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是無法通過人的感官感知的,但後兩句用“春色”比擬朋友間分別時的相思,使這個抽象的概念變得具體起來,寫法巧妙。而之所以能這樣寫,是因為“相思”和“春色”一樣綿延無窮,令人動容,比較合乎情理。長江渡口,春色盎然,麵對乘船而去的友人,詩人自然舍不得,感覺就像舍不得這春色一樣,情感無法遏製,於是“江南江北送君歸”。
本詩雖然寫悲傷的分別之情,但並不傷感,充分體現了盛唐詩歌積極明朗的特點。
鳥鳴澗
【原文】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譯文】
山穀寂靜,杳無人煙,隻有桂花無聲無息地飄落。夜深時,春夜的山更顯空曠,仿佛不存一物。鳥兒竟然被初升的明月散發的月光驚動,不時在山澗中發出一聲聲脆啼。
【鑒賞】
《鳥鳴澗》是王維山水詩的代表作,寫的是春夜山中的靜景。該詩的文學性主要是通過對比手法體現的,“花落”、“月出”、“鳥鳴”是動作性很強的詞,詩人以它們表現春山夜色的靜謐和自己平靜閑適的心情。可以說,這種寫法帶來了非常強的藝術感染力。
第一、二句運用了通感的寫作手法,用聲音描寫景色,用動態表現靜態,比如“花落”和“人閑”的動靜對照描寫,非常巧妙。由於花瓣比較小,即使在白天,桂花的飄落也不容易被人發覺。而要想感受到桂花掉落、飄零、落地的各個環節,隻能摒棄所有的俗事和雜念,讓心真正地安靜下來才能辦到。詩人的心顯然是“閑”的,他能感受到這種“落”,這又突出了春山夜色的寧靜。
春山夜色的寧靜籠罩了一切。所以,當月亮開始照耀夜空、灑下明亮的光輝時,山鳥被“驚”醒了,還“鳴”叫了起來,夜的寧靜被打破了。此處,詩人用這兩個字帶來的動態聲音反襯春山夜色的寧靜和人的心境,同樣是以動寫靜的手法。
該詩動靜結合,文筆優美,描寫細致,春夜的美景被生動地表現出來。
送元二使安西
【原文】
渭城朝雨浥①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注釋】
①浥:濕潤。
【譯文】
渭城清晨細雨潤濕地上灰塵,客舍周圍楊柳雨後翠綠清新。勸你再喝一杯送別的家鄉酒,西出陽關就很難再遇到故人。
【鑒賞】
該詩又叫《渭城曲》,是詩人送元二時所作的,非常有名。元二是詩人的朋友,奉命去安西。唐朝為統轄西域地區而在龜茲城設安西都護府,簡稱安西。當時,從長安往西去,都要在渭城這裏送別。
開頭兩句交代了兩人分別的時間、地點和環境氛圍。一場“朝雨”過後,西去陽關的大道上一改往日塵土飛揚、車喧馬鳴的情形。青青的客舍、新長出來的柳葉、明朗的天空,營造出一種清新的氛圍,給人一種明媚的心情,絲毫不見人們的憂鬱傷感。在這裏,我們看見的是一幅漂亮的圖畫。
後兩句的語意很連貫,將一個最普通的送別場麵寫得非常感人,為後人所傳誦。自漢代以來,陽關位於河西走廊的西頭,與北麵的玉門關相對,一直是中原通往西域的要道。唐代時,內地和西域交往甚多。因為國力的強盛,從軍或出使是一件很值得驕傲的盛事。但“西出陽關”後要經過沙漠,不僅旅程漫長,而且人煙稀少,是很辛苦的事情。而詩人之所以“勸君更盡一杯酒”,是因為其中包含著他不言而喻的深情。
該詩收入樂府後,被稱為《陽關曲》或《陽關三疊》,因描寫送別場景出色而廣為流傳。
山居秋暝①
【原文】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②自可留。
【注釋】
①暝:夜晚的景色。
②王孫:原指貴族子弟,後來也泛指隱居的人,此處指詩人自己。
【譯文】
新雨過後山穀裏空曠清新,深秋傍晚的天氣特別涼爽。明月映照在幽靜的鬆林間,清澈的泉水在碧石上流淌。竹林中少女喧笑洗衣歸來,蓮葉晃動處漁船輕輕搖蕩。春天的美景雖然已經消歇,眼前的秋景足以令人留連。
【鑒賞】
該詩描寫了秋雨過後山村傍晚的迷人景色和山民樸實的生活。詩人在山水中尋找寄托、陶醉於這種隱居生活的愜意,也被生動地表現了出來。該詩是王維山水田園詩歌的代表作品之一。
該詩開篇點題。頭兩句僅用十個字就將空山雨後的秋季晚景形象地表現出來。寫法大氣,非常有寫意性。其中,“空”字一語雙關,既指天空的明朗、環境的空明,也指詩人隱居心情的愜意。由此,新雨過後,寧靜清新的秋季晚景便呈現在眼前。
第三、四句繼續寫雨後的晚景。首先是靜景——山間的鄉村環境清幽,空氣清新,風景宜人,鬆林青翠,明月朗照。然後接著寫動景——山泉清澈,潺潺流動,叮咚作響。其中,上麵的“明月”和下麵的“清泉”、靜態的“照”和動態的“流”,一一對應,將鄉村景色的寧靜清新生動地表現了出來。
第五、六句的畫麵動感很強,寫作對象由景轉到人——浣女和漁人。在這裏,“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的手法得到了完美地運用:陣陣歡笑聲從竹林裏傳來,正值花樣年華的少女們洗衣服回來;一枝枝蓮花搖動著向後退去,漁人乘坐漁船從上遊而來。當時正值傍晚,這種寫法不僅合乎常理,更反襯出山村晚景的清幽。
最後兩句寫詩人的主觀感受。他很鍾情這裏寧靜安詳的鄉村生活,想留下來,即使已不是春天,但秋天更美麗。另外,他將《楚辭·招隱士》中“王孫兮歸來,山中兮不可久留”的意思反用,令人回味其含義的雋永和誌趣的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