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飄浮城郊已到日暮,我提筆寫下斷腸詩句。若問我的愁情究竟有多少?就像那一望無垠的煙草地,滿城翻飛的柳絮,和梅子黃時的綿綿細雨。
【鑒賞】
這首詞是詞人晚年隱居蘇州時所作,明寫相思,暗寄愁苦。
上片寫詞人偶遇佳人。“淩波”二句,寫詞人路遇佳人,一見傾心。詞人並沒有正麵描寫兩人相逢的情景,而是以曲筆細描佳人的離去,由此可見詞人選材、構思上的功力。“淩波”兩字從曹植《洛神賦》“淩波微步,羅襪生塵”句中化出,與“芳塵”一起,共同描繪出一個既真實可感又朦朧隱約的佳人。“錦瑟”四句是詞人的猜想,“錦瑟華年”寫她韶華之好;“月橋花院”寫她生活環境之美;“瑣窗朱戶”寫她居室之麗。這樣絕世傾城的美妙佳人,誰又有資格和她共度美好時光呢?恐怕隻有春天知道。此說含蓄蘊藉,有珍惜,有愛慕,有憂傷,有無奈,言有盡而意無窮。
下片寫閑愁。“飛雲”兩句,寫蘅皋的日落之景,飽含詞人期會佳人而不得的痛苦、感傷。“暮”字極言愁懷之深。那麼這閑愁究竟有“幾許”呢?詞人並沒有從正麵回答,而是連用三個比喻:“一川煙草”視野開闊,從平麵上言愁之漫無邊際,暗含淒涼;“滿城風絮”從空間上言愁之深沉繁多,突出愁之飄忽;“梅子黃時雨”從時間上言愁之漫長,淒迷不絕。這三句以景言情,妙筆生花,把愁緒描寫得具體、形象,似觸手可及,是難得的佳句,曆來為人們所稱道。為文者隻此一句,足可留名詞史。
踏莎行
【原文】
楊柳回塘,鴛鴦別浦①,綠萍漲斷蓮舟路。斷無蜂蝶慕幽香,紅衣②脫盡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雲帶雨,依依似與騷人語。當年不肯嫁春風,無端卻被秋風誤。
【注釋】
①別浦:河流入江海之處。
②紅衣:指荷花瓣。
【譯文】
池塘邊上綠柳環繞,水麵上開滿了荷花,中間有鴛鴦遊憩。綠色的浮萍隔斷了采蓮小舟來往的道路。也絕對沒有蜜蜂、蝴蝶慕香而來,荷花在寂寞中褪盡紅色的花瓣,隻剩下蓮心一片愁苦。
在夕陽的照射下,水麵波光粼粼,像是要迎接晚潮;流動的雲彩似乎帶著幾絲細雨。荷花多情,好像要向詩人墨客傾訴衷腸。當年不肯嫁於春風,反而沒由來地被蕭瑟的秋風耽誤。
【鑒賞】
這首詞托物言誌,借詠吟荷花抒發自己的人生之慨,浸透了壯誌難酬的苦悶。
上片寫荷花的境遇,其實是寫詞人自己的遭際。開篇三句,寫荷花生長的池塘楊柳環繞、鴛鴦嬉戲,為下文的抒情作了鋪墊。另一方麵,水中鴛鴦成雙成對,象征著愛情的甜美,這又反襯出水中荷花的孤單寂寞,引出下文的“芳心苦”。“斷無”兩句,寫荷花幽然開落,連蜂蝶都沒有意識到它的清香。“紅衣”、“芳心”以人寫荷,這位亭亭玉立的佳人無人賞識,直到韶華逝去仍是寂寞一人,詞人以此悲歎人生遲暮,哀婉感人。這兩句手法高妙,虛實相間,充分表達了詞人心中的憂傷、苦悶。
白雲飄浮城郊已到日暮,我提筆寫下斷腸詩句。若問我的愁情究竟有多少?就像那一望無垠的煙草地,滿城翻飛的柳絮,和梅子黃時的綿綿細雨。
【鑒賞】
這首詞是詞人晚年隱居蘇州時所作,明寫相思,暗寄愁苦。
上片寫詞人偶遇佳人。“淩波”二句,寫詞人路遇佳人,一見傾心。詞人並沒有正麵描寫兩人相逢的情景,而是以曲筆細描佳人的離去,由此可見詞人選材、構思上的功力。“淩波”兩字從曹植《洛神賦》“淩波微步,羅襪生塵”句中化出,與“芳塵”一起,共同描繪出一個既真實可感又朦朧隱約的佳人。“錦瑟”四句是詞人的猜想,“錦瑟華年”寫她韶華之好;“月橋花院”寫她生活環境之美;“瑣窗朱戶”寫她居室之麗。這樣絕世傾城的美妙佳人,誰又有資格和她共度美好時光呢?恐怕隻有春天知道。此說含蓄蘊藉,有珍惜,有愛慕,有憂傷,有無奈,言有盡而意無窮。
下片寫閑愁。“飛雲”兩句,寫蘅皋的日落之景,飽含詞人期會佳人而不得的痛苦、感傷。“暮”字極言愁懷之深。那麼這閑愁究竟有“幾許”呢?詞人並沒有從正麵回答,而是連用三個比喻:“一川煙草”視野開闊,從平麵上言愁之漫無邊際,暗含淒涼;“滿城風絮”從空間上言愁之深沉繁多,突出愁之飄忽;“梅子黃時雨”從時間上言愁之漫長,淒迷不絕。這三句以景言情,妙筆生花,把愁緒描寫得具體、形象,似觸手可及,是難得的佳句,曆來為人們所稱道。為文者隻此一句,足可留名詞史。
踏莎行
【原文】
楊柳回塘,鴛鴦別浦①,綠萍漲斷蓮舟路。斷無蜂蝶慕幽香,紅衣②脫盡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雲帶雨,依依似與騷人語。當年不肯嫁春風,無端卻被秋風誤。
【注釋】
①別浦:河流入江海之處。
②紅衣:指荷花瓣。
【譯文】
池塘邊上綠柳環繞,水麵上開滿了荷花,中間有鴛鴦遊憩。綠色的浮萍隔斷了采蓮小舟來往的道路。也絕對沒有蜜蜂、蝴蝶慕香而來,荷花在寂寞中褪盡紅色的花瓣,隻剩下蓮心一片愁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