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淑真

朱淑真,南宋初女詞人,生卒年不詳,號幽棲居士,浙江錢塘人,祖籍安徽歙州。生於官宦家庭,自幼聰慧,廣覽經史,琴棋書畫無一不通,尤善詩詞,被稱為一代才女。據傳因婚姻不幸,憂鬱而亡。其詞風格婉約,抒情真切,又常有幽怨之音,並以“斷腸”名其詩詞以自傷。著有詩集《斷腸集》、詞集《斷腸詞》。現存古閣本《斷腸詞》一卷。

蝶戀花·送春

【原文】

樓外垂楊千萬縷,欲係青春①,少住春還去。猶自②風前飄柳絮,隨春且看歸何處。

綠滿山川聞杜宇③,便做無情,莫也④愁人苦⑤。把酒送春春不語,黃昏卻下瀟瀟⑥雨。

【注釋】

①青春:此指春天。

②猶自:仍然。

③杜宇:杜鵑。

④莫也:豈不。

⑤苦:一說為“意”。

⑥瀟瀟:擬聲詞,形容雨聲。

【譯文】

樓外垂柳搖動千萬縷枝條,想把春光係住。春天雖然稍作停留,但還是歸去了。柳絮隨風飄舞,似乎要隨春而去,看看春究竟歸往何處。

山川一片濃綠,偶爾傳來杜鵑淒切的叫聲。麵對此情此景,即使無情之人,也會愁腸百結。舉起酒杯為春光送行,豈知春已默默離去。黃昏時分,下起了瀟瀟細雨。

【鑒賞】

本詞是一首惜春詞。全詞通過對係春、隨春、送春的描寫,抒發了詞人濃濃的送春之情。

上片寫對春的留戀。首句用擬人手法,寫詞人倚窗而立,望見“樓外垂楊千萬縷”,仿若“欲係青春”,可令之無奈的是,春隻“少住”,依舊“還去”。詞人經由楊柳,道出自己的戀春之意。隨後又通過對暮春景色的描繪,進一步表達了戀春之情。“猶自風前飄柳絮”,寫柳絮飄飛,暗示暮春光景。“隨春且看歸何處”則賦予柳絮以人之情感。隨風飄舞的柳絮,在詞人眼中仿佛要隨春而去,察看春之歸處。手法新奇,令人眼界大開。

若說上片寫戀春尚無悲意,隻是稍有惋惜之感,下片則急轉直下,強表哀春之情。“綠滿山川聞杜宇”三句,借杜宇之鳴,抒傷春之情。遠處鬱鬱蔥蔥的山川中偶爾傳來杜鵑淒厲的啼鳴聲,恰與詞人此刻哀春之意產生共鳴,似在“愁人苦”。但春之去意已決,無從更改,唯有“把酒送春”以表心意,怎奈春不解其意,反而“無語”,且於黃昏時送來“瀟瀟雨”,更添詞人的愁腸。

通讀全詞,也可體味詞人自況之意。春之將去,仿若自己韶華將逝,詞人哀春,實是歎己之人生不幸。可喜的是,詞人並未就此放任自流,而是依然不忘追求美好的人生和心靈的自由。全詞意境清麗,言辭哀婉,於眾惜春詞中獨樹一幟,別有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