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片寫詞人寂寞難耐,遂生聚散難期的感慨。起首點題,開始回憶往昔。“西樓”是當年相聚、宴飲的地方,“醉”字既是寫酒,又是寫人,美酒醉人,愛情更加醉人。詞人喝醉後離開西樓,醒來時卻沒有任何印象。這既像是在寫往日的一場平常的醉別,又像是泛指以前所有的歡夢,迷離惝怳,虛實莫辨。隨後兩句以具體的物象作比,感歎人生聚散無常。“春夢”是對相聚短暫的惋惜,“秋雲”是對離散無痕的悔恨。“聚散”一詞,重點強調“散”,上連“醉別”,下綴“真容易”,寫出美好的日子總是短暫的,離別是人生的常態,這是怎樣深沉的感慨!最後兩句借景抒情,以“閑”字反襯詞人內心的傷感和落寞。

下片寫別後的感傷。“衣上酒痕”言舊時遺痕猶在,“詩裏字”指的是當年酒席上所作的辭章,這兩樣都是昔日歡情的見證,今日看來,怎不惹人愁懷!結尾兩句從杜牧《贈別》詩中“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的句子中化出,哀傷悲切。杜牧詩裏的“蠟燭”既是指物,也是寫人;晏幾道詞中的“蠟燭”則純是寫物,卻被賦予人的情感,可以說兩者各有千秋。

這首詞意象清幽,纏綿淒婉,一唱三歎,音韻諧和,把一腔離恨寫得惝怳迷離,含蓄頓挫,體現了《小山詞》的風格。

阮郎歸

【原文】

天邊金掌①露成霜,雲隨雁字長。綠杯紅袖趁重陽,人情似故鄉。

蘭佩紫,菊簪黃,殷勤理舊狂。欲將沉醉換悲涼,清歌②莫斷腸!

【注釋】

①金掌:指仙人手捧銅盤,作承接露水用。

②清歌:淒涼的歌。

【譯文】

天上的金掌仙露,已經變成一層輕柔的白霜,雲層之間,排成一字形的鴻雁正在飛向遠方。一位紅袖的佳人在重陽之際,捧著泛綠的酒漿,勸我盡情狂飲,她的熱情親切讓我覺得,這裏仿佛是我的故鄉。

佩上紫紅色的蘭花,插上金色的菊花,我終於又回到往日的狂放狀態。想要用大醉來代替憂傷,所以請不要再唱那些讓人斷腸的傷心歌謠。

【鑒賞】

這首詞是詞人在汴京時所作,描繪了重陽佳節的宴飲之歡,浸透了詞人曆經滄桑後的淒涼之感。

上片由景及情。開篇兩句繪景,展示出一幅淒冷的秋之圖景。這句話化用了漢武帝在西都長安鑄造銅人仙掌承露的典故,點明詞人所處的位置。“露成霜”、“雁字長”則交代了時間正值深秋時節,與下文的“趁重陽”相呼應。《禮記·月令》:“季秋之月,霜始降,鴻雁來賓。”“雲”在這裏不僅是一個具體的實物意象,更是詞人心緒的象征。這兩句用語巧妙,意境蒼涼,為全詞營造了一種蕭疏的氛圍。“綠杯”兩句寫客居他鄉,美人勸酒,既是對故鄉的讚美,反映出詞人深深的思鄉之情,又是對友情的讚美,反映出詞人對友情的珍視。這兩句內涵豐富,筆法細膩,是難得的佳句。

上片寫詞人寂寞難耐,遂生聚散難期的感慨。起首點題,開始回憶往昔。“西樓”是當年相聚、宴飲的地方,“醉”字既是寫酒,又是寫人,美酒醉人,愛情更加醉人。詞人喝醉後離開西樓,醒來時卻沒有任何印象。這既像是在寫往日的一場平常的醉別,又像是泛指以前所有的歡夢,迷離惝怳,虛實莫辨。隨後兩句以具體的物象作比,感歎人生聚散無常。“春夢”是對相聚短暫的惋惜,“秋雲”是對離散無痕的悔恨。“聚散”一詞,重點強調“散”,上連“醉別”,下綴“真容易”,寫出美好的日子總是短暫的,離別是人生的常態,這是怎樣深沉的感慨!最後兩句借景抒情,以“閑”字反襯詞人內心的傷感和落寞。

下片寫別後的感傷。“衣上酒痕”言舊時遺痕猶在,“詩裏字”指的是當年酒席上所作的辭章,這兩樣都是昔日歡情的見證,今日看來,怎不惹人愁懷!結尾兩句從杜牧《贈別》詩中“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的句子中化出,哀傷悲切。杜牧詩裏的“蠟燭”既是指物,也是寫人;晏幾道詞中的“蠟燭”則純是寫物,卻被賦予人的情感,可以說兩者各有千秋。

這首詞意象清幽,纏綿淒婉,一唱三歎,音韻諧和,把一腔離恨寫得惝怳迷離,含蓄頓挫,體現了《小山詞》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