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尾寫匈奴必定望風潰逃,預祝凱旋。該詩文字流暢,自然天成。
輪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原文】
輪台城頭夜吹角,輪台城北旄頭①落。羽書昨夜過渠黎,單於已在金山西。戍樓西望煙塵黑,漢兵屯在輪台北。上將擁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軍行。四邊伐鼓雪海湧,三軍大呼陰山動。虜塞兵氣連雲屯,戰場白骨纏草根。劍河風急雪片闊,沙口石凍馬蹄脫。亞相勤王甘苦辛,誓將報主靜邊塵。古來青史誰不見,今見功名勝古人。
【注釋】
①旄頭:指二十八宿中的昴宿,古時稱為“胡星”。旄頭落,指胡人敗亡的征兆。
【譯文】
輪台城頭夜裏吹起號角,輪台城北旄頭星正降落。軍書昨夜從渠黎傳到京,單於已在金山西邊入侵。從哨樓向西望煙塵滾滾,漢軍就駐紮在輪台北境。上將持著符節出師西征,黎明時軍笛響大軍起程。戰鼓四起雪海湧起波濤,三軍齊呼陰山發出共鳴。敵軍營中一派陰沉殺氣,古戰場上白骨纏著草根。劍河寒風猛烈滿天烏雲,沙口石頭凍裂馬蹄凍脫。亞相為了王事甘冒辛苦,立誓報效國家平定邊境。古來青史垂名屢見不鮮,如今將軍功名勝過古人。
【鑒賞】
該詩是一首七言詩,和《走馬川行》是同一時間、同一事件、贈送同一對象的作品。但《走馬川行》沒有寫戰鬥,而是通過軍士的冒風前行寫必勝之勢。此詩的手法和前詩不同,是直接描寫戰陣。
前六句寫臨戰前雙方嚴陣以待的緊張形勢。與《走馬川行》先寫自然環境不同,該詩直接描寫戰陣,表明軍隊已經進入戰備。前兩句兩次用“輪台城”加強語言的氣勢,渲染當時的戰鬥氣氛。而“夜吹角”、“旄頭落”兩詞,在烘托唐軍同仇敵愾情緒的同時,也暗示了唐軍的必勝氣勢。氣勢渲染到一定程度,詩人卻宕開一筆,點明局勢緊張的緣由。這種倒置的手法使開頭更加奇崛。“單於已在金山西”與“漢兵屯在輪台北”句式相同,表現了兩軍對壘局勢的緊張,大戰即將開始。
下麵四句寫白天出兵,極筆描寫了吹笛伐鼓的軍隊聲勢,和《走馬川行》中對夜行軍的描寫不同。“上將”表明將軍的級別,“大軍”表明軍隊的氣勢。這樣,軍隊的聲威浩蕩,四麵鼓聲響起時,冰凍的雪海仿佛為之洶湧。而三軍的呼喊聲,更是令巍巍的陰山搖動。至此,出師時的從容和開頭的緊張對比強烈,更加突出軍隊的聲勢。
後麵的四句描寫艱苦的戰鬥。“虜塞兵氣連雲屯”說明對方軍隊人數眾多,通過對方兵力數量的多來突出自己一方兵力的強大,以強寫強。“戰場白骨纏草根”說明戰鬥後必定有大量的傷亡。以下兩句又極力描寫天氣的寒冷。“劍河”、“沙口”這些地名給人濃重的殺氣,是泛指。“風急雪片闊”、“石凍馬蹄脫”更表現了邊疆氣候之特點。通過描寫寒冷與犧牲,詩人歌頌了唐軍將士奮不顧身的精神。
結尾四句用歌頌收束全文,提前預測凱旋,照應題目。
全詩張弛有度,用了描寫、烘托、想象、誇張等多種寫作手法,抑揚頓挫,結構嚴謹,洋溢著浪漫主義的激情。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原文】
北風卷地白草①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瀚海闌幹百丈冰,愁雲慘淡萬裏凝。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輪台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注釋】
①白草:西域牧草名。
【譯文】
北風卷地而起吹折白草,胡地塞外八月滿天飛雪。忽然一夜好像春風吹來,千樹萬樹梨花迎風盛開。雪花飛進珠簾浸濕羅幕,狐袍不暖錦被也嫌單薄。將軍的角弓凍得拉不開,都護的鐵衣冰冷難穿戴。浩瀚沙漠覆蓋著百丈冰,萬裏長空布滿暗淡陰雲。中軍設宴歡送回京客人,胡琴琵琶與羌笛齊演奏。傍晚雪花在轅門紛紛飄,紅旗凍凝風吹也不翻動。從輪台東門送你回京去,出發時雪花落滿天山路。山路迂回霎時看不見你,雪上留下一行馬蹄印跡。
【鑒賞】
該詩寫於輪台,是一首歌詠邊地雪景的詩歌,寄托了送別的感情。雖然寫雪中的離別,但詩人緊扣題目來勾勒邊塞大雪飄飛的壯麗景色,句句寫雪。
天寶十三年(754),岑參再次出塞,擔任安西北庭節度使封常清的判官。在給前任武判官送行之時,詩人寫了該詩。
該詩圍繞“雪”展開。開頭寫雪景,把野外的冬景和南方的春景對比著寫,好似一夜之間天地回春。接著,詩人由帳外寫到帳內,突出天氣的寒冷。然後又寫到帳外,勾勒出塞外壯觀的雪景,為下文的送別鋪墊環境。結尾寫送武判官出門時,正遇大雪,黃昏時的山路曲折難走。不見了武判官的身影,詩人卻依舊遠望,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眷戀,也反映出了兩人之間的深厚友誼。該詩連用了四個“雪”字,串聯起分別前、餞別、臨別、別後幾個與雪有關的畫麵,景色別致,色彩豔麗,頗為動人。
該詩內涵豐富,意境鮮明獨特,既豪邁又柔美,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該詩語言明快優美,善於換韻,且能與場景的交替相配合,節奏旋律參差有致。在《昭昧詹言》中,清代桐城派文學家方東樹曾誇讚其“忽如六句,奇才奇氣,奇情逸發,令人心神一快”。
涼州館中與諸判官夜集
【原文】
彎彎月出掛城頭,城頭月出照涼州。涼州七裏十萬家,胡人半解彈琵琶。琵琶一曲腸堪斷,風蕭蕭兮夜漫漫。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別來三五春。花門樓前見秋草,豈能貧賤相看老。一生大笑能幾回,鬥酒相逢須醉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