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①貔虎:原意是凶猛的野獸,這裏喻指軍隊。
②魚龍:一種水族動物,生活在江中。杜甫有詩:“魚龍寂寞秋江冷”(語出《秋興》)。
【譯文】
每經過一次赤壁磯就引發一次懷古心緒。想當年,周瑜意氣風發,一心吞並環宇。萬騎臨江,鼓聲震天;在千艘列炬的拚搏中,那些潛居江中的魚龍因為受到戰火的影響都變得怒不可遏。水麵上卷起了長長的火龍,在鼓角聲中,孫劉聯軍圍困住了曹操。現在又怎樣呢?
江上渡口,江邊小路,全是地形險要的戰略要地,是當年眾雄生死爭鬥的地方。今天我在此憑吊古跡,自己得到的深切感受,勝過讀曆史書籍。東風吹,光景移,已經改朝換代無數次了,曆史的往事隨江潮而逝。問道旁的楊柳年年為誰而春,為誰搖動金黃的枝條。
【鑒賞】
嘉定十二年(1219),戴複古雲遊到鄂州、黃州一帶,途經黃州城外赤壁磯(又叫赤鼻磯)時,寫下這首赤壁懷古的詞作。清朝學士紀昀對本詞讚賞有加,認為它的豪壯之氣不輸蘇軾之《念奴嬌·赤壁懷古》。
上片前三句交代寫本詞的緣由,雖以樸素的敘事入題,但句式活潑輕快,倒也讓人覺得清新自然。接下來三句寫周瑜,以“氣吞區宇”一詞概括出周瑜的一生,簡潔而生動。“萬騎”二句寫吳蜀聯軍火攻曹營時高昂的士氣,運用對仗的手法,將當時的場麵生動地展現在讀者麵前。“卷長波、一鼓困曹瞞”句,寫中流大戰。詞人以寥寥數字,傳神地刻畫出吳蜀大軍取勝之速,曹軍潰退之快,讓人不難想出當年水上大戰的驚心動魄。緊接著,詞人又用“今如許”三字反問,現在又怎麼樣呢?陡然轉折,詞人內心無限的蒼茫以及對南宋朝廷的失望之情,全在這一問中,濃重而又深厚,令人動容。
下片寫赤壁的風光。“江上渡”以下四句,寫赤壁磯附近的江河大川,感古懷今。看到赤壁之戰的遺跡,詞人心中感慨萬千,深切感受到“覽遺蹤,勝讀史書言語”,瀏覽遺跡,勝過讀曆史古籍的道理。“幾度東風吹世換”兩句,寫詞人憂國傷的感慨:幾度東風吹過,從三國至今早已經曆了無數次的改朝換代,千年往事都江潮遠去了。千古風流人物也已隨長江水一去不複返了,如今這殘破的山河早已沒有人收拾了。這亙古不變的曆史規律讓詞人思緒萬千,不由得問道旁的楊柳,問它們在“為誰春”,又為誰“搖金縷”字裏行間都是感傷。
全詞風格豪邁,語言蒼勁有力,雖不及蘇詞那般氣勢雄偉,但也樸素自然,不乏濃重、有力的豪放之語,不失為一首好詞。
【注釋】