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服

朱服(1048~?),字行中,祖籍湖州烏程(今浙江吳興)。神宗熙寧六年(1073)中進士,先後在神宗、哲宗、徽宗三朝任職,做過國子司業、中書舍人、禮部侍郎等職。其詞僅存《漁家傲》一首。

漁家傲

【原文】

小雨纖纖風細細,萬家楊柳青煙裏。戀樹濕花飛不起,愁無際,和春付與東流水。

九十光陰能有幾?金龜解盡留無計。寄語東陽沽酒市①,拚②一醉,而今樂事他年淚。

【注釋】

①沽酒市:賣酒的地方。

②拚:索性。

【譯文】

綿綿的細雨微微的風,千村萬戶籠罩在清煙中。濕花貼在樹枝上不再飛,心中之愁無窮,連同春色付與江水流向東。

九十天的春色去匆匆,解盡金龜換酒也難留住。告訴那東陽城裏的賣酒人,而今我隻求喝個醉,不管今日樂事成為他年的悲傷。

【鑒賞】

這首詞傷春惜時,是詞人早年出知婺州(今浙江金華)時所作。

上片寫景,景中含情。起首兩句寫小雨淅瀝、微風細細、青煙陣陣、楊柳依依,描繪出一派朦朧淒美的初春景色。之後三句特寫“落花”,詞人寓情於景,以濕花之戀樹喻人心之惜春。“戀樹濕花飛不起”,妙筆生花。“濕花”上承“小雨”,下接“飛不起”。“戀”字借景抒情,用擬人手法賦落花以情感。美好的春天就要悄然逝去了,連落花都生離樹之愁,人的憂愁更可想而知,“愁無際”即言此二愁。愁緒深沉,驅之不去,詞人隻好把它和春天一起“付與東流水”。

下片寫詞人留春不住,滿懷愁怨。“九十”兩句,出自賀知章金龜換酒酬李白的典故,寫詞人把酒留春。季節的更迭雖是大自然的普遍規律,但從更深的層次上說,佳人韶華不再、誌士壯誌難酬,不免讓人感慨。最後三句寫詞人借酒消愁,欲以一醉換得暫時的解脫。收尾一句,樂極生悲,別有感懷。

本詞清麗俊美,是詞人最喜愛的作品。最後兩句蓄意深沉,言有盡而意無窮,盡顯浩渺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