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自己選老師的學校(1 / 1)

可以自己選老師的學校

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亞的西部郊區,有一所叫利雅得的學校,學校名不見經傳,但最近卻暴出了驚天的消息:這所學校別出心裁地推出了“學生可以選擇老師”的製度。這樣的製度,在世界上尚屬首次,因此,吸引了整個巴西乃至世界的眼球。

利雅得學校興建於20世紀60年代,曆史悠久,但由於管理不當,加上幾任領導的不作為,到了2010年,學校已經瀕臨倒閉的邊緣,老師隻剩下老態龍鍾者,學生也是學習最差者。偌大的教學樓,門可羅雀。

新任校長霍地先生十分頭疼,這是政府對他的信任與考驗,如果在兩年任期內,無法扭轉這種尷尬的局麵,這所學校將麵臨關閉的風險,屆時,這兒的土地將被賣給開發商,也許用不了幾年,朗朗的讀書聲便會被如林的經濟大潮所淹沒。

霍地的家就在這兒,因此,當他被任命到此地時,他並沒有做過多的考慮,隻是一門心思地想著如何使百年名校發揚光大,但到達現場時,才發現自己的感覺全是錯誤的——他有些後悔,但已經無濟於事。

霍地召開了全校老師會議,按照標準,學校應到老師120人,實到老師才20餘人,一些老教師如數家珍地向新校長介紹著學校過去的輝煌曆史,說到痛處,現場一片啜泣聲。霍地鼓勵大家振作起來,相信通過大家的努力,一定可以扭轉這種局麵。

要想招到學生,必須要有好老師,霍地在當地媒體貼了廣告,給出了豐富的待遇,老師們應征者無數。由於政府的幹預,加上學校教育有回暖的跡象,一些學生家長嚐試著將孩子轉回了利雅得學校。

霍地經過認真地思索後,製定出了“學生可以選擇老師的製度”,定期對老師進行考核、選舉,在這兒,學生們說了算,對於學生們提出的意見,老師們必須認真傾聽,有選擇性地接受,實在是無理取鬧者,便可以直接交給學校教導處進行處理,老師無權決定學生的去留。

當地議員與群眾對此事褒貶不一,認為不一定可以提高教學質量,但霍地校長卻固執己見。

由於特立獨行的教學風格,加上校長的平易近人,學校的生員不斷增加,到了2012年,學校已經擁有師生2000餘人,2013年,利雅得學校參加了巴西名校競選活動,在全國2000多家中小學校中,奪得了第7名的殊榮,徹底扭轉了原有的困境,霍地校長也因為製定了與眾不同的校規和采取特殊的教育模式,而受到了巴西總統羅塞夫的接見。

媒體應約參觀了利雅得學校,看到了這樣的情景,一名剛剛被學生否決的老師,不得不從教育崗位上下來,去學校的後勤處工作,另外一名優秀的老師已經頂替了他的位置。

利雅得學校的校規是:學生可以選擇自己的老師,學生與老師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