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異國初遇(1 / 2)

如果順著這條路一直走下去,賴雅有可能會成為一名出色的學者。可他天生就是不肯安分的人,不喜歡一成不變的生活。他迷上了棒球和攝影。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賴雅離開了他任職的大學,成為《波士頓郵報》駐歐洲的戰地記者。那樣的生活,冒險且刺激,正是賴雅所喜歡向往的。從歐洲回來後,他便住在紐約的格林尼治村,開始了他浪漫又動蕩不安的自由撰稿人的生活。在這裏,他盡情地發揮自己的寫作才華,為各大雜誌撰稿。興之所至,他一夜之間就可寫就一個精彩的短篇在當時頗有聲望的《星期六晚報》雜誌上刊登。他也盡情揮灑自己的個性魅力,與許多雅士名流酬和往來,並成為他們的朋友。

一九一七年七月,賴雅與一位活躍的女權主義者呂蓓卡·郝威琪結婚了。那個十六歲就加入華盛頓為爭取婦女投票權而進行示威活動並曾參加反對美國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戰遊行活動的女子,似乎特別不適合過家庭生活。其實,賴雅也是,婚後,兩人也是聚少離多,各幹各的。後來有了女兒霏絲,他們曾試圖過一種安穩的家庭生活,現實裏的瑣碎卻與二人的性格差異無法調和。一九二六年,在妻子的要求下,兩人和平分手,結束了那種名存實亡的夫妻生活。

那份婚姻,除了留給賴雅一個女兒,沒有過多的幸福也沒有什麼傷懷。離婚後,他把時間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是住在紐約的公寓,另一部分是和以前一樣周遊世界。什麼時候口袋裏缺錢了,他就寫些文章賣給雜誌。一些為應景而寫的文字,自然談不上什麼文學的嚴肅性,可這個天生有著寫作稟賦的人,似乎沒有難倒他的題材,天文地理、文學藝術、園藝烹飪,方方麵麵,他皆涉獵,且出手不凡。有如此的才華,在文壇上取得一席之位,成名成家,對他來說應該不是難事。可正如有些人所言,有時候才華也會成為一個人事業的絆腳石,他最終被自己的才華絆倒。

他放棄了小說的寫作,去寫電影劇本了。一九三一年八月,賴雅的朋友電影導演約翰·休斯頓邀請他去寫劇本。當時好萊塢正處於事業的上升發展期,有聲電影的劇本片酬很高。那樣的劇本,對賴雅來說,手到擒來的事。他隨便一寫,一周就能拿到五百美元的薪水。從這一家到那一家,賴雅在當時各大電影公司間遊蕩穿梭,對名利的天生淡泊,讓他對自己電影劇本的要求也不高,隻要能準時拿到片酬,他從不去想成名成腕兒這些事。那一遊蕩,十二年的韶華就飄逝了。賴雅的名字也曾在許多優秀的影片中出現過,如《艱難之旅》《斯大林格勒的好男兒》等,可他卻與著名、大家無關,他始終隻是一個默默無聞的編劇。

如果順著這條路一直走下去,賴雅有可能會成為一名出色的學者。可他天生就是不肯安分的人,不喜歡一成不變的生活。他迷上了棒球和攝影。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賴雅離開了他任職的大學,成為《波士頓郵報》駐歐洲的戰地記者。那樣的生活,冒險且刺激,正是賴雅所喜歡向往的。從歐洲回來後,他便住在紐約的格林尼治村,開始了他浪漫又動蕩不安的自由撰稿人的生活。在這裏,他盡情地發揮自己的寫作才華,為各大雜誌撰稿。興之所至,他一夜之間就可寫就一個精彩的短篇在當時頗有聲望的《星期六晚報》雜誌上刊登。他也盡情揮灑自己的個性魅力,與許多雅士名流酬和往來,並成為他們的朋友。

一九一七年七月,賴雅與一位活躍的女權主義者呂蓓卡·郝威琪結婚了。那個十六歲就加入華盛頓為爭取婦女投票權而進行示威活動並曾參加反對美國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戰遊行活動的女子,似乎特別不適合過家庭生活。其實,賴雅也是,婚後,兩人也是聚少離多,各幹各的。後來有了女兒霏絲,他們曾試圖過一種安穩的家庭生活,現實裏的瑣碎卻與二人的性格差異無法調和。一九二六年,在妻子的要求下,兩人和平分手,結束了那種名存實亡的夫妻生活。

那份婚姻,除了留給賴雅一個女兒,沒有過多的幸福也沒有什麼傷懷。離婚後,他把時間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是住在紐約的公寓,另一部分是和以前一樣周遊世界。什麼時候口袋裏缺錢了,他就寫些文章賣給雜誌。一些為應景而寫的文字,自然談不上什麼文學的嚴肅性,可這個天生有著寫作稟賦的人,似乎沒有難倒他的題材,天文地理、文學藝術、園藝烹飪,方方麵麵,他皆涉獵,且出手不凡。有如此的才華,在文壇上取得一席之位,成名成家,對他來說應該不是難事。可正如有些人所言,有時候才華也會成為一個人事業的絆腳石,他最終被自己的才華絆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