第一頁,並且就這樣讀了整整一晚。讀書真是有趣。平安讀完第一本的我忍不住繼續啃起了第二本、第三本,不知不覺就養成了讀書的習慣。書擋內的書全部看完的時候,我又去了一趟書店。之前一起玩的遠藤剛和桐畑小百合都對我的變化感到恐懼。在他們看來,我是腦子有病了。為了不惜一切讓我回到以前的狀態,他們從網上買了各種藥丸給我,而我把那些藥都扔了。我進入了沉迷於讀書的時期。做那種事不就耽誤讀書了嗎?這段時間,藥物的存在對我來說已經非常淡了,當初誤飲留下的感覺隻存在於記憶中而再不會去碰實物了。於是,在日複一日的閱讀中,夾在兩個書擋中間的書從房間的一個牆角逐漸延伸到了另一個牆角。什麼嘛,這樣一來不用書擋,光靠牆壁也能夾住書了呀。即使如此,書籍還在持續不斷地增加。書脊排成的隊列已經繞屋一圈,並且開始搭建第二圈,在房間裏畫起了螺旋。這終於讓我下定決心買個書架了。去家具城逛一圈還真找到了不錯的書架,價格適中又能放不少書,正合我意。我當即買下,讓店鋪送貨上門。書架送到的時候正值我那各種曠課的大學一年級課程全部結束、學校開始放長假的時候。我立刻擺好書架,把書本都碼放上去。各種各樣排列在一起的書脊令我心曠神怡,然而沒過多久便又滋生出了另一種不滿。無論書架還是上麵排列的書脊都非常完美,而我的房間相比之下就顯得無比寒酸。畢竟是房齡三十年的老公寓了,房租低廉的代價就是老舊的榻榻米處處塌陷,開裂的牆壁也到了必須翻修的地步。所以我下定決心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尋找合適的房子搬家。搬進新家、躺在木質的地板上,內心感受就隻有一個“爽”字。書櫃被放置在房間裏最為般配的角落,連幫我搬家的小哥們兒都忍不住讚歎牆壁的顏色跟書架非常契合。那是當然了。我就是以襯托書架為前提找的房子啊。綜上所述,我在新家裏開始了以閱讀為主的生活,而這種充實感僅僅持續了一周。難得搬進了這麼好的房子,家具卻還是隻有書架、老舊電視、錄像機和睡袋。桐畑小百合說過的像棺材一樣的狀態還在持續。可就算我想置辦些家具,也已經沒有存款了。本來就是全靠媽媽給的錢過活,搬家之後必然分文不剩。於是我開始打工。最初一段時間是為了買床,在便利店做收銀,給麵包和點心上貨,碼架子上的便當。後來為了買冰箱和桌椅又做起了家教。這幾年的中學生真是聰明啊,我這才發現自己連因數分解都忘了。當室內接二連三地被家具填滿,終於創造出了真正令人神清氣爽的空間,甚至在床旁邊還放著書桌,有人居住其中的生活感撲麵而來。而且每一件家具都與房間如此契合,無論從哪個角度觀察房間都是如此美妙。不過家具齊整了,自然就會讓人想要使用它們。往書桌前的椅子上一坐,竟然對學習產生了欲望。難得買回來一張書桌,如果不用來學習那也太浪費了。而且當家教的時候回答不上學生的問題也讓我很不好意思,這麼一想,我便開始複習高中的學業,同時也開始預習大學的講義。想不到竟會如此有趣,曾經讓我深惡痛絕的學習竟然也成了一種娛樂。我不但積極對待大學講義,還硬拉著遠藤剛與桐畑小百合一起去上課。起先兩人也是煩得不行,完全學不下去,在我將所學的知識熱心傳授給他們之後,那兩人體內學習的欲望也像覺醒了似的,開始主動向老師提問了。“我說,這該不會是誰的夢吧?或者是我的幻覺?”在我房間裏一起複習準備期中考試的時候,桐畑小百合感歎道。這當然不是在做夢,也不是服藥後的幻覺,我們隻是因為某種契機產生了變化。在上過關於進化論的課程之後,我們三個人共同執筆寫了一篇關於“唯實論”與“唯名論”的論文,還獲得了教授的好評。在此無法詳述論文的內容,大致來說就是關於猿類到底是在什麼時候的哪個階段進化為人類的。就拿猿類和人類在DNA上存在的些許差異來舉例吧。DNA由四種單體組成,分別是腺嘌呤脫氧核苷酸、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鳥嘌呤脫氧核苷酸、胞嘧啶脫氧核苷酸,這四種在書麵上通常用字母代寫為:A、T、G、C。無論是我們的體內,還是貓狗的體內,都潛伏著AAGTATTGCCTGATACGCATC這樣的雙螺旋長鏈。正是這種ATGC鏈決定了生物在身體構造上的差異。人類之所以成長為人類,猿猴之所以成長為猿猴,全部取決於這四個字母以何種順序排列。這四個字母也可以說是四個記號。我們的身體便是被記號的排序所掌控。然而這就產生了問題。曆史上在某個時間點發生了什麼,讓猿類的DNA序列變成了現在人類的DNA序列?在此,我們如果把猿類定義為“擁有猿類DNA序列的生物”,把人類定義為“擁有人類DNA序列的生物”,那麼便不存在“猿類與人類的中間環節”這種東西。比如我們假定猿類的DNA序列中一部分是“ATGCAT”,而人類的是“ATGCTA”,那中間能有什麼?不就沒有所謂的中間了嗎?有的隻是數字式的不同,即0和1的差別,而很難定義出一個模擬式的中間環節。如果DNA序列決定生物的種類,那麼從猿變化到人隻是一瞬間的事。猿類成為人類僅需一夜之間,某隻猿類媽媽就會生下人類寶寶,隨後是人類漫長、傲慢、孤獨的旅程。雖然細節上可能並非如此,但看起來就是這樣。關於猿類與人類的中間環節在哪裏的討論,古往今來從沒有停止過,隻是眼下大學學業即將結束,要開始找工作了,我也就不再去想這些。而在找工作期間,我偶然整理書架時又發現了那本日記。讓人驚訝的是我這幾年竟然把這本日記忘得一幹二淨。翻開日記也隻有什麼都沒寫的一頁頁白紙,於是我使勁兒回憶當初是為了什麼買的這個日記本,終於想起了墨水瓶和鋼筆的事。是啊,父親的遺物墨水瓶放到哪裏去了?翻找一通,終於在一個搬家時放雜物的紙箱裏發現了它。真是的,我都在幹什麼啊?於是我立刻開始寫起了日記,繼而發現這件事如此有趣。日常找工作麵試和準備材料這些事寫進日記裏就感覺特別踏實。書寫文字,編織語言,逐字逐句地看著自己記錄的內容,就仿佛在看鏡子中的自己一般令人羞愧。鋼筆尖流暢的觸感,搭配父親遺留下來的墨水順滑的質地,感覺如此美妙。而且從記日記開始,我在日常生活中也不由得時常自省起來,比如接到公司的麵試通知趕往會場時,在路邊看到了哭著說找不到家的小孩,就怎麼也做不到裝沒看見直接走開。“今天,我對迷路的小孩視而不見。因為如果幫了那孩子,麵試就要遲到了。”這種事怎麼能寫進日記裏?將來讀到這篇日記的時候會對自己非常失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