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郊
崔郊(生卒年不詳),元和年間秀才,流傳下來的詩作僅一首。據記載:崔郊年輕時曾與姑母的婢女相愛,並私訂終身。不料貪圖錢財的姑母把婢女賣給了貴族於。此後,崔郊對其朝思暮想,始終無法忘情。一次寒食節時,二人意外邂逅。百感交集之下,崔郊寫了這首《贈婢》。正是這首詩感動了於,於是他將婢女贈與崔郊,使二人結為夫婦。崔郊題詩娶佳人的故事也成為佳話。
贈婢
【原文】
公子王孫逐後塵,綠珠垂淚滴羅巾。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
【譯文】
王孫公子爭相追求,美麗的女子淚濕羅帕。權貴之家門庭深邃如海,一進去便與曾經愛戀的人形同陌路。
【鑒賞】
全詩主要是寫與情人分別之後的心痛之情。詩人用語極為概括,並沒有過多鋪陳自己的悲歡,但也因此使詩的立意得到提升,突破了個人悲歡離合的局限,反映了封建社會由於門第觀念而造成的愛情悲劇。
第一句以“公子王孫”的爭相追求,側麵烘托出女主人公容貌的美麗。第二句中,詩人抓住“垂淚滴羅巾”這一細節,寫出女子被迫與愛人分離,委身於公子王孫時的痛苦心情。詩人借用“綠珠”的典故,暗示出女子遭劫的不幸命運,婉轉地表達了詩人對公子王孫的不滿。綠珠,西晉富豪石崇的寵妾,傳說她“美而豔,善吹笛”。趙王倫專權時,他手下的孫秀倚仗權勢向石崇索要綠珠,遭到拒絕。石崇因此入獄,後綠珠墜樓身亡。
後兩句是詩人發出的深沉的感慨。女子一嫁入“侯門”,深似海的環境使她再不能與外界有什麼聯係,隻能和昔日的戀人形同陌路。兩句話由“一入”、“從此”兩個詞聯結,中間又以侯門“深如海”作比,含蓄地表達出詩人的絕望之情,讀來更顯哀婉,也更容易打動讀者。“侯門”指有權有勢的名門望族。“蕭郎”是詩詞中的常用語,泛指女子所鍾情的男子,這裏是詩人自稱。
全詩寓意深刻,含蓄委婉,怨而不怒,讀之卻令人無比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