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藤的負麵形象
佐藤榮作也有著許多致命的缺點,他是個不愛展露自己真實想法的政治家,他處理問題的方式一般是這樣的,他不會和一個人商量所有的事,而是一個人隻商量一件事。為什麼這麼做呢?因為佐藤在極其喜歡窺探別國的機密時,卻極其討厭泄密,這個習慣被後人戲稱“消息靈通的佐藤”的秘密主義。
而同時任用幾個人同做一件事,讓他們產生競爭。佐藤在用人的觀點是隻要是人,無論是誰都有欲望,所以會發生動搖,所以容易利用。這些都在告訴人們,佐藤自身的晉升遲緩與被提拔的經驗造就了他在用人方麵的機敏與細致。
佐藤內閣持續了近八年的時間,雖然他收複了衝繩島,但是佐藤榮作在國民中的威望卻不高。佐藤榮作生來就不太善於言辭,所以在民眾前的各種政治秀就變得非常蹩腳。佐藤在民眾麵前的作秀起了反效果,被戴上了“官僚作風”、“不說心裏話”、“右傾”的帽子。
而在野黨對佐藤的諸多動議都表示反對,弄得自民黨隻能依靠在兩院的強大票數優勢強行通過。而在衝繩談判中,由於尼克鬆提出了取消日本纖維出口限製為條件,佐藤被迫在出口問題上做出了讓步。佐藤遭到了“以纖維換衝繩”的批判,致使他的形象更加灰暗了。
實事求是的說,這樣的評價對佐藤榮作來說是不公平的,佐藤榮作不是偶像級的作秀大師,而是一個真正能辦實事的人。他辦每一件事前,都要經過深思熟慮,然後慎之又慎的處理,這樣不富有激情的政治態度,自然無法滿足觀眾的需求。就像是沒人愛看釣魚比賽一樣,因為那種比賽實在是太無趣了,隻有當選手把魚釣上來的那一刻,才會讓觀眾興奮一下。
佐藤的負麵形象很大程度上還來源於他十分憎恨報社記者,他經常在某些重要的會議後,把報社的記者趕出大廳,禁止他們采訪。性格內向的佐藤也從來不會照顧記者的需要,從來不接受采訪,而且什麼事都口風很嚴,絲毫不肯放一點消息給日本。
得罪了記者們,佐藤的形象也就無法在媒體麵前高大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