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女薛濤的才情(1 / 3)

“亂猿啼處訪高唐,一路煙霞草木香;山色未能忘宋玉,水聲尤是哭襄王。朝朝夜夜陽台下,為雨為雲楚國亡;惆悵廟前多少柳,春來空鬥畫眉長。”

寫完後韋皋拿過一看,不禁大聲稱讚,這小女子即興賦詩,不但詩句清麗淒婉,且有愁舊悵古的深意,絕不象一般歡場女子的應景之作。韋皋看過後又傳給客人,眾賓客莫不歎服稱絕。從此後,帥府中每有盛宴,韋皋必定召薛濤前來侍宴賦詩,薛濤成了帥府的常客,更被人們看成是蜀中的重大交際場合上不可缺少的人物。

韋皋見薛濤詩書俱佳,就任命她為校書郎一職,有人勸阻說:“軍務倥傯之際,奏請以一妓女為官,倘若朝廷認為有失體統,豈不連累帥使清譽;即使僥幸獲準,紅裙入衙,不免有損官府尊嚴,易給不服者留下話柄,望帥使三思!”

韋皋還是讓薛濤實實在在地擔任起校書郎的職責,後人也因此尊稱妓女為“校書”。

韋皋死後,朝廷派一個叫袁滋的人來接替。但韋皋舊部看當時其他藩鎮都高度自治,於是韋皋的屬下劉辟就自封為西川節度使,並向朝廷要求將東川和山南都歸自己統領。袁滋一看這陣勢,嚇得沒敢上任。要是劉辟碰上唐德宗、唐順宗這樣的焉巴皇帝倒也罷了,老劉八字不好,正好撞槍口上了,碰上的是正想削除藩鎮,大幹一番的唐憲宗。

唐憲宗派大將高崇文入蜀平亂。劉辟是文人出身,又因謀反不得人心,很快兵敗被擒。唐憲宗下令將其全家處斬,以儆效優。

高崇文率大軍入蜀後,薛濤當然不得不迎接,於是寫了本篇這首詩。上來這句“驚看天地白荒荒”,形容過去劉辟統治時一片昏暗,然後寫高崇文平亂誅賊後,川中百姓重獲光明。

逢迎之詞當然是有的,但是此詩寫得也確實氣勢不凡,尤其是出於一紅裙女子之手。高崇文並非讀書人,但也粗知文字,薛濤這首詩估計也能看個半懂。

酒席宴上,高崇文起令道:“口,有似沒梁鬥。”

薛濤當即機敏地回答:“川,有似三條椽。”薛濤的回答,不但完全貼切,而且落在川字上,比高崇文隨口亂說的更有意義。高崇文還有點不服氣,挑剔說:“你那個三條椽中怎麼有一條是彎的啊(指川字第一筆是撇)?”

薛濤答道:“閣下是堂堂節度使,卻用‘沒梁鬥’,我一個小女子,用個彎了的一條椽有什麼不可啊?”

高崇文聽了大笑。元稹有詩誇薛濤是“言語巧似鸚鵡舌”,實在也不是過譽之詞。如果薛濤生活在現在,當個電視節目主持人什麼的,肯定隨機應變,妙語連珠,遠勝當下某些花瓶似的女主持人。

薛濤一生經曆十一鎮西川節度使:韋皋、袁滋、劉辟、高崇文、武元衡、李夷簡、王播、段文昌、杜元穎、郭釗、李德裕。有人說“凡曆事十一鎮,皆以詩受知”,這不免有所誇大,像袁滋根本沒有上任,連薛濤的麵也沒有見過。據現在薛濤留下的詩篇來看,和韋皋、高崇文、武元衡、段文昌、李德裕等酬酢較多。不過即使如此,薛濤能被曆任官員賞識,除了她出眾的美貌外,更多的是她的才情。

“亂猿啼處訪高唐,一路煙霞草木香;山色未能忘宋玉,水聲尤是哭襄王。朝朝夜夜陽台下,為雨為雲楚國亡;惆悵廟前多少柳,春來空鬥畫眉長。”

寫完後韋皋拿過一看,不禁大聲稱讚,這小女子即興賦詩,不但詩句清麗淒婉,且有愁舊悵古的深意,絕不象一般歡場女子的應景之作。韋皋看過後又傳給客人,眾賓客莫不歎服稱絕。從此後,帥府中每有盛宴,韋皋必定召薛濤前來侍宴賦詩,薛濤成了帥府的常客,更被人們看成是蜀中的重大交際場合上不可缺少的人物。

韋皋見薛濤詩書俱佳,就任命她為校書郎一職,有人勸阻說:“軍務倥傯之際,奏請以一妓女為官,倘若朝廷認為有失體統,豈不連累帥使清譽;即使僥幸獲準,紅裙入衙,不免有損官府尊嚴,易給不服者留下話柄,望帥使三思!”

韋皋還是讓薛濤實實在在地擔任起校書郎的職責,後人也因此尊稱妓女為“校書”。

韋皋死後,朝廷派一個叫袁滋的人來接替。但韋皋舊部看當時其他藩鎮都高度自治,於是韋皋的屬下劉辟就自封為西川節度使,並向朝廷要求將東川和山南都歸自己統領。袁滋一看這陣勢,嚇得沒敢上任。要是劉辟碰上唐德宗、唐順宗這樣的焉巴皇帝倒也罷了,老劉八字不好,正好撞槍口上了,碰上的是正想削除藩鎮,大幹一番的唐憲宗。

唐憲宗派大將高崇文入蜀平亂。劉辟是文人出身,又因謀反不得人心,很快兵敗被擒。唐憲宗下令將其全家處斬,以儆效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