檻菊愁煙蘭泣露①,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②,山長水闊知何處!

【注釋】

①蘭泣露:蘭花上躍動的露珠,像是哭泣的淚滴。

②尺素:古時候人們用絹寫信,這種絹大約一尺長,白色,所以又叫尺素。

【譯文】

清晨欄杆外的菊花籠罩著一層愁慘的煙霧,蘭花上沾的露珠似乎是飲泣的淚珠,羅幕之間透露著縷縷輕寒,燕子雙雙飛去。皎潔的月亮不明白離別之苦,斜斜的銀輝灑入紅紅的門戶直到破曉時分。

昨夜西風慘烈,綠樹的葉子凋零了,我獨自登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想給我的心上人寄封信,可是高山連綿,碧水無盡,又不知道我的心上人身在何處。

【鑒賞】

這是一首閨怨詞,寫對情人的思念。在《人間詞話》中,王國維把其中“昨夜西風”三句和柳永、辛棄疾的詞句合在一起,用來形容人們學習的三種境界,可見這首詞名氣之大。

上片寫景,浸染著主人公真摯的情感,後兩句暗示自己的別離之苦;下片緊接上片,生動地刻畫了主人公對情人的癡癡期盼,足見相思之深。

這首詞開始兩句雖是寫景,但都運用了擬人手法,飽含著詞人的情感,流露出濃濃的愁緒。“燕子雙飛”是以鳥比人,反襯女子的孤寂和哀傷。明月之光本是自然之物,但在詞人的意識裏卻是有思想的,不然為何偏照離人?看似沒有道理的牢騷,卻是真情所致、離愁使然。

“西風凋碧樹”,寫樹遭風的摧殘,暗示主人公深受相思之苦的折磨,隱含著通宵未眠的信息。“望盡天涯路”則營造出一種蒼涼悲壯的意境,讓人的思緒任意飄蕩,沒有盡頭,因此也感染了後世的許多人,可謂蘊藉深沉。

這首詞不同於一般哀婉柔媚的婉約詞,兼得豪放與婉約兩派詞家之妙,這在晏殊的詞中並不多見。

清平樂

【原文】

紅箋①小字,說盡平生意。鴻雁在雲魚在水,惆悵此情難寄。

斜陽獨倚西樓,遙山恰對簾鉤。人麵不知何處,綠波依舊東流。

【注釋】

①紅箋:一種絹紙,上麵印有紅線格,通常用來代指情書。

【譯文】

粉紅的信箋上寫滿蠅頭小字,訴盡了我對情郎的深深愛意。無奈雁在雲間魚在水底,這份深情難以投寄,使我滿懷惆悵。

夕陽西下,我獨倚西樓眺望,遠處青山正對著窗上的簾鉤。不知心上人如今在哪裏?隻見那綠水依舊東流。

【鑒賞】

這首詞寫思人之苦,可能與詞人年輕時的情感經曆有關。

上片寫思念之情無法表達。前兩句看似簡單,其實暗含著深厚的情感。“紅箋小字”反映出詞人對情人綿綿的情意;“說盡平生意”進一步點明詞人欲向情人傾訴衷腸。後麵的兩句寫書信無法投寄的無奈。這裏詞人用了“雁足傳書”和“魚傳尺素”的典故,可謂匠心獨運。既然寫滿真情的書信無法投寄,那詞人隻能獨自憂傷了。

下片寫詞人的失落和惆悵。“斜陽獨倚西樓,遙山恰對簾鉤”意思是寂寞的主人公倚樓獨望,卻不見情人的身影,那遙遠的山峰也來搗亂,阻擋了他的視線,使兩個有情人隻能遙相思念。登樓本是為了消愁,可現在卻反倒添愁。最後兩句從崔護《題都城南莊》的詩句“人麵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中化出,韻味無窮。

這首詞用字精巧、清雅深沉、脈脈含情。“嫻雅而有情致”,正是晏詞的特色。

踏莎行

【原文】

小徑紅稀①,芳郊綠遍,高台樹色陰陰見。春風不解禁楊花,濛濛亂撲行人麵。

翠葉藏鶯,珠簾隔燕,爐香靜逐遊絲轉②。一場愁夢酒醒時,斜陽卻照深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