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夫人

魏夫人(生卒年不詳),名玩,字玉汝,祖籍襄陽(今屬湖北)。宋徽宗時,宰相曾布封其為魯國夫人,所以叫魏夫人。魏夫人博聞強識,尤擅詩詞,朱熹把她和李清照相提並論。她的詞受《花間集》影響很大,多寫閨情,婉柔蘊藉。現存其詞十四首,周泳先輯有《魯國夫人詞》一卷。

菩薩蠻

【原文】

溪山掩映斜陽裏,樓台影動鴛鴦起。隔岸兩三家,出牆紅杏花。

綠楊堤下路,早晚溪邊去。三見柳綿飛,離人猶未歸。

【譯文】

溪水和山峰都籠罩在夕陽餘暉之中。微風吹拂下,溪水蕩起層層綠波,倒映在水中的樓台也仿佛在晃動,驚起了水麵上的鴛鴦。溪水的兩岸,隻住著兩三戶人家,一枝嬌豔的杏花從院牆上探出頭來。

在楊柳掩映的溪邊小路上,有人天天在那裏徘徊觀望。年年看柳絮飄飛,至今已經看了三次,離人為什麼還不還鄉?

【鑒賞】

本詞是一首懷遠思人的閨怨詞。全詞以一個“溪”字總領,以景寫情,清新脫俗,情趣盎然,令人回味。

上片寫春景。起首一句“溪山掩映斜陽裏”,寫夕陽餘暉中的溪山,突出“溪”字。接下來一句“樓台影動鴛鴦起”,緊承上文,詳寫溪中景色。

寫“溪”,從遠到近,由靜到動,運筆巧妙,勾勒出一幅動人的圖畫;寫水中的鴛鴦鳥,意在襯托主人公的寂寞;寫出牆的紅杏,意在點出環境的優美。詞人把一個“出”字綴於末句句首,更是將春天萬物生機勃勃的情態表現得淋漓盡致。

下片寫思念之情。詞人寫情,但情由景出,故仍是以“溪”字構圖。“綠楊堤下路,早晚溪邊去”寫主人公站在“綠楊堤”上,看著堤岸下的小路,曲曲折折,沿著溪水伸向遠方,至於空濛中,迷茫而不可見。“早晚”一詞,代指溪水日日夜夜如此,人也是一樣,相思不分晝夜。最後兩句點出懷人的主題,情感達到高潮。一個“猶”字,寫活了思念之情,感情真摯,催人淚下。

本詞布局嚴謹,用語精美,含蓄溫婉,清新自然,是古代閨怨詞中不可多得的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