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寶釧苦守寒窯十八載(1 / 3)

不知不覺,兩人一同度過了一個下午,言語十分投緣,彼此從對方的眼神中都能讀出幾分愛慕,因為丫鬟相隨,也不便更深地說些什麼,日暮分手時,兩人眼光中充滿眷戀與不舍。

回到家中,王寶釧不敢向父母稟明春遊遇良人的事,她知道父母不會答應把她許配給一個毫無功名的落魄書生,隻好暗飲相思,愁悵度日。不久,老父又摧促三女兒趕快訂下婚事,以免成了老姑娘。王寶釧靈機一動,提出了以拋擲繡球來決定終身大事的辦法。寶釧想,自己拋球征婚的消息一傳出,有情郎薛平貴一定會趕來參加,到時繡球落哪方就全憑自己決定了。而王父眼看著執拗任性的三女兒年齡漸大,婚事卻總是訂不下來,心中甚為著急,既然她自己提出拋繡球的,此法古已有例,再說公子王孫爭相簇擁在自家門前也是件風光的事,於是就應允了。隻是暗中決定,到那天院門要把緊,隻放些有身份的公子進來,這拋球的規矩可是中雞嫁雞,中狗嫁狗的,可不能讓那些貧賤小子撿了便宜。

於是王家院裏搭起了高高的彩樓,訂了個黃道吉日由三小姐拋擲繡球擇婿。王宰相遍邀了京城的貴胄子弟前來參加。消息傳出後,遠遠近近有身份的名家公子都爭相趕到王家,因為大家早就風聞了王家三小姐的才貌,又貴為相國千金,繡球若能有幸打中自己的頭,那豈不是喜從天降?所以誰都想來碰碰運氣。

王家的院門果然把持甚嚴,不是有頭有臉的人決不許進。那麼無錢無位的薛平貴豈不是進不來了?不用著急,聰明的寶釧早有安排,她早已讓上次同去春遊、見過薛公子麵的貼身丫環到院外悄悄尋找薛平貴,讓她帶薛平貴從側門進院。

吉時已到,一陣鑼鼓炮仗響過之後,彩樓上的垂簾輕輕撩起,一群待女簇擁著一個如花似玉、衣著豔麗的小姐露出麵來,小姐手上托著一個五彩繡球。樓下院中披紅戴紫的公子哥兒們轟動起來,都伸長了脖子,期待著天賜良緣降落到自己頭上。上麵王寶釧粉麵含笑,似乎胸有成竹,玉腕翻處,繡球已翩翩落下,不偏不倚,正打在院中一角的布衣公子薛平貴頭上。

王允仔細一看,繡球拋中的女婿竟是一個衣著寒酸的落拓少年,當即心中生怒,立下了悔婚的決心。回到屋裏後,王允對剛下彩樓的寶釧堅決地說:“為父不同意這樁婚事!此事擇日再議。”原本心中喜滋滋的寶釧,一聽父親的話,猛地吃了一驚,很快她就明白了父親一定是見了薛平貴的貧賤,而不惜違約悔婚的。此時寶釧心中主意已定,她決意不再憑父親任意擺弄自己的終身大事,就接口據理力爭道:“既是拋球定婚事,那便中雞嫁雞,中狗嫁狗!父親怎能置信義而不顧,出爾反爾呢?”

不知不覺,兩人一同度過了一個下午,言語十分投緣,彼此從對方的眼神中都能讀出幾分愛慕,因為丫鬟相隨,也不便更深地說些什麼,日暮分手時,兩人眼光中充滿眷戀與不舍。

回到家中,王寶釧不敢向父母稟明春遊遇良人的事,她知道父母不會答應把她許配給一個毫無功名的落魄書生,隻好暗飲相思,愁悵度日。不久,老父又摧促三女兒趕快訂下婚事,以免成了老姑娘。王寶釧靈機一動,提出了以拋擲繡球來決定終身大事的辦法。寶釧想,自己拋球征婚的消息一傳出,有情郎薛平貴一定會趕來參加,到時繡球落哪方就全憑自己決定了。而王父眼看著執拗任性的三女兒年齡漸大,婚事卻總是訂不下來,心中甚為著急,既然她自己提出拋繡球的,此法古已有例,再說公子王孫爭相簇擁在自家門前也是件風光的事,於是就應允了。隻是暗中決定,到那天院門要把緊,隻放些有身份的公子進來,這拋球的規矩可是中雞嫁雞,中狗嫁狗的,可不能讓那些貧賤小子撿了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