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昨夜寒蛩①不住鳴。驚回千裏夢,已三更。起來獨自繞階行。人悄悄,簾外月朧明。

白首為功名。舊山鬆竹老,阻歸程。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注釋】

①蛩:即蟋蟀。

【譯文】

昨天晚上蟋蟀不住地哀鳴,驚醒了我征戰疆場、收複故地的夢。此時,已是三更時分,披衣而起,在庭院中孤身徘徊。四周靜寂無聲,隻有月色空明。

為了追求功名,頭發都花白了。中原故鄉的鬆竹已經凋零,山高水長,道路阻隔,我難以歸去。想彈奏瑤琴表達自己的雄心壯誌,可是,知音少,琴弦斷後又有誰聽呢?

【鑒賞】

嶽飛常年征戰,一心渴望收複河山,但行動上卻備受朝廷束縛,這首詞就是他愁悶心情的反映,同時也表現出詞人殺敵報國的雄心壯誌。

上片寫景,景中含情。“昨夜”三句寫詞人夢見自己征戰疆場,收複了祖國的大好河山,他為此激動不已。但“寒蛩不住鳴”,將詞人驚醒,原來一切隻是南柯一夢!“起來”三句寫詞人夢醒後的失望,理想和現實的差距讓英雄生愁添恨。於是在那寂靜的夜裏,詞人獨自徘徊於庭院中,久不能眠!詞人在此以景寫情,飽含憂憤,含蓄深婉,這幾句堪與阮籍《詠懷》中“夜中不能寐,起坐彈鳴琴”的名句相媲美。

下片抒情。“白首”三句是詞人源自心底的歎息:時光荏苒,鄉關難渡。看似消沉之語,卻都可歸結到滿腔的憂憤。想如今,故園裏山上的鬆竹怕也已經老去,更何況滿懷憂愁的英雄。“阻歸程”,表麵寫道路艱險,使自己難以歸鄉,其實詞人真正的意圖是譴責和抨擊朝廷中那些賣國求和的奸佞小人。“欲將”三句,從俞伯牙與鍾子期的典故中化出,含蓄悲涼,可見詞人苦無知音、傷感孤寂的落寞情懷。

這首詞含蓄深婉,意味深長,詞境沉鬱,處處隱含著詞人處境維艱、壯誌難酬的憤慨,是他崇高愛國精神的體現。

【原文】

昨夜寒蛩①不住鳴。驚回千裏夢,已三更。起來獨自繞階行。人悄悄,簾外月朧明。

白首為功名。舊山鬆竹老,阻歸程。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注釋】

①蛩:即蟋蟀。

【譯文】

昨天晚上蟋蟀不住地哀鳴,驚醒了我征戰疆場、收複故地的夢。此時,已是三更時分,披衣而起,在庭院中孤身徘徊。四周靜寂無聲,隻有月色空明。

為了追求功名,頭發都花白了。中原故鄉的鬆竹已經凋零,山高水長,道路阻隔,我難以歸去。想彈奏瑤琴表達自己的雄心壯誌,可是,知音少,琴弦斷後又有誰聽呢?

【鑒賞】

嶽飛常年征戰,一心渴望收複河山,但行動上卻備受朝廷束縛,這首詞就是他愁悶心情的反映,同時也表現出詞人殺敵報國的雄心壯誌。

上片寫景,景中含情。“昨夜”三句寫詞人夢見自己征戰疆場,收複了祖國的大好河山,他為此激動不已。但“寒蛩不住鳴”,將詞人驚醒,原來一切隻是南柯一夢!“起來”三句寫詞人夢醒後的失望,理想和現實的差距讓英雄生愁添恨。於是在那寂靜的夜裏,詞人獨自徘徊於庭院中,久不能眠!詞人在此以景寫情,飽含憂憤,含蓄深婉,這幾句堪與阮籍《詠懷》中“夜中不能寐,起坐彈鳴琴”的名句相媲美。

下片抒情。“白首”三句是詞人源自心底的歎息:時光荏苒,鄉關難渡。看似消沉之語,卻都可歸結到滿腔的憂憤。想如今,故園裏山上的鬆竹怕也已經老去,更何況滿懷憂愁的英雄。“阻歸程”,表麵寫道路艱險,使自己難以歸鄉,其實詞人真正的意圖是譴責和抨擊朝廷中那些賣國求和的奸佞小人。“欲將”三句,從俞伯牙與鍾子期的典故中化出,含蓄悲涼,可見詞人苦無知音、傷感孤寂的落寞情懷。

這首詞含蓄深婉,意味深長,詞境沉鬱,處處隱含著詞人處境維艱、壯誌難酬的憤慨,是他崇高愛國精神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