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片寫詞人沉鬱的心情。上半部分以雁過長天的仰視鏡頭收尾,下半部分則以黃花滿地的俯視鏡頭開篇,過渡巧妙、自然。菊花已殘,像人一樣走向衰敗。“憔悴”二字一語雙關,兼寫人和花,詞人從花的凋殘自然而然地聯想到人的衰老。“守著窗兒”兩句,直白樸素,把自己的心事娓娓道出,大有返璞歸真的意味,極具感染力。“梧桐”三句,進一步烘托氛圍,把梧桐、細雨、黃昏三個意象有機結合,視覺和聽覺交映,盡顯詞人此時的無限感傷。結尾“怎一個愁字了得”總攬一筆,首尾呼應,點明主旨。這樣的結尾妙就妙在通篇寫愁,直到最後一句方才道出,這樣的情景,豈是區區一個“愁”字所能道盡的?至此,詞人的情感達到高潮,詞境陡升一步,孕育出無限廣闊的空間,交給讀者去想象,可謂言有盡而意無窮。

孤雁兒

世人作梅詞,下筆便俗。予試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

【原文】

藤床紙帳朝眠起,說不盡無佳思。沉香斷續玉爐寒,伴我情懷如水。笛聲三弄①,梅心驚破,多少春情意。

小風疏雨蕭蕭地,又催下千行淚。吹簫人去玉樓②空,腸斷與誰同倚?一枝折得,人間天上,沒個人堪寄。

【注釋】

①笛聲三弄:一說笛吹三遍,一說奏曲三支。

②玉樓:即鳳台,秦穆公為弄玉夫婦所建。

【譯文】

清早從藤床紙帳中醒來,沒有美好興致反而有說不盡的孤苦。沉香時斷時續,致使玉爐微寒,伴著我淒冷如水的情懷。沉寂中,是誰家的玉笛吹起?梅蕊仿佛被笛聲驚破,傳達出春的訊息。

微風輕拂,細雨瀟瀟,催下愁人千萬行眼淚。吹簫的人已逝,玉樓空空,即使愁腸欲斷又與誰同倚欄杆呢?折一枝梅,欲寄相思之情,但天上人間,仙凡相隔,如何寄送呢?

【鑒賞】

這是一首悼亡詞,明為寫梅,暗寄詞人對亡夫的深切哀思。

上片寫詞人的孤苦、悲戚。開篇兩句直抒胸臆,傾訴獨居之苦,使全詞籠罩在一股憂傷的情調之中。“藤床紙帳”,可見詞人生活條件的簡陋。她一直睡到很晚才起,心中滿是淒傷。“沉香”二句,以景寫情,進一步渲染愁緒,“寒”字一寫所居環境之淒冷,一寫詞人心情之苦悶,並且自然引出下句的“情懷如水”。隨後“笛聲”三句,寫幽怨的笛聲使人倍感傷懷。笛聲悠揚,枝頭的梅花似是被它吹落,可詞人心中苦悶沉積,就連盛開的梅花也不能讓她忘卻愁思,相反,這美好的春天反而使她愁思愈濃。這是擬人手法的妙用。

下片寫詞人對丈夫的思念。“小風”二句,融外境和內境於一處。門外小雨,淅瀝不絕;門內佳人,獨自垂淚。這一句以雨寫淚,淚落如雨,意境淒涼,讓人讀之生寒。“吹簫”兩句從弄玉和蕭史的典故中化出,點明題旨。《列仙傳》記載著這樣一個故事:“蕭史者,秦穆公時人也,善吹簫,能致孔雀白鶴於庭。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這裏的“吹簫人去”暗示著趙明誠之死。最後三句從陸凱贈梅給範曄的故事中化出,極寫喪夫之痛。這幾句已經超出詠梅的範疇,將詞境推到一個更加遼闊的空間,讓人更感茫然若失,淒涼滿懷。

本詞以景寫情,融景物描寫和心理描寫於一處,意境哀婉淒傷,具有極強的感染力,催人淚下。詞中引經據典,自然天成,把對丈夫的悼念和對梅花的詠吟合而為一,含蓄蘊藉,感人至深。

一剪梅

【原文】

紅藕香殘玉簟①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注釋】

①玉簟:如玉的涼席。

【譯文】

紅色的荷花已經凋謝,僅留一絲殘香,素白的竹席裏透出涼意,仿佛充滿秋天的憂愁。我輕輕地解下輕柔的絲裙,(換上秋裝)孤獨地登上美麗的蘭舟。南歸的秋雁從雲中掠過,卻沒有將錦書捎回,隻有那淒冷的月光溢滿西樓。

容貌如鮮花一樣容易凋零,青春像流水一樣一去不回頭。同樣一種相思,化作兩處的閑愁。難以排遣的,是共同擁有的那份相思之情,剛離開緊蹙的眉頭,卻又到了煩亂的心頭。

【鑒賞】

這是一首別離詞,是詞人和丈夫分離後的相思之作。

上片寫詞人懷遠念歸。開篇一句點出時令,大概在清秋時節。“紅藕香殘”寫戶外的蓮藕,“玉簟秋”寫室內的涼席,這兩處描寫都是在渲染節氣。此句色彩明麗,含蓄深沉,景中含情。花的開落是大自然的規律使然,人生也是如此,悲歡離合才是世態常情;玉席變涼,這是肌膚所感,更是心中所感。這一句內涵豐富,為全詞營造出一種淒涼的氛圍。隨後五句交代詞人一天的行動。“輕解羅裳”兩句,寫詞人心事滿懷,於是泛舟河上,“獨上”二字,說明詞人是獨自一人。“雲中”一句,直寫相思之情。可隨後詞人並沒有任情感隨意抒發,而是僅此一句便戛然而止,最後兩句又落於景語。“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情景交融,營造出一種迷離惝怳的意境,使人愁緒暗生。這兩句景物描寫生動、優美,頗能惹人愁懷,令人讀之黯然神傷。

下片寫離愁之深。“花自飄零”一句,上承前文的景物描寫,下啟後文的情感抒發,寫落花流水之景,寓情於景,呼應上文的“紅藕香殘”、“獨上蘭舟”兩句。隨後兩句,直抒胸臆,寫自己的相思之情,這裏視角暗轉,抒情對象不再隻是詞人一人,而是把其丈夫也並入其中,兩人都為相思所苦,可見他們情意之深。最後三句,寫相思之苦無法擺脫。詞人筆法高超,“眉頭”與“心頭”相對應,“才下”與“卻上”相對應,對仗工整,妙筆生花,把相思之情的微妙變化描繪得惟妙惟肖,感人肺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