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的未了情:一生長痛是柳枝(2 / 2)

那一年,柳枝芳齡十七歲,珠圓玉潤;那一年李商隱二十三歲,風度翩翩。兩人在柳樹下私訂了終身,柳枝約好三天後將焚香恭迎李商隱上門提親:“三天後小女子焚香以待,請公子如期到來。”詩人欣然答應了柳枝的邀請,三日內魂不守舍,期待著與柳枝的相會。

或許兩人命中注定有緣無份,與李商隱一同赴長安城趕考的哥們,出於羨慕妒忌恨,竟然惡作劇地將李商隱的行囊先行帶到長安去了。行囊中有李商隱很重要的物件,包括有李商隱的臥裝(內衣內褲及睡衣)全帶到長安去了,迫使他不得暫時放下兒女情懷,急匆匆追往長安而去。李商隱因這一追,硬生生錯過了與柳枝山盟海誓的約會。柳枝等來等去等成了一場空,暗自傷心不已。

那年的冬天,李讓山冒著第一場雪趕到長安,告訴李商隱,迫於壓力,柳枝已被關東的一位掌握地方軍政大權的長官東諸侯娶為姬妾了。

李商隱聞訊後悔不迭,肝腸寸斷。殘酷的事實擺在麵前,他隻能抱怨造化弄人,讓有情人不得成眷屬。在深切的痛苦和自責中,李商隱一連作了五首《柳枝詩》,並請李讓山題在柳枝的舊居牆上,寄托傷感和懷戀之意。

五首詩皆寫得哀婉動人,表達了詩人對柳枝的思念之情,同時還有為柳枝的命運而擔憂,並為自己不能與她百年好合,感到此恨綿綿無盡期的悲痛。

花房與蜜脾,蜂雄蛺蝶雌。

同時不同類,那複更相思?

本是丁香樹,春條結始生。

玉作彈棋局,中心亦不平。

嘉瓜引蔓長,碧玉冰寒漿。

東陵雖五色,不忍值牙香。

柳枝井上蟠,蓮葉浦中幹。

錦鱗與繡羽,水陸有傷殘。

畫屏繡步障,物物自成雙。

如何湖上望,隻是見鴛鴦。

——李商隱《柳枝詩》

柳枝五首展示了李商隱對柳枝的懷戀之意,第三首中前二句讚美柳枝的美貌和聰慧,下二句說她雖然這般美妙,自己卻“不忍”對她輕薄。第四首以以珍貴的魚鳥來比喻美慧的柳枝遭受關東豪強的摧殘,深深為她的命運擔憂,也許,如果不是那次爽約,柳枝的命運不至於如此。第五首感歎世間有許多美好事物能成雙作對,而自己卻不能,柳枝渺然不知所蹤,是糾結在李商隱心中不可觸摸的痛楚。

自古以來,大都是癡情女子薄情郎,李商隱可以把失戀的悲痛埋藏心裏,然後再去愛別的女人。而性情剛烈的柳枝不能,她的心中除了李商隱,絕不能再容納天下任何一個男人。洞房花燭之夜,柳枝誓死為李商隱守身,不願與夫婿同床共枕。她用剪刀將裙角剪斷,以決絕的行為向夫婿表明,她的心靈和身體隻能屬於李商隱,無人能夠取代。身為地方最高行政長官的夫婿大發雷霆之怒,卻拿不怕死的柳枝沒辦法。為了懲戒和報複,有名無實的夫婿當夜就把將柳枝打入冷宮,禁閉在一座偏僻的小別苑裏,還勒令柳枝終生不得與任何男性見麵。

朝如青絲暮成雪的傳說,再次在柳枝的身上得到證實。對情郎的無盡思念,終於在被禁閉的當天夜裏,集中爆發:刻骨銘心的思念耗盡了柳枝全部的心力,像梁羽生武俠小說《白發魔女傳》中的練霓裳一樣,滿頭青絲一夜變霜雪,紅顏未老頭先白!此後,柳枝在禁閉生涯中度過無數個思念李商隱的白天黑夜,終於在二十八歲那年冬天,帶著李商隱所有的詩集,含恨離開了這個讓她抱恨終天的悲情人世。

就這樣,李商隱錯過了他初戀的姑娘。專家考證,在李商隱的年表中有兩次到江浙的經曆,而這兩次經曆意圖不明,一直讓人迷惑並猜測,是不是與柳枝有關呢?後人考證,柳枝因為執意不從,不肯做小妾,又被輾轉賣到湘楚之地的花街柳巷做了妓女。

李商隱曾經數次去江浙尋訪,也許是希望找到柳枝替她贖身吧。有情人錯肩而過已屬無奈,還要眼睜睜地看著心愛的姑娘淪落風塵,是何等痛入骨髓的心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