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他很不重視對聖母和使徒的禮拜,這是不符合事實的。他將生命的最後20年,全部奉獻在建造聖彼得大教堂的工作中,並且他的最後之作(因為他的死而沒有完成),也是一座聖彼得像,要說他是一個新教徒真是滑稽可笑。像所有偉大的基督徒一樣,他將生和死永遠跟基督連在一起。1512年他在寫給父親的書信中說:“我和基督一同過著清貧的生活。”臨終的時候,他請求人們讓他回憶基督的苦難。自從和維多利亞交往之後——尤其是當她死後,這種信仰越來越堅定而強烈。從此,他將自己的藝術生涯幾乎完全奉獻於頌讚基督的熱情與光榮。他的詩也沉溺於一種神秘主義的氛圍中。他拋棄了藝術,投入基督的臂膀中去:

“在波濤險惡的海上,我被一葉殘破的小舟送到了彼岸。在那裏,人們可以清晰地判斷什麼是虔誠的作品,什麼是褻瀆上帝的作品。因此,我把藝術當作一個偶像,像對待君主一般對它保持著熱烈的幻想,今日看來這其中包含著許多錯誤。所有的人都充滿了對生活的種種欲念,當我此刻到了精神死亡和肉體死亡的時候,我在想,那些欲念究竟意味著什麼呢?每個人都渴望得到完美的愛情,渴望獲得更多的歡樂,但這種欲念有時卻也是另一種威脅。無論是繪畫還是雕塑,都不能讓我的靈魂得到慰藉。唯一能安慰我的就是上帝的愛,而這愛已在十字架上張開著雙臂,等待著我們!”

米開朗琪羅一生中經受了無數的痛苦和折磨,但卻沒有泯滅他內心的惻隱之心。他的敵人稱米開朗琪羅是一個貪婪的人,但他一生從沒有停止過施惠於不幸的窮人,不論是認識的還是不認識的。他不僅同情他的老仆人和他父親的仆人,他還常常救濟窮人,尤其是那些羞於啟齒的窮人。在他的兄弟死後,他收留了名叫莫娜·瑪格麗塔的老仆,並因為她的去世而傷心不已,“仿佛死去的是自己的姐妹一樣”;他還幫助一個為西斯廷教堂造台架的木匠的女兒,在她出嫁時,給了她一筆嫁妝費。

米開朗琪羅不僅自己這樣去做,他還喜歡讓他的侄子和侄女也跟他這樣做,以觸發他們的愛心。他更願意默默無聞地去做這些好事,時常讓他的侄子侄女代他去做,並且不讓他們說出他的名字。“他喜歡真正地去行善,而並非虛偽地去行善。”出於一種細膩的情感,他尤其照顧那些貧苦的少女,總是設法暗中贈予她們一些嫁妝,讓她們能夠結婚或進入修道院。他寫信對他的侄兒說:

“想方法去認識有急需的人,或是有女兒要出嫁,或是有女孩要被送入修道院。我說的是那些沒有錢,卻又羞於向人啟齒的人。把我寄給你的那些錢私下裏分給這些人,要注意防止被人欺騙……”

此外,他又寫道:

“告訴我,你還認識其他經濟窘迫的高尚的人嗎?尤其是家中有女兒的人家。我很高興為他們盡自己的一份力。不是為了要從中得到什麼,隻是希望我的靈魂能夠得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