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賞】
該詩屬於南朝樂府詩中《雜曲古辭》的舊題。這兩首詩既不濃豔柔美,又不熱烈奔放,而是以樸素的風格為主,頗有前朝民歌的風格,寫得自然簡潔,在抒情詩中十分出色。
這兩首詩和民歌中的對唱一樣,前首是女子的問話,天真無邪;後首男子的回答,樸實無華。用自然樸實的語言和白描式的手法,一問一答地描寫了一對有著相同經曆的青年男女形象,將同鄉青年萍水相逢的高興之情表現了出來。
第一首是女子的問話。這個女子本來住在橫塘,孤獨一人,風餐露宿。突然,乘舟之時聽到了熟悉的鄉音,感到十分親切,停船問話。這裏,詩人用倒敘的手法讓女子直接開口提問,省略了許多內容。“君”字交代了對方的男性身份,接著女子不等對方回答,就說“妾住在橫塘”,表現出了女子的嬌憨情態和年輕的心態。在第二句中,詩人讓女子自報性別和處所,又用“停舟”交代此次相遇是水上偶遇。從女子聞到鄉音就“停舟”問話的動作上看,她十分孤獨。詩人僅用二十個字,就將女子的形態、神情描寫得淋漓盡致。
第二首是男子的回答。“家臨九江水”回答第一首中的“君家何處住”,“來去九江側”交代自身也是飄遊的人,初次點明了兩個人的共同之處。“同是長幹人”中的“同”又加深了兩個人的共同之處。最後,詩人宕開一筆,寫兩個人往昔並不相識,暗含有幸今日相識之意。雖隻有五個字,卻深情地表達了相見恨晚的感覺。
該詩自然簡潔,結構精巧,語言樸實,頗具感染力。
【鑒賞】
該詩屬於南朝樂府詩中《雜曲古辭》的舊題。這兩首詩既不濃豔柔美,又不熱烈奔放,而是以樸素的風格為主,頗有前朝民歌的風格,寫得自然簡潔,在抒情詩中十分出色。
這兩首詩和民歌中的對唱一樣,前首是女子的問話,天真無邪;後首男子的回答,樸實無華。用自然樸實的語言和白描式的手法,一問一答地描寫了一對有著相同經曆的青年男女形象,將同鄉青年萍水相逢的高興之情表現了出來。
第一首是女子的問話。這個女子本來住在橫塘,孤獨一人,風餐露宿。突然,乘舟之時聽到了熟悉的鄉音,感到十分親切,停船問話。這裏,詩人用倒敘的手法讓女子直接開口提問,省略了許多內容。“君”字交代了對方的男性身份,接著女子不等對方回答,就說“妾住在橫塘”,表現出了女子的嬌憨情態和年輕的心態。在第二句中,詩人讓女子自報性別和處所,又用“停舟”交代此次相遇是水上偶遇。從女子聞到鄉音就“停舟”問話的動作上看,她十分孤獨。詩人僅用二十個字,就將女子的形態、神情描寫得淋漓盡致。
第二首是男子的回答。“家臨九江水”回答第一首中的“君家何處住”,“來去九江側”交代自身也是飄遊的人,初次點明了兩個人的共同之處。“同是長幹人”中的“同”又加深了兩個人的共同之處。最後,詩人宕開一筆,寫兩個人往昔並不相識,暗含有幸今日相識之意。雖隻有五個字,卻深情地表達了相見恨晚的感覺。
該詩自然簡潔,結構精巧,語言樸實,頗具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