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觀
王觀(生卒年不詳),字通叟,祖籍高郵(今江蘇)。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中進士,先後擔任過大理寺丞、知江都縣、翰林學士等職,後來因其《清平樂》詞招禍,去職歸隱,自號逐客。他的詞師法柳永,有詞集《冠柳集》,已佚。現存有趙萬裏輯本。
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
【原文】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哪邊?眉眼盈盈處。
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譯文】
明淨的江水好像美人的眼波,起伏的山巒好像美人秀麗的眉毛。問遠行的人到哪裏去?去山水優美的江南。我剛剛送走春天,如今又送您到浙東去。如果到了江南,您正趕上了春天,請千萬把春光留住。
【鑒賞】
這首送別詞筆調活潑自然、比喻新奇別致、語言詼諧風趣,充分表現了詞人對友人的眷戀之情,飽含著對友人的美好祝福。
上片寫友人的行程,滿含深情。開篇兩句用筆詼諧,用喻巧妙,既是寫景,又是抒情,情景交融,表達了詞人對友人的不舍。“欲問”兩句,問友人要去什麼地方,答案是“眉眼盈盈處”。“眉眼盈盈”四字含義頗豐:一則寫山水之美;二則寫佳人容貌秀美。所以說,“眉眼盈盈處”不僅寫景,更是懷人。這兩句寫景新穎別致,言情含而不露,確是不可多得的妙筆。
下片抒情。開始兩句直寫送別,層層深入,充分表達了詞人對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情感真摯,頗為感人。結尾兩句,是詞人對臨行友人的美好祝福和叮囑,表麵上是叮嚀友人不要辜負江南的美好春光,更深層次上是對友人全家團圓、幸福美滿的祝福。“春”不僅是指季節上的春天,更是指人事方麵的美好和團圓。
全詞語言詼諧活潑,比喻新奇妥帖,讓人讀之神情舒爽,不忍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