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是一個容器,隻有當自己很充足的時候,付出部分財富或者資源給別人,才會欣然。如果自己像一棵努力生長,尚且缺水的植物,那麼大可不必把自己的水分犧牲或者奉獻給別人。
當你已經可以熟練地運用這樣的方法的時候,令你感到為難的處境就會越來越少。而你的心態也會越來越平和,畢竟你杜絕了別人不合理的索取。你也會隨著自己的成長,越來越強大。當你強大的時候,就可以讓這個社會更好。
交換的思想在每個人的生活中應該是一部分非常有用的內容。在商業談判中,以交換為原則更是一個訣竅。
如果簽約之後,你的客戶說:“能免費送貨上門嗎?”
你會怎麼回答他呢?或者剛簽完合同,客戶就提了很多額外條件,如果你馬上說“不能”“不行”,這對於客戶的心情是一種打壓,他會感覺你的態度在簽約前後判若兩人。如果答應了這些條件,那麼接下來,你就會發現這位客戶是位永遠服務不完的客戶,他的要求會一條接一條提出來,層出不窮。
怎麼辦?可以使用交換的思想對他說:“免費送貨可以,如果您能再為我介紹一位客戶。”
僅僅一句話,你身上的枷鎖就解除了。
沉默的人變成了對方。
這種思維的方法,是使用交換來維係平等的位置的。在具體話術中,能不能快速反應,想出你的提問,還要靠自己的領悟和練習。
再舉個例子,供大家參考。顧客買完西裝之後,掏錢的一刹那感覺有些失落,於是對營業員說:“送我一條領帶吧。”
如果營業員直接拒絕,顧客在情感上就難以接受。
營業員不妨幽默地說:“我們的領帶造價也是很昂貴的。如果您再買一套西裝,我們就送您一條,好嗎?”
大部分情況下,顧客會選擇“不買”,那麼營業員的“不送”也就變得順理成章了。
控製話題,掌握主動
A:“你是80後吧?”
B:“是。”
A:“老家是山東的?”
B:“是。”
A:“是本科畢業吧?”
B:“是。”
A:“你工作挺順利吧?”
B:“是。”
也許大家看這樣一段對話不明白用意所在,實則大有玄機。
當B連續回答了三個“是”的時候,在情緒上就默認自己已經和對方站在同一戰線上了。基於這樣的情緒,B在接收A的第四個問題的時候,他的大腦基本上就停止思考了,他根本不會再去思考問題了,隻會習慣性地說“是”。
誰控製了話題,誰就有主動權。
在職場上,這種例子很多。設想一下,某一個清晨,一位同事走入你的辦公室,說:“我們一起聊一下這個項目的操作細節吧!”
於是,你把手頭的計劃推開,然後進入他的話題。不知不覺一上午過去了,更可怕的是,你發現明明是半個小時就能聊完的話題,卻浪費了整個上午。
你感慨時間越來越不夠用,感覺溝通成本越來越高了。實際上,這完全是話題沒有控製好。應該在和對方溝通前,就問清楚溝通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把所有的問題都寫到紙上。
在討論前,給自己一點兒時間,整理自己的思路,並做好書麵整理。
討論的時候,陳述自己的觀點。還要注意在討論過程中,把遠離主題的話題及時拉回到主題上來。
對於無法達成共識的問題,擱置。
對於已經解決的問題,做好標記。
最後約定下一次的溝通時間。
這樣,你就不會讓自己的時間莫名其妙地被“打劫”了。
如果遇到矛盾或者糾紛,你依然要具備控製話題的能力。
具體怎麼做呢?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情緒的高低與身體的重心高度成正比:重心越高,越容易情緒高漲。因此,站著溝通往往比坐著溝通更容易產生衝突,而座位越低,則發脾氣的可能性越小。不妨在辦公室裏準備好沙發,讓對方一坐就陷進去,最好起來時還會覺得費力。當對方的身體極度放鬆時,態度也就沒那麼強硬了。
當對方指責你的時候,你隻要做一個動作,就會給對方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拿出你的筆記本,開始記錄。當然,記錄的時候,你可以點頭表示已經落實到書麵文字上了,但點頭並不表示你同意對方的觀點。
最後,由你來梳理談話內容,你可以說:“為了確保我理解準確,我和您再確認一下。您剛才的意思有以下七點:第一點是……第二點是……您認為我理解得對嗎?”
當你這樣說的時候,對方會反過來專心聽你重複他的話,並重新審視自己思路的錯誤或遺漏之處,進而平靜下來。
說話滔滔不絕的人未必是真會說話的人,圍繞目標說話的人,才有機警之心。說話也要講究效率。別人說20句話才搞定的事,你說10句就能達到效果,這才叫真會說話。
生活中的大多時間,都需要控製話題。要規劃一下話題,重視自己的表達,以最少的話表達最想要表達的信息。
當你的朋友來找你抱怨的時候,他不停地訴苦,你要選擇無奈地聽嗎?隻要你聽,他就會永遠說不完。適當的時候,問一句:“既然這樣,我們做點兒什麼,改變這一切呢?”
迫使對方沉默,迫使他進入一個冷靜的、理性的狀態。而且,這樣做的好處是,你沒有替對方做任何決定,而是激發他自己來思考人生,並為自己的人生負起應該承擔的責任。
我們不但要應對別人說出來的話題,而且還要提醒自己不要做一個無聊話題的發起者。例如,你看到同事的表情很愉悅,就忍不住問一句:“為什麼心情這麼好呀?”
對方很願意和你分享他的經曆,他開始聊起自己昨天晚上的經曆,滔滔不絕……你不好意思打斷,一個小時過去了,你發現自己今天該做的工作都還沒有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