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宜州見梅作

【原文】

天涯①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夜闌風細得香遲,不道曉來開遍向南枝。

玉台弄粉②花應妒,飄到眉心住。平生個裏願杯深,去國十年老盡少年心。

【注釋】

①天涯:代指詞人此時被貶之地。

【譯文】

雖遠在宜州,但也嗅到了江南春天的氣息。因為那含苞欲放的梅花,告訴人們春天即將到來。深夜,微風吹過,送來陣陣花香,我不知什麼緣故。清晨才發現,朝南的枝頭,梅花已傲然開放。

壽陽公主淡施脂粉惹起群芳嫉妒,梅花飄落到她的眉心才停住。若在平日裏,麵對美景,我一定要開懷暢飲。可現在,離開京城已有十年,歲月無情,再無少年心誌。

【鑒賞】

宋徽宗崇寧二年(1103),詞人因為《承天院塔記》遭貶,謫居西南邊地宜州。第二年冬天,梅花綻放,詞人看到後不禁感慨萬分,於是提筆揮毫,作此詞以抒懷抱。這首詞托物言誌,飽含著詞人去國懷鄉、仕途失意的落寞之情,同時也流露出因天涯見梅而生發的欣喜之情。哀而不傷。

上片寫詞人天涯見梅的情景。詞人之所以稱宜州為“天涯”,主要是因為它與京城相距甚遠,有數千裏之遙。“梅破知春”,寫梅花的開放帶來了春天的消息。在詞人的意識裏,這象征著美好和希望的梅花隻會在江南開放,而現在,自己在此荒蕪之地竟也看到了它的容顏,麵對此情此景,詞人心中的歡喜可想而知。“夜闌”兩句,是對梅花的具體描繪。“也有”與“不道”,對詞人而言可算是兩重驚喜。

下片抒寫人生之慨。“玉台”兩句,從典故中化出,翻陳出新,“花應妒”以花寫人,暗指自己如今被貶天涯是受了朝廷中小人的陷害,雖滿懷憤懣,但並不悲觀。最後兩句寫歲月荏苒,自己韶華不再,流露出一股深沉的滄桑之感。

本詞以梅寫人,情真意切,從中可見詞人的高潔品質。全詞溫婉清麗,由景及情,最後落於情語,頗為感人。詞風疏朗,韻味十足。

念奴嬌

八月十七日,同諸生步自永安城①樓,過張寬夫園待月。偶有名酒,因以金荷酌眾客。客有孫彥立,善吹笛。援筆作樂府長短句,文不加點。

【原文】

斷虹霽雨,淨秋空,山染修眉新綠。桂影扶疏②,誰便道,今夕清輝不足?萬裏青天,姮娥何處,駕此一輪玉。寒光零亂,為誰偏照醽醁③?

年少從我追遊,晚涼幽徑,繞張園森木。共倒金荷,家萬裏,難得尊前相屬。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愛臨風笛。孫郎微笑,坐來④聲噴霜竹⑤。

【注釋】

①永安城:指白帝城,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②扶疏:枝葉分披貌,意為枝葉繁茂。

③醽醁:好酒。

④坐來:馬上。

⑤霜竹:竹笛。

【譯文】

雨過天晴,天邊出現一道彩虹,萬裏秋空一片澄明。如秀眉的山巒經過雨水的洗刷,仿佛披上了新綠的衣服。月中的桂樹還很茂密,怎麼能說今夜的月色不明亮呢?萬裏晴空,嫦娥在哪裏?她駕駛著這一輪圓月,在夜空馳騁。月光寒冷,為誰照射在這壇美酒上?

虞美人·宜州見梅作

【原文】

天涯①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夜闌風細得香遲,不道曉來開遍向南枝。

玉台弄粉②花應妒,飄到眉心住。平生個裏願杯深,去國十年老盡少年心。

【注釋】

①天涯:代指詞人此時被貶之地。

【譯文】

雖遠在宜州,但也嗅到了江南春天的氣息。因為那含苞欲放的梅花,告訴人們春天即將到來。深夜,微風吹過,送來陣陣花香,我不知什麼緣故。清晨才發現,朝南的枝頭,梅花已傲然開放。

壽陽公主淡施脂粉惹起群芳嫉妒,梅花飄落到她的眉心才停住。若在平日裏,麵對美景,我一定要開懷暢飲。可現在,離開京城已有十年,歲月無情,再無少年心誌。

【鑒賞】

宋徽宗崇寧二年(1103),詞人因為《承天院塔記》遭貶,謫居西南邊地宜州。第二年冬天,梅花綻放,詞人看到後不禁感慨萬分,於是提筆揮毫,作此詞以抒懷抱。這首詞托物言誌,飽含著詞人去國懷鄉、仕途失意的落寞之情,同時也流露出因天涯見梅而生發的欣喜之情。哀而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