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詞構思新穎,極具想象力,虛實並用,渾然天成。

淡黃柳

客居合肥南城赤闌橋①之西,巷陌淒涼,與江左②異,惟柳色夾道,依依可憐。因度此闋,以紓客懷。

【原文】

空城曉角③,吹入垂楊陌。馬上單衣寒惻惻,看盡鵝黃嫩綠,都是江南舊相識。

正岑寂。明朝又寒食。強攜酒,小喬④宅。怕梨花落盡成秋色。燕燕飛來,問春何在,惟有池塘自碧。

【注釋】

①赤闌橋:紅色欄杆的橋。

②江左:指江南。

③曉角:早晨吹起的號角聲。

④小喬:後漢喬玄的二女兒名叫小喬,這裏借指詞人合肥的情人。

【譯文】

拂曉的號角在空城回蕩,隨風吹入垂柳依依的巷陌。獨自騎馬身穿單衣寒意襲人。看到的盡是鵝黃嫩綠,全是我們舊日的老相識。

我心中正淒楚寂寞,明日偏偏又是禁火的寒食節。隻能勉強帶上薄酒去小喬院宅,真怕梨花落盡成蕭瑟秋色。成雙的燕子飛來,詢問春天在哪裏?隻有池塘依然水波清碧。

【鑒賞】

紹熙二年(1191)春,薑夔旅居合肥,寫下了這首詞。雖然詞人在詞前提到“以紓客懷”,但並未直接抒懷,詞人旅居他鄉的惆悵以及感世傷懷的愁緒,滲透於字裏行間。

上片寫詞人獨自一人,於清晨時分徜徉在垂楊空街的淒涼中。開篇兩句寫“巷陌淒涼”,語氣沉重,蘊涵憂國傷時之感。“空城”一詞,寫出了城內的蕭條和冷落;“曉角”烘托出悲涼的氣氛。“馬上單衣寒惻惻”一句轉而寫人,描寫了詞人獨居他鄉的情景。“看盡”二句繼續寫景,將眼前“鵝黃嫩綠”的柳色與江南的景色做對比,好像“都是江南舊相識”,淡淡的思鄉情緒蔓延開來。

下片“正岑寂”一句,承上啟下。柳色勾起詞人對故鄉的思念,但身處異鄉,故而內心升起“岑寂”之感。“明朝又寒食”一句點出時令:明天又到寒食。“強攜酒”三句敘寫喝酒尋歡也不過是強顏歡笑以排遣寂寞而已。強打精神攜酒前往情人家過節,卻也“怕梨花落盡成秋色”,雖然尋春以消解內心的愁悶,但恐怕眼前的梨花凋零,很快變成秋色。末三句承接上句,與花凋春去融合在一起,想象燕子歸來時,尋春無著,隻看到池塘碧水。

整首詞彌漫淒清冷雋的氣氛,詞人以春景反襯城內的冷清,字裏行間都流露出對家國的隱恨。

【宋詞地圖】

合肥:位於我國中部,安徽省的省會。合肥曆史悠久,其名最早見於司馬遷的《史記·貨殖列傳》,以“三國故地,包拯家鄉”享譽世界。

念奴嬌

餘客武陵,湖北憲治在焉。古城野水,喬木參天。餘與二三友日蕩舟其間,薄荷花而飲,意象幽閑,不類人境。秋水且涸,荷葉出地尋丈①,因列坐其下,上不見日,清風徐來,綠雲自動。間於疏處窺見遊人畫船,亦一樂也。朅來吳興,數得相羊荷花中。又夜泛西湖,光景奇絕。故以此句寫之。

全詞構思新穎,極具想象力,虛實並用,渾然天成。

淡黃柳

客居合肥南城赤闌橋①之西,巷陌淒涼,與江左②異,惟柳色夾道,依依可憐。因度此闋,以紓客懷。

【原文】

空城曉角③,吹入垂楊陌。馬上單衣寒惻惻,看盡鵝黃嫩綠,都是江南舊相識。

正岑寂。明朝又寒食。強攜酒,小喬④宅。怕梨花落盡成秋色。燕燕飛來,問春何在,惟有池塘自碧。

【注釋】

①赤闌橋:紅色欄杆的橋。

②江左:指江南。

③曉角:早晨吹起的號角聲。

④小喬:後漢喬玄的二女兒名叫小喬,這裏借指詞人合肥的情人。

【譯文】

拂曉的號角在空城回蕩,隨風吹入垂柳依依的巷陌。獨自騎馬身穿單衣寒意襲人。看到的盡是鵝黃嫩綠,全是我們舊日的老相識。

我心中正淒楚寂寞,明日偏偏又是禁火的寒食節。隻能勉強帶上薄酒去小喬院宅,真怕梨花落盡成蕭瑟秋色。成雙的燕子飛來,詢問春天在哪裏?隻有池塘依然水波清碧。

【鑒賞】

紹熙二年(1191)春,薑夔旅居合肥,寫下了這首詞。雖然詞人在詞前提到“以紓客懷”,但並未直接抒懷,詞人旅居他鄉的惆悵以及感世傷懷的愁緒,滲透於字裏行間。

上片寫詞人獨自一人,於清晨時分徜徉在垂楊空街的淒涼中。開篇兩句寫“巷陌淒涼”,語氣沉重,蘊涵憂國傷時之感。“空城”一詞,寫出了城內的蕭條和冷落;“曉角”烘托出悲涼的氣氛。“馬上單衣寒惻惻”一句轉而寫人,描寫了詞人獨居他鄉的情景。“看盡”二句繼續寫景,將眼前“鵝黃嫩綠”的柳色與江南的景色做對比,好像“都是江南舊相識”,淡淡的思鄉情緒蔓延開來。

下片“正岑寂”一句,承上啟下。柳色勾起詞人對故鄉的思念,但身處異鄉,故而內心升起“岑寂”之感。“明朝又寒食”一句點出時令:明天又到寒食。“強攜酒”三句敘寫喝酒尋歡也不過是強顏歡笑以排遣寂寞而已。強打精神攜酒前往情人家過節,卻也“怕梨花落盡成秋色”,雖然尋春以消解內心的愁悶,但恐怕眼前的梨花凋零,很快變成秋色。末三句承接上句,與花凋春去融合在一起,想象燕子歸來時,尋春無著,隻看到池塘碧水。

整首詞彌漫淒清冷雋的氣氛,詞人以春景反襯城內的冷清,字裏行間都流露出對家國的隱恨。

【宋詞地圖】

合肥:位於我國中部,安徽省的省會。合肥曆史悠久,其名最早見於司馬遷的《史記·貨殖列傳》,以“三國故地,包拯家鄉”享譽世界。

念奴嬌

餘客武陵,湖北憲治在焉。古城野水,喬木參天。餘與二三友日蕩舟其間,薄荷花而飲,意象幽閑,不類人境。秋水且涸,荷葉出地尋丈①,因列坐其下,上不見日,清風徐來,綠雲自動。間於疏處窺見遊人畫船,亦一樂也。朅來吳興,數得相羊荷花中。又夜泛西湖,光景奇絕。故以此句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