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使句也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句中表達了明確的斷定,如“公共場所,禁止吸煙”“此路不通”等,表達了明確的斷定;另一種是句中沒有明確斷定,如“請把門關上”“請您原諒”等,句中表達的某種請求隻是說話人的一種願望,對方是否把門關上、對方是否能夠原諒都是無法確定的,因此不表達判斷。
疑問句不表達判斷。例如,“什麼是邏輯學?”“這本書是誰寫的?”“你花了多少錢?”等疑問句,都是有疑而問,不表達判斷。但是,反問句卻不同,如“難道我說的不對嗎?”實際是加重語氣表達“我說的對”;“你這不是欺負人嗎?”實際上是加重語氣表達“你就是在欺負人”,這類反問句都是無疑而問,實際是強調表達正麵的意思。因此,反問句都有明確的斷定,是表達判斷的語句。
在實際語言交流中,一個表達判斷的語句,往往在一定的語境條件下有所省略,如畢加索回答蓋世太保頭目的問話時,開始隻說了一個“不”字,實際上所表達的是“這不是我的傑作”,給對方以否定的回答,這裏畢加索是有意把對方所指的“傑作”改變為畫中所表現的事實,然後加以否定,接著就表達了一個非常明確的肯定——“這是你們的傑作”,表達了畫家對法西斯暴行的譴責。
2.同一判斷可以表達為不同的語句。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麵:一是在不同國家、不同民族間,同一判斷表達為不同的語言;二是同一語言中,同一判斷可表達為不同的句型。例如,一切物體都是運動的,可以表達為沒有物體不是運動的,還可以表達為難道有不運動的物體嗎?
3.同一語句也可以表達不同的判斷。主要表現為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由詞的多義性造成。例如,在五角大樓的門外,一邊站著一個警察。可以理解成兩邊各站著一個警察,也可以理解成隻有一邊站著一個警察,而另一邊沒有。另一種情況是由於語言層次不同造成兩種斷定。例如,我們一塊兒去看望了患病的老師的父親。這句話可以有兩種不同層次的理解:一是“患病的老師”,二是“患病的老師的父親”,因此全句包含兩種斷定。必須指出的是,同一語句表達不同判斷,實際是包含歧義的句子。在語言表達中,應該避免判斷歧義,辦法是避免使用多義的詞或詞組,或者明確語言環境。
邏輯題精選
一天淩晨3 點 30分,大偵探福爾摩斯接到警局的電話,稱發生一起命案,要他先去現場查勘。福爾摩斯立刻出了門,由於外麵寒風凜冽,還有厚厚的積雪,30分鍾後他才到達現場。命案發生在一戶人家,穿著單薄睡衣的女主人向他描述:“我叫愛麗斯,我和丈夫夜裏11點多便休息了。可是當我淩晨3 點 20分醒來時,卻發現丈夫已經停止呼吸。我意識到,他已經被人殺死。”
祈使句也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句中表達了明確的斷定,如“公共場所,禁止吸煙”“此路不通”等,表達了明確的斷定;另一種是句中沒有明確斷定,如“請把門關上”“請您原諒”等,句中表達的某種請求隻是說話人的一種願望,對方是否把門關上、對方是否能夠原諒都是無法確定的,因此不表達判斷。
疑問句不表達判斷。例如,“什麼是邏輯學?”“這本書是誰寫的?”“你花了多少錢?”等疑問句,都是有疑而問,不表達判斷。但是,反問句卻不同,如“難道我說的不對嗎?”實際是加重語氣表達“我說的對”;“你這不是欺負人嗎?”實際上是加重語氣表達“你就是在欺負人”,這類反問句都是無疑而問,實際是強調表達正麵的意思。因此,反問句都有明確的斷定,是表達判斷的語句。
在實際語言交流中,一個表達判斷的語句,往往在一定的語境條件下有所省略,如畢加索回答蓋世太保頭目的問話時,開始隻說了一個“不”字,實際上所表達的是“這不是我的傑作”,給對方以否定的回答,這裏畢加索是有意把對方所指的“傑作”改變為畫中所表現的事實,然後加以否定,接著就表達了一個非常明確的肯定——“這是你們的傑作”,表達了畫家對法西斯暴行的譴責。
2.同一判斷可以表達為不同的語句。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麵:一是在不同國家、不同民族間,同一判斷表達為不同的語言;二是同一語言中,同一判斷可表達為不同的句型。例如,一切物體都是運動的,可以表達為沒有物體不是運動的,還可以表達為難道有不運動的物體嗎?
3.同一語句也可以表達不同的判斷。主要表現為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由詞的多義性造成。例如,在五角大樓的門外,一邊站著一個警察。可以理解成兩邊各站著一個警察,也可以理解成隻有一邊站著一個警察,而另一邊沒有。另一種情況是由於語言層次不同造成兩種斷定。例如,我們一塊兒去看望了患病的老師的父親。這句話可以有兩種不同層次的理解:一是“患病的老師”,二是“患病的老師的父親”,因此全句包含兩種斷定。必須指出的是,同一語句表達不同判斷,實際是包含歧義的句子。在語言表達中,應該避免判斷歧義,辦法是避免使用多義的詞或詞組,或者明確語言環境。
邏輯題精選
一天淩晨3 點 30分,大偵探福爾摩斯接到警局的電話,稱發生一起命案,要他先去現場查勘。福爾摩斯立刻出了門,由於外麵寒風凜冽,還有厚厚的積雪,30分鍾後他才到達現場。命案發生在一戶人家,穿著單薄睡衣的女主人向他描述:“我叫愛麗斯,我和丈夫夜裏11點多便休息了。可是當我淩晨3 點 20分醒來時,卻發現丈夫已經停止呼吸。我意識到,他已經被人殺死。”
福爾摩斯問:“那你後來幹了什麼?”
“我立即打電話報警,那時我還看見臥室的窗戶大開著。”她用手指著那扇還開著的窗戶,猛烈的寒風吹得她連打了幾個噴嚏。愛麗斯一邊去關窗戶,一邊說:“凶手一定是從窗戶進來,然後又從窗戶出去的。你現在是不是應該驗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